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纵然遭遇困境,切莫轻言放弃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经典诗作之一,其中“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流传后世。


看似借景抒情的古诗,却反映着陆游的人生修养,更为后人留下处世之道。


提起陆游,大家对他还是很熟悉的,多年的教育也告诉我们:陆游乃是一代爱国诗人。

陆游出身名门世家,祖上三代皆为北宋之臣,且地位不低。更可贵的是,家族虽几代为官,仍治学不辍,积累下丰富的学术资源。

对一个人而言,除非他是混蛋的要死或者是个傻瓜,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定会取得一些成就,何况是古代极其重视家风、家训的社会。

对于陆游而言,如果他出生的社会环境是盛世,或许他的一生就不用过得这么艰难了吧?

然而,人注定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陆游出生在了一个乱世。正因如此,中国文学史上多了一位文坛巨匠,诗词的精神宝库里多了一笔星光闪耀的财富。

《游山西村》:纵然遭遇困境,切莫轻言放弃

陆游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即公元1125年;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所以陆游可以说是出生在两宋之交。出生不久就遭遇了国家灭亡,我可怜的陆游男神,命运怎能对你如此?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国家灭亡也许一件可怕痛苦的事,恐怕也痛苦不了多长时间,因为谁当皇帝都一样。

侥幸未在战争中丧生,那日子就得正常过下去。老百姓的生命力,适应力永远是最强的。

但对于出生在士大夫世家的陆游来说,亡国之痛就如扎在心里的一根刺,怎能轻易忘记?

北宋灭亡后,一部分皇室成员南逃而下,最终安立于临安,建立南宋,过着“只把杭州作汴州”的安逸生活。

亡国后的苦难、颠沛流离的生活、家国天下的情怀以及家庭的教育,在幼小的陆游心里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塑造了他未来的性格。

陆游自小聪明,后因恩荫(长辈有功)而出仕。

公元1153年,陆游进京参加专门为恩荫子弟及现任官员开设的考试,并取得第一名。

结果得罪秦桧,原因是他孙子没考过陆游(果然大奸臣,你孙子笨怪别人呦?!鄙视之…)这次陆游便不得录取。

公元1158年,秦桧去世(开心,庆祝…),陆游开始出仕,很快就进京为官。

在京城为官期间,陆游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得罪过皇帝,也受过皇帝青睐,还得罪过不少大臣,但官职不断提高(这证明,秦桧果然是个渣)。

1162年宋孝宗即位,陆游更得提升官职。

陆游趁机上书谏言整顿吏治、军纪,以待北伐。宋孝宗表示: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我要玩。

陆游见此,扭回头就跟老臣张焘说:“张大人,皇上只顾玩不听我的,委屈屈”。果然,张焘进宫质问了宋孝宗。

玻璃心的宋孝宗掏出自己的小本本记了陆游一笔,不久就把陆游贬官镇江。

当然,宋孝宗还是不错的一个皇帝,不仅平反岳飞冤案,还积极主张北伐。

隆兴元年即1163年,宋孝宗人任命老将张浚为主帅,主持北伐,史称隆兴北伐。

闻此消息的陆游,很是高兴,于是上书张浚,让他不要轻易出兵,一定要做好战斗规划。

后张浚任命李显忠和邵宏渊为大将,一路北伐,收复灵璧、虹县(安徽境内)。

但邵宏渊心胸狭窄,在作战中两人产生矛盾甚至激烈化,结果军心涣散,导致符离作战失败,宋军大败。

我想这个消息对于一心想着北伐的宋孝宗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隆兴北伐失败,无疑给朝中的主和派提供了舞台:陛下啊,你看江南多好吧,有钱有地又有粮,干嘛要北伐啊?况且我们又打不过金军,老老实实待这里挺好的。您看,这次北伐不就失败了,都是张浚的错,差点金军就打过来了,陛下一定要严惩。

玻璃心的宋孝宗在主战派的逼迫下,最后不得不屈服,不仅下了罪己诏,还贬了张浚。

隆兴二年即公元1164年冬,在金军压境的威胁下,宋孝宗不得不同意与金国签订合议,史称隆兴和议:宋向金纳贡割地,并且称金为叔(哦吼,这下安逸咯)。

《游山西村》:纵然遭遇困境,切莫轻言放弃

隆兴二年春,陆游有幸在镇江结识张浚,甚是激动,献上自己的北伐之策。

张浚看完后,虽然心动却也无能为力,只得感叹一句:不错,小伙子,志向很高远。

可还有何用?

