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工智能無感停車備受期待

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集工作盤點、形勢研判、工作部署於一身,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指揮棒、調節閥、風向標,會議揭示了2019年經濟投資熱點,包括人工智能、5G等在內科技創新領域存在巨大機會。

2019年人工智能無感停車備受期待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擁有海量數據和巨大市場規模,應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落地。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當前,“AI+”在深刻改變著傳統停車產業,智慧停車已經成為中國交通基礎設施“補短板”的主要抓手,對新時代城市治理和建設至關重要。

今年7月,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無感停車試點項目落地深圳大鵬新區,與早期智慧停車不同,該項目最大亮點在於將人工智能融入系統開發,並採用高位視頻技術實現高識別率、泊位監控、數據採集、取證上報等功能,通過大數據技術協助決策、管理,從而優化停車環境,改善停車體驗,最難得的是,該技術方案能夠與城市交通指揮、交警執法等系統無縫銜接,徹底顛覆傳統停車管理模式。

12月初,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在深圳召開推進智能交通發展經驗交流現場會,對深圳包括智慧停車在內的智能交通領域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並要求各地方政府強化支持智能交通發展的頂層設計,圍繞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數據資源共享、標準規範統一、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提升智能交通發展水平,為交通運輸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中國智慧停車正以年均18%的增速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停車交易整體規模將達萬億,這也意味著“智能”和“數據”已經成為停車行業新的生產要素。2018年,人工智能告別爭議和喧囂,投資市場漸趨冷靜,底層技術研發持續推進,人類生活方式面臨深刻變化,人工智能無感停車真正體現了智慧停車的價值,未來將受到更多城市和用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