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句句拳拳之心 字字赤子情深

鲁迅说,故乡是"一个失落的梦";张大千说,"故乡无限佳山水";在老舍的笔下"月是故乡明";大作家赵华说的更为直白"难忘故乡的味道"……12月16日,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感恩之心,邳州文化研究会、邳州籍在京乡友举行了一次充满 "悠悠故乡水,浓浓故乡情"的迎春座谈会。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座谈会上,无论是八十高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宋老或张老;还是赴京新秀的企业家董泽或是卢秀华……政界的张卫,离退休的军人苗加义、武立金、吕建成……,他们都怀着感怀家乡山水、感念家乡亲人和友人的拳拳之心,带着对家乡的美好祝愿,希望邳州明天更美好。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原最高人民检察院老局长张绍俊,发言时深情地表示:"邳州是生我养我的故乡,过去是工作忙,很少回乡,现在是因为年岁大啦,好久没有机会回去看看。前不久带着孙子回老家一趟,发现邳州变化太大了,我根本找不到老家了。市容乡貌变化大,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更大。小孙子对我说:'爷爷,我都不想走了。老家多好啊,我有点想回老家来了。'孙子这话,让我好高兴!我虽年事已高,办不了多少事了。但对老家的事,今后要尽力而为,多为建设家乡出把力。"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年岁最长的小萝卜头长兄,红岩史料会副会长宋振镛老人说,邳州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重视红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做得很对很好,也很有成果。

宋老在对大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建议研究会把郭子化的事迹列入挖掘、研究和宣传对象。宋老介绍说,郭子化是邳州或徐州和江苏,最早接受孙中山革命影响,参加民主革命,并带动一大批有志青年学子参加革命的前辈。他还参与创建了徐州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也是徐州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和党组织的核心成员,同时他还是山东枣庄革命老区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的革命事迹很丰富,建议研究会进一步做好深入挖掘、研究和宣传工作,使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总参某部局长、军旅作家武立金顾问感慨良多,他说呼了刘彤会长的介绍很受感动。会刊办的很成功,质量很高,影响深远,所挖掘和抢救的研究资料极为珍贵。他表示要尽全力支持《邳州文化》和研究会的工作。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中外名家书画院副院长、原徐州建行宣传科科长赵东升,听了刘会长对研究会的精彩介绍和研究会几年来对邳州建设所做的贡献很受感动和鼓舞。他说,一个市(县)级民间团体做出如此卓越的成绩,难能可贵。他建议徐州报社老同志周广华,对邳州文化研究会在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宣传和推广。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总后勤部原生产局局长苗家义用三句较为精简的话语作了发言: 一是邳州文化研究会同志们的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坚韧不拔投身文研工作的精神让人感动;二是感谢邳州文化研究会为邳州文化事业和家乡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三是建议邳州文化研究会在做好历史文化研究的同时,增加对饮食文化和健康文化的研究。如银杏,邳州许多特产等,希望兼顾做好这方面的发掘研究,宣传和推广。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张卫同志在发言中认为,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本,离开文化自信,其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根。就象一位名人所说"没有文化,社会就是野蛮生长。"研究会抓住了根本,并成果卓越,值得推崇!他认为邳州有丰厚的中医资源,研究会应与运河文化研究联手对邳州中医进行挖掘。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武警总部原政治部党委成员、编研室主任、高级编审吕建成在发言中充满激情,他说,"邳州文化研究会"名字起得好。对此,他提了多条建议: 一是发挥好研究会的联络指导功能。散落在社会上各界的邳州能人很多,对文化研究有兴趣且有能力的人很多,要发挥好研究会的联络功能,用文化把他们联合起来,指导他们扬已所长,发挥合力作用,共同把邳州的文研工作做好。二是要对邳州文化深入挖掘。邳州的历史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巨矿富矿,要继续深入挖掘,要注意把准方向,充分发挥好历史文化研究资政育人的根本作用。三是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使研究结论立得住、站得稳、推得出,经得起检验。四是要发挥研究成果的转变作用,把成果转变为社会推介,争取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五是办好《邳州文化》,充分发挥刊物对家乡人文、历史、建设、红色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宣传作用,让《邳州文化》成为了解邳州、联系邳州、建设邳州、宣传邳州的纽带和桥梁。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千里运河,独厚邳州"!这是全国著名画家刘克宁乡友发自内心的感言。他介绍,由于历史原因,大学毕业即在大西北工作,以前与家乡联系不够密切,退休后回家次数多了起来。每次回家,就会发现家乡都在发生变化。他认为,邳州文化特具的优势就是邳州人所独秉的一种精神,把它叫"邳州精神",其特质就是坚毅。由于工作需要,曾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发现邳州人之所以能混出个模样或能做出优秀成绩,究其原因就是邳州人特别坚韧,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退却,不会因一时的委屈而牢骚满腹,而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所以到很多地方,能坚持或者说挺到最后的多是邳州人。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刘克宁感言:"我觉得无论干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或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发扬邳州精神,只要坚持邳州精神,一定能干好,一定能取得卓异成绩。"

说到邳州发展,刘克宁介绍,2008年他曾受命主持介绍地域文化项目,从北到南走遍运河沿线,曾到过邳州。当时,邳州给他及他们考察团一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北朝南,一路走来,到了邳州,才豁然开朗,这里河宽水深,船密港阔。这才是运河!三千里运河,最精彩的部分在邳州!"

"'千里运河,独厚邳州'!邳州人应以此自豪和骄傲,努力把邳州建设好。邳州的建设和发展一定要充分考虑大运河的位置和作用,充分发挥好运河文化的引领作用。"怀着对家乡的厚爱和期望,刘克宁在建设家乡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卢春华代表先烈娄梦侠亲属表示,作为烈士后人,一定要继承烈士遗志,传承好烈士精神,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邳州人,全力支持文研会工作,尽上烈士后人的义务。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中国文联出版社王树強编辑感言:“邳州是我家,应为家乡办点事,我一直是这么做的。多年来,经我手为邳州人出版的著作已有数十本。以后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一定会全力帮忙,为邳州文化的繁荣献上一己之力。”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室外寒气袭人,室内乡情浓浓,在京乡友们坦露着拳拳之心,畅谈美好的家乡,共同祝福家乡邳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邳州籍在京乡友祝福家乡明天更美好(新闻快餐之三)

韩洪江 邹为瑞/整理

晏文军 李米米/摄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