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要先找到清靜的傳承?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要先找到清靜的傳承?

傳承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法脈。經由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師等傳承祖師一代代地傳下來的,像河流般一脈相承、從未間斷過的清淨法脈。在這些傳承法脈當中,包含著我們肉眼看不見,但在修行過程中卻可以體會到的來自上師們的無形加持,所以在修持密法之前,最好能求得一個清淨的傳承。

修學佛法,找到清淨傳承上師後,對上師及密法生起堅固的不共信心,然後依師教誡,恆久專一修持。否則縱經百千劫,費盡心力,亦難望成就。

丹吉活佛講了個典故:過去印度有一位大上師,名叫薩拉哈。他是八十四位大神通師之一,也是六臂麻哈嘎拉密法最密的第一位傳承上師。他有三位弟子:大弟子名叫咕嚕喇掐。翻成中文為尊重保護上師;第二位弟子名叫達爾瑪喇掐,翻成中文為尊重法;第三位弟子名叫莎瑪喇掐,翻成中文為尊重戒。這三位弟子,親近薩拉哈上師六年,學得六臂麻哈嘎拉的密法。有一天,薩拉哈上師跟他們說:“我已將六臂嘛哈嘎拉的密法全部傳給你們,現在你們可以各自去用功了。”上師說完話之後,除了大弟子咕嚕喇掐仍然親近上師外,其餘兩位弟子都出去獨自用功了。

過了不久,達爾瑪喇掐和沙瑪喇掐聽到有神通廣大的大阿闍梨在傳密法,於是就跑去皈依。達爾瑪喇掐跟隨把裡巴上師,修學同樣的六臂麻哈嘎拉密法,他心裡想:“同樣的密法學得越多越好,我跟隨把裡巴上師,說不定可學到更深更秘密的密法。”後來把裡巴上師果然傳給他許多新的密法,他高興得不得了,便日夜不停的修持。漸漸的就把過去所學的密法荒廢了。沙瑪喇掐的想法和達爾瑪喇掐一樣,他去拜現擋為師,也是修學同樣的六臂嘛哈嘎拉密法。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要先找到清靜的傳承?

這樣經過了十二年,有一天,三位師兄弟在一處見面了,他們都興高彩烈的談論著自己修法的心得。起初,達爾瑪喇掐和沙瑪喇掐都起了我慢心,自以為另外拜了神通廣大的大上師,所瞭解的一定較為殊勝。沒想到討論到最後,卻大大的出人意料之外。他們二位所說的,咕嚕喇掐都很明白;而咕嚕喇掐所說的密法,他們二位一句也聽不懂。他們感到非常疑惑,都懷疑上師存有私心,把最秘密的密法傳給咕嚕喇掐。後來師兄弟三人,決定前來請示上師,但當時上師正在閉關。等到上師出關後,他們又來找上師。薩拉哈上師具有神通,早已明白三位弟子的來意,於是不待弟子開口,就跟他們說:“麻哈嘎拉是護法中最大護法,地位非常崇高。”因此,有很多邪師常以假密法冒充麻哈嘎拉密法,誘騙信徒上當,貪受供養。把裡巴上師雖然學過密法,但他所學到的密法很少,同時也沒有殊勝的傳承。達爾瑪喇掐跟他學法十二年,由於缺乏傳承的加持力,所以一直無法得到成就,對麻哈嘎拉密法的瞭解也就不如咕嚕喇掐。咕嚕喇掐所瞭解的,不是嘴皮所講的文詞戲論,乃是實際得到相應成就,由內心流露出來的覺受。

至於現擋上師,則是一位外道邪師。他根本不懂什麼密宗,也從無真正的上師為他傳法灌頂。只是憑自己盲修瞎煉,以致步入魔境猶不自知,還以為得道得通呢!起初他對外宣稱,常有某神某菩薩現前為他灌頂,傳授秘密口訣;後來被我慢毒水所醉,竟妄稱自己是某佛菩薩所化現。他常示現魔通,替人治療疾病,卜知他人過去世,預告未來事;並常以邪法變化各種花樣,然後冒充密宗上師,又妄傳假密法。有許多好奇神通的無知青年,紛紛跑去跟他學,都以為他就是大上師。沙瑪喇掐學到如此假密法,所以任憑他多麼用功,也是白費心力的(修學密法,擇師不可不慎,是當末法,更應慎之又慎!)。咕嚕喇掐能一心一意親近正確上師,對上師所傳的法具有大信心,不再重複修學,所以能得到今日的成就。並非上師存有私心,乃是他能恭敬上師,信任上師,專一修持之故也。薩拉哈上師說完這段話之後,大家都信受奉行。

