伊能靜被忽悠幫賣靈脩課,為何他們更願意信“邪”不信專業幫助?


作者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諮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諮詢小時數:25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助理 企鵝



最近,許久沒有上新聞的著名歌手、影星,因為主演《人間四月天》而在大陸家喻戶曉的伊能靜上了頭條新聞。起因是,她在微博發佈了一個推廣課程的信息,而這個課程主題是關於心靈成長方面的靈脩課,三天要價上萬元,伊能靜表示這個課她自己在人生困頓的時候也上過,覺得非常好,所以免費的推薦給廣大網友。隨後,洞悉真相的網友們表示,這種課程其實是一場騙局,甚至涉嫌“洗腦”,“傳銷“,”邪教”。在網友的集中炮轟之下,伊能靜刪除了微博,並做了道歉。


伊能靜被忽悠幫賣靈脩課,為何他們更願意信“邪”不信專業幫助?

許多從事心理諮詢等專業服務工作的朋友在知悉這一事件後,紛紛感慨,為何這些人更願意相信這些對解決他們問題沒什麼幫助、甚至可能有害的靈脩課,而不願意選擇更靠譜的專業支持?

我記得,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說過,如果對方不買我們的東西,可能是因為我們做的還不夠好,我們要解決遇到的問題,首先要站在他們的立場去理解他們。

我非常同意他的觀點,所以我也想嘗試來理解這些更願意信“邪”而非專業幫助的人們。

01

首先是,他們更有“資格”被騙。

有朋友說,這種課程我絕對不會去上,根本騙不到我。確實如此,這樣的課程是有特殊受眾的。

首先是,確實有相當嚴重程度的心理困惑,否則不會想到要花大價錢去解決自身問題。一萬塊買個iPhone不好嗎?

其次是,他們確實也有這個經濟實力消費。窮人當然也有很心理困惑,但是“騙子”是沒興趣勾搭窮人的,因為沒什麼值得騙的。

但是,再有經濟實力消費的人,也希望能“明明白白”消費的。也就是:自己所付出是能夠計算的,我花了多少錢,可以得到什麼。

而這是大多數專業服務不太能做到的,因為一是沒人能保證治癒,二是沒有哪個專家能夠說得清解決問題到底要多久——雖然這才是更符合實際的說法。但是也因此,很多人也會擔心,選擇專業服務,更像是一個無底洞。不斷地往裡面投錢,但是又不知道到底能得到什麼。相比之下,三天課,一萬元,是一個可以被量化的標準。所以,更多人寧可選擇自己“看得見“的支出,那麼損失了,也能知道到底會損失多少,而不會選擇”看不見底“的支出,特別是專業服務都號稱需要很久時間的情況下。

有錢人缺的不是金錢,其實是時間。


伊能靜被忽悠幫賣靈脩課,為何他們更願意信“邪”不信專業幫助?


02

其次是,他們其實更“好騙”。

有人說,伊能靜這樣的演員,大概從小沒有讀過什麼書,所以比較好騙。確實,有不少藝人文化水平不高,這些年來藝人上當受騙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但是,至少伊能靜還真的不能歸類到“不學無術”那類。今年50虛歲的伊能靜,算得上是有名的“才女”。她出身政治世家,因為複雜的家庭環境,精通中文、日語,能寫文學造詣很高的文學作品,對西方文學有比較高的欣賞品味,自己寫歌,和前夫庾澄慶合唱的《春泥》就是她寫的作品。要說這樣的人“沒有文化”,文化大概也不會答應。


伊能靜被忽悠幫賣靈脩課,為何他們更願意信“邪”不信專業幫助?


事實上,據我所知,近些年來參加這類靈脩課的,倒是不乏接受過良好教育的白領階層。一來,確實他們也更有經濟實力進行此類消費。二來,一個人會更關注內心世界,本身就是需要接受過一定教育為前提。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從小接受的教育裡不曾出現過,在社會底層生活中更常見的爾虞我詐、為了個人私慾出賣他人、人前一副模樣人後另一副模樣

他們接受的教育,都是主流得不要再主流的,關於:如何做個好人,如何幫助他人。因此,他們的腦海中,都不太會去提防那些看起來說得頭頭是道的所謂“大師”可能是個大騙子,不會懷疑有人會做昧著良心利用一個人的心理困惑賺取不義之財。所以,當伊能靜們幫助這些人“賣課”的時候,還很虔誠地以為自己是在幫助更多人脫離苦海。

我們的教育教人做好人的同時,往往也

過濾掉很多需要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積累起來的“社會通識”,這是教育工作不可避免的悲劇所在,也是許多有文化的人在社會生活中飽受欺騙、摧殘的主要原因。