“隆兴和议”签订之前,陆游曾向宋孝宗进言,主张将都城迁往建康(南京),当然宋孝宗没有理会这一建议。

时朝廷中曾觌(di 二声)与龙大渊,恃宠而骄,结党营私,干扰朝政。

于是,陆游又向张焘进言:不除二人,祸害无穷。张焘向宋孝宗进言除去二人,宋孝宗听后问他谁出的主意,张焘回答:陆游(……)。

宋孝宗闻之大怒,把陆游再贬至建康府作通判。

1165年,陆游调任隆兴府(南昌)通判,但他得罪过的人不肯轻易放过他。

有跳梁小丑向宋孝宗进言:陛下啊,您知道为啥老有人跳出来劝谏您去北伐吗?我告诉您吼,都是陆游搞的鬼呦,您要好好惩罚他。

于是,这一年陆游被罢官,长达四年之久。

四年之后,陆游虽再次出仕,历经数十载宦海沉浮,却依然无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于1210年写下绝笔诗《示儿》后,带着遗憾、带着未完成的抗金梦,离开了这又恨又爱的人世。

《游山西村》:纵然遭遇困境,切莫轻言放弃

《游山西村》就是1165年陆游被罢官之后所作。

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关于此诗创作的背景,是想让大家明白陆游作此诗时的精神状态,以便我们能从此诗中获得更好的人生感悟。

陆游为官之时,心怀一腔爱国情怀,却难以施展拳脚,还落得个被罢官的下场,此时的陆游内心无比愁愤。

闲居在家的陆游,并未放弃希望,依然对未来充满着信心。这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诗中展现得淋漓极致。

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自在的农村风光。

诗中有丰收的喜悦、有好客的村民、还有那保留下来的古代传统,无不展示着淳朴的田园之情,令人心生向往、难以割舍。这是陆游对“吾国吾民”的热爱之情。

更为陆游所重的是:在登山游玩之时,原以为前路草木阻道,似有似无的小路蜿蜒在其中,是继续向前还是原路返回,难免会萦绕心头。

我想陆游后来应该庆幸自己选择了继续向前吧。

行过了野草荆棘,绕过了柳暗花明,霎时间豁然开朗,呈现在眼前的是他心向往甚至为之落泪的美好田园风光。

迷惘后得惊喜与激动,让陆游写下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千古名句,不仅激励自己莫要放弃,更鼓舞着后人:身处困境之时,切莫轻言放弃。

《游山西村》:纵然遭遇困境,切莫轻言放弃

人之一生,向死而活。

从生到死虽是一条直线,但通向死亡的道路却充满了不可预料的变数。正是这难以把控的未知,使得人生精彩万分。

人生难以忘记的时刻有很多,却无外乎两大类:得意之时与失意之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与修养,则是他失意之时的表现。

一帆风顺的人生少之又少。在每个人漫长的一生中,难免会碰上几次困境,陷入失意之中。无论原因如何,这些都是人生之路上的考验。

有的人把这些困境完全当作不可逾越的高山,还未攀登便已放弃。

真正的勇士则豪情万丈,纵然眼前高山横阻,却不言放弃,一步步攀登,直至登顶。

人生总在不断成长中,但到底什么是成长,谁也说不清。

也许正如罗振宇老师在《奇葩说》里所讲:

“成长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鸿沟,掉进去爬不上来为挫折,爬上来即为成长”。

成长的本质很复杂,但总归有一条公认之理:成长就是不断学会战胜一次次的困境。

对于年轻人来说,更需要成长。并不是说,只有困境才能学会成长,只是说困境更能让人成长。

所以,年轻的朋友们,当身处困境之时,切莫要轻言放弃,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柳暗花明之后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

最后分享一段我的挚友曾鼓励我笑对生活的话,与诸君共勉。

“为什么年轻令人羡慕?

实际上羡慕的并不是年轻。而是饱满的爱、饱满的欲望,一尘不染却又意气风发,以及敏锐的感受力、创造力。再加上上天眷顾的才华,可以说是颠倒众生的天才了。”

来源:与人同人(ID:yrtr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