由這段傳承故事,可以得到證明:修學密宗一定要依止有殊勝傳承的上師,並要一心一意親近上師,絕不可像水上浮萍一樣,到處拜師受皈依。對上師如果不具有堅固的信心,修法絕對無法成就。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要先找到清靜的傳承?傳承的意義,傳是傳授、傳遞,承是繼承、領納。由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把清淨的佛法傳授給有緣弟子,弟子領納繼承,獲得傳承的加持力量。正是這樣一脈相承、代代相傳的傳承,才使得佛法燈燈相續、源遠流長。

不但佛法重視傳承,就連要做好世間的學問同樣也需要重視傳承,人們常說的“師出名門”、“名師出高徒”等等表達的就是這層意思。

傳承的作用就是能使佛法傳續不斷,從而保證佛法的完整、純正,只要傳承不斷,佛法就不會流失、變質。

不論是哪種佛法都需要清淨的傳承,尤其在密法中,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傳承,普賢王如來等都不開許聞思修行,更不用說在沒有傳承的情況下給別人灌頂、傳法、引導、實修了。正是因為殊勝的傳承沒有中斷,由傳承力量的加持,西藏各大教派的顯密佛法,至今仍極為興盛。

在佛法的傳授中,四種傳承方式都不可缺少,每一種傳承都有其殊勝的加持力量。

具體來說,口耳音聲的傳承傳授的是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所傳授下來的佛法,每一次的唸誦和聽聞,以代代相傳的傳承加持力,對於弟子來說,都能獲得殊勝的功德,同時也能保證佛法的完整、純正,杜絕外道偽經偽論混入佛法中,也能杜絕把佛經和菩薩論典排出佛法的邪行。

口耳講授傳承,能把佛菩薩的真實密意正確地傳給後代的弟子,使弟子獲得對經論句義的正確理解,同時也能防止不依止上師以分別念隨意解釋經論的做法,還能防止外道的觀點滲入到佛法中;經論實修引導傳承,能把經論中詮示的實修關要傳給後代的弟子,使弟子不至於停留在口頭空談上,而是按照佛菩薩的言教去實修,同時也能防止僅僅把經論作為一種知識、沒有實修的關要的錯誤認識,而造謗法重罪。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要先找到清靜的傳承?

以心印心的傳承,是上師把自己證悟的明空無二的心性境界,以靈活、應機的方式傳授給弟子,使弟子直接了悟自心的本來面目,防止弟子迷失在無念的智慧之外,落在依然以分別念修行的歧途。

總的來說,顯密佛法的任何一種傳承,都具有住持、延續佛陀教證二法的作用,具有傳承,教證二法的聞思修行就不會間斷,沒有傳承,完整純正的佛法就會衰敗乃至徹底中斷,所以佛法的興盛與否,和重不重視傳承有很大的關係。

對照佛教的歷史,我們也能看出傳承的重要性,唐朝時期正因為漢地和藏地的各個顯密傳承都保持並延續著,從而才保證了當時佛法的全面興盛。後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都經歷過幾次大的災_難,法難之後,某些法脈變得一蹶不振,而某些法脈直到今天還保持著巨大的生命力,儘管這裡的原因很多,但傳承是否延續,是造成這種差別的一個根本原因。

總之,傳承是極為重要的,佛弟子應當提高對傳承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這樣佛法才有興盛的基礎。

我們要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維護清淨的傳承、遵守清淨的傳承,才能使正法得以延續,才能使自利利他的事業得以興盛。不僅在講經、說法、實修等方面,傳承的遵守非常重要,而且出家人的傳戒、安居、誦戒,做各種佛事、修持五加行,漢地叢林的清規,禪堂的規矩、早晚功課,還有唸佛堂的規矩,諸如此類凡是行持如法的佛教事業,都有規矩,都有法則,這些都是諸佛菩薩為了千秋萬代的後代子孫,以智慧和慈悲制定下來的,能夠遵照來實行,必然會在正確的軌道上,成就功德和事業。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要先找到清靜的傳承?