03

再次是,痛苦的人都想盡快擺脫痛苦。

更不要說,還要直面痛苦。

伊能靜痛苦不痛苦,我相信她曾經是深度痛苦的。

你看看她非常複雜的原生家庭和人生經歷就會明白:

不被祝福的出生:她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親希望有一個兒子繼承衣缽,但是父親和母親一直生的都是女兒,直到生到第七個,也就是伊能靜自己,還是一個女兒。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父親和母親在她出生後不久就離婚了。她母親小時候經常給她灌輸這樣的思想“要不是你是女兒……”,讓她對自己的出生感到非常羞愧。

動盪不安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

父母離婚後,她母親和一個日本人再婚,她隨母親到日本居住。小學又隨母親回臺灣,後來母親獨自回日本,她被交給了大姐、姐夫。姐夫有躁鬱症,經常虐待她,還給她餵狗糧。

重大創傷:回臺灣發展後,她加入歌壇發展,那個“拋棄”自己的父親意外支持她這樣傳統家庭長大的孩子進入演藝圈,讓他們的關係得以修復,可是就在不久之後,父親就出了車禍,不幸去世,讓她受到重大打擊。


伊能靜被忽悠幫賣靈脩課,為何他們更願意信“邪”不信專業幫助?


不被祝福的婚姻:和庾澄慶的感情,不被庾澄慶的父母接受,主要是覺得伊能靜的家世不配,所以兩個人相戀12年,才在美國秘密結婚。結婚那天,伊能靜的家人沒有一個在場,甚至連結婚戒指都沒有準備。

可是這段婚姻也在2009年她40歲時,人近不惑的年紀,終告破裂。婚姻破裂後,她長期吃不下、睡不著,暴瘦……

伊能靜在微博博文中吐露,自己參加那個靈脩課程是在10年前,“在生活最困頓的時刻”,雖然沒有直說,但是倒推一下,就是她剛剛離婚的2009年。

誰都不會知道,鏡頭前光鮮的伊能靜,背後有著這麼多痛苦的經歷。同樣,朋友圈裡那些看似活得瀟灑的朋友們,也都有各自不能對人言說的煩擾。

我想沒有人是主動願意生活在痛苦中,以苦為樂,內心都有一種希望儘快擺脫痛苦的願望,而且從內心深處,也最好是有個人,而不是自己,幫助自己擺脫痛苦。

而這份期待,那些靈脩課主辦人,不僅心領神會,而且很主動承接了。

困頓中的人,都想抓住一把救命稻草,往往是不太會有理智去分辨,這是不是一把“毒草”的。甚至,有一把“毒草”也總好過對著空氣,什麼都抓不到。

“給我三天,換你一個新的人生……”

在痛苦中的人,可能心裡也沒有那麼相信這樣的說辭,但是,總好過一天到晚,呆在陰霾看不到一點陽光的世界裡。

這些三天上萬靈脩課程的價值,與其說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不如說,給了這些痛苦中的人,一絲希望。

作為專業人士,我知道,像伊能靜這樣有著嚴重創傷經歷、原生家庭複雜的人群,往往是需要非常長期專業服務才能有所改善的。

請注意,我沒有用痊癒,只是用改善。因為能夠改善已經不容易,痊癒幾乎是不太可能的,甚至她的這些創傷,已經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可能對她的文學和藝術創作是有助益的。

然而,要參加長期的專業服務,不僅是金錢、時間準備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有勇氣直面這些痛苦,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要“重溫”這些痛苦的經歷,這是大多數人所不樂見的。

即便他們知道,這種方式,可能更徹底、更有效。但是,畢竟付出的“代價”也並不低。

到底,號稱能“立馬解決”,也不太用“掰開揉碎”的課程,更能投其所好。


伊能靜被忽悠幫賣靈脩課,為何他們更願意信“邪”不信專業幫助?


04

還有一點,是專業服務做不到的,就是這些課程往往都提供一種“家人”般的關懷。

你不要以為他們就是簡單的上完三天課就走人了,這些課程服務者的服務態度其實“很好”的,往往很“粘人”。

去翻看那些執迷不悟的靈脩課程參加者的相關報道,這樣的描述比比皆是:

他們像“家人”一樣“關心”參加者,甚至推動參與者彼此成為“家人”。

他們“理解”你的痛苦,“同理”你的遭遇,總有“家人”會成為你的免費”心理醫生“,開導你。

參加者往往會體驗到,在自己原生家庭裡體會不到的“家人”般的關懷。而缺少這種“家人”的陪伴,往往又是導致他們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伊能靜能夠為自己10年前參加過的一個課程,賣力地宣傳,你就可想而知,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推課了,而是為了“家人“——為家人做事,哪裡還會計較什麼呢?