如果我們凡夫人,以一個隨心所欲的心,隨便在這些傳統、規矩上增加、減少甚至廢棄,這樣的結果會如何呢?這會破壞傳統、破壞傳承,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只是以一種分別念隨意來創新,結果恐怕不會帶來真正真實、長遠、堅固的利益。而且,這樣做,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如果人人都按這樣做的話,一個人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有一套自己的做法,而且凡夫的分別念也是“此一時、彼一時”,最後會造成極其混亂的局面。我們的大恩上師非常尊重傳承上師的規矩,不論做什麼都嚴格按照傳統來做,舉一個例子,比如傳法前後的唸誦,上師對於維那師隨意加一些內容,或者唸誦的音調不準確,不按規矩做,都會嚴厲批評。

(一)有一點常識我想我們都應該知道,即密宗有著非常嚴格的傳承系統。

藏密五大教派的祖師均源於印度,如寧瑪巴的蓮花生大師、噶舉派的帝洛巴尊者、薩迦派的布瓦巴尊者、覺囊派的月護、噶當派的阿底峽尊者,這些人全都不是憑空產生的,他們創立的宗派也都不是空穴來風,只要查閱各派的祖師傳承年表、歷代祖師傳記即可一目瞭然。

大圓滿的傳承體系可以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伽羅耳傳等三種方式廣泛弘揚。

(二)一般的讀者僅僅是看書不可能成就,

有人從未得到過任何灌頂,也未依止過密乘金剛上師,而只是蒐羅了一些密法書籍,以研究考證的方式編寫密法書籍……本來密宗的歷史和道理可以講與他人,但是密法的不共甚深見解、行為、修法等,只有獲得了金剛上師的四種灌頂,圓滿修完加行,並對密乘具有不共信心的弟子才能聽聞,除此以外,於他人不能隨意宣說。其實一般的讀者僅僅是看書也不可能得到成就,因為修密法必須得到上師的傳承和竅訣,否則,如同閱讀小說那樣怎能證悟無上菩提?

(三)密法以公開的學術資料不能全盤掌握。

如果連密宗任何一個教派的教義都沒有完整、系統地學過,同時也沒有得到過任何一個教派的清淨傳承,更沒有在密法理論的引導下,在一位具德上師的指導下進行過實修,那麼在這種前提下再去探討甚或質疑密法,因他們確確實實未了解藏傳佛教的基本教義、傳承歷史與實修竅訣。如果密法可以公開的學術資料就全盤掌握,那釋迦牟尼佛也不用三傳法UN,更不用區分顯密、大小乘了。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要先找到清靜的傳承?

(四)傳承具有極大加持力。

無垢光尊者雲:“若男若女已入此勝密,並獲得傳承教言,雖其未證悟,然以聽聞之功德力,決定速疾解脫,因彼相遇無上果法之故。因此蓮花生大士也雲:“現見畫物即成佛,身觸彼者即成佛,聽聞彼聲即成佛。”甚至傍生聽聞密法也照樣能得到成就,譬如前幾年,法王在給一隻老山羊傳了《七寶藏》等的傳承,老山羊臨終後便往生到了東方現喜剎土。

密宗祖師極喜金剛雲:“若僅聽受此密法,七世之前定解脫。”

(五)密宗金剛上師需要具足無垢傳承與加持之雲霧。

又大阿闍黎布瑪莫扎於其所著的《幻化網如鏡疏》中雲:“上師即圓滿獲得內外壇城之灌頂,戒律誓言清淨,精通續部各自之意,念修儀軌(息增懷誅)諸事業等義皆運用自如,因證悟見解而不愚昧,已獲修行之體驗,各種行為與實證相連;以大悲心引導所化眾生,具足此八種法相。”大持明者革瑪燃匝尊者又補充了一條:“在此八種法相基礎上,尚需具足無垢傳承與加持之繚繞雲霧,共九種法相。”

(六)一代又一代修行人在傳承不斷的僧才培養制度中茁壯成長。

我對佛教教學談不上富有經驗,不過一點心得還是有的。從正式登入佛法殿堂的那一天起,心中就對古往今來的高僧大德不搞世間法、完全以無我利他之心行弘法佈道的言行深感讚歎,同時也為藏地獨特、嚴謹、科學的佛教教育體系而深感自豪。正是在這樣的佛法教育體制之下,一大批大成就者才脫穎而出,同時通過他們的努力,一代又一代佛教修行人又得以在綿延不絕、傳承不斷的僧才培養制度中繼續茁壯成長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要先找到清靜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