而專業服務,往往是不會與服務對象“糾纏”在一起的,結束了就是結束了,一切都是在服務框架下進行的,相比,顯得有點“不講情面”。

因為專業服務更希望你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和其他人而不是隻和課程參加者好好相處,能夠學會不依賴專家自己也能解決問題,取得真正意義上的“變化”,而不是在一個特殊的場合,和一群特殊的人在一起,才覺得生活得”充實“。

當然,這和直接提供“夢寐以求”的“家人”肯定不能比。

05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專業幫助其實也很“水”。

很多求助者,總是多處尋求幫助,一般也不會只抓一個“稻草”的。

我需要補充一個信息,至少伊能靜並不是只參加了那個課程,據她早年採訪透露,她婚姻失敗後的那些日子,其實有找過心理醫生,並且是在心理醫生的開導和幫助下,逐漸恢復體重和睡眠節律的。

然而,很多人最終也沒有選擇專業幫助,往往和他們其實也不太能找到靠譜、專業、負責的專業幫助不無關係。

事實上,現在要找一個靠譜、專業、負責的專業幫助,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許多打著“靠譜”、“專業”旗號的很多心理服務,有不少人其實也只有半桶水,不僅解決不了問題,甚至比那些三天靈脩課程打打雞血還要不如。

而靠譜、專業、負責的專業幫助,受限於時間有限,往往可能“客滿”,要排隊很久才能輪到自己。

所以,專業人士與其抱怨這些人不願意尋求自己的幫助,不如更好地打磨專業技能,提高服務水平,改善服務口碑更實在。

這也是我理解的華為任正非所述“做好自己”的題中之義吧。

06

那麼這些不願意接受或者目前還沒辦法享受到專業服務的人,該怎麼解決自己的苦悶呢?

我還是來說說伊能靜。

10年前的課程到底對她有多大幫助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

一段美滿的親密關係對一個早年有過嚴重創傷的人會有很大幫助。


伊能靜被忽悠幫賣靈脩課,為何他們更願意信“邪”不信專業幫助?

伊能靜在和庾澄慶離婚後,結識了影帝秦昊。秦昊比伊能靜要小10多歲。

我個人覺得她和秦昊的兩性關係對她的“療愈”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僅僅舉兩個他們婚前的例子說明之。

他們剛剛結識一個月的時候,有一次秦昊上伊能靜的家。伊能靜看著秦昊,比自己小10多歲,心中想著自己已經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很想找一個負責任的男人,但是眼前的這個男人比自己小10多歲,到底靠不靠得住?想著想著,不禁悲從中來,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大哭了起來。

秦昊見狀,大惑不解,追問後,伊能靜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本來伊能靜期待秦昊來寬慰自己,沒想到,秦昊穿上了外套,準備走出去,告訴她,自己本打算跟她結婚,但是看到這樣,也準備“耍流氓”了。

他直接告訴目瞪口呆的伊能靜:

你這是有病,要治。

我是個普通人,只是想要一個簡單的婚姻,兩個人相愛,有一個健康的孩子。

而你這樣的,只有兩種人會吸引你:

要麼,跟你一樣有病的,你們兩個在演悲情劇,都覺得自己很可憐。

要麼,想當你的醫生,從此你的人生有我了,我會對你怎麼樣。

一語驚醒夢中的伊能靜。


伊能靜被忽悠幫賣靈脩課,為何他們更願意信“邪”不信專業幫助?

還有一件事,是在他們決定結婚的時候。

伊能靜的“閨蜜”們都反對她嫁給年紀那麼小的秦昊。

他們的理由是,再過幾年,你人老珠黃了,他還風華正茂,你到時候怎麼辦?

當然,這也是她自己的擔心。

她把閨蜜們的擔心轉述秦昊的時候,秦昊告訴伊能靜:

你的閨蜜都是有問題的人。

你們都對人生都有太大的控制慾。

就是不想順著生活,看看會發生什麼。

再次驚醒夢中人。


伊能靜被忽悠幫賣靈脩課,為何他們更願意信“邪”不信專業幫助?

秦昊說的都是“常識”,但是這些“常識”對於長期深陷原生家庭和個人遭際痛苦中的伊能靜來說,卻又是如此“新鮮”。

因為,她之前的生命中,有著太多不太“正常”的人,太多希望救贖他人的人,就缺一個正常一點的人來點醒自己,喚醒自己本該知道的“常識”。

而“伊能靜”們的生命中,大概就是需要這樣一個出生在“正常”家庭、能夠用“普通人”思維思考問題的人。這恐怕比哪個尊者,哪個大神,都要更管用一些。

希望那些還沉迷於靈脩課不能自拔的人們,也能遇見自己生命中的“秦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