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过完年的工作日第一天

高交会祝大家开工大吉!

在过年期间最火热的当属《流浪地球》了

这部电影让中国科幻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

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影片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

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

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

为拯救地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未来世界中的北京、杭州和上海被冰雪封冻

住在地下城的人类吃着芒果味蚯蚓干

通过上万台发动机推动

地球开始“逃离”太阳系

紧接着又遭遇撞击行星的危机

里面的每一帧特效画面都燃到爆!

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告别国产科幻片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

《流浪地球》告诉我们什么是实力大制作!

高交会就和大家聊一聊这部影片里的科技元素

行星发动机

在《流浪地球》里,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大家伙”——高度达11千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2.2千米的行星发动机。每座行星发动机由紧贴地面的七条支架支撑,中间位置安置转向结构,负责调整角度,每台发动机能提供150亿吨的推力,这样的发动机在亚洲与美洲大陆总共有一万两千台。

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行星发动机示意图

作为《流浪地球》世界中的核心科技,行星发动机主要作用就是将地球推离太阳,推进地球在太空“流浪”,直到地球进入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轨道。为了带着地球去流浪,万座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将为地球提供一百五十万亿吨的推力,驱使地球离开太阳系。行星发动机是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关键,也是掌握人类命脉的核心。

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引力弹弓效应

在影片中,太阳急速老化,不断膨胀,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依照“流浪地球”计划,人类给地球安装上行星发动机逃离太阳,并为自己选了一个新的家园——比邻星(半人马座三星)。但地球是个平均半径6371公里,质量超过59万亿亿吨的庞然大物,要让它飞往比邻星,需要脱离太阳引力,只靠人造的发动机还不够,于是电影里让它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

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0倍,当地球靠近木星时,会被其强大的引力吸引,从而加快行进速度。由于木星也在绕太阳公转,在天体的互相影响中,最后地球会被木星像抛球一般抛出去,从而达到脱离太阳系所需速度,这就是引力弹弓效应。

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在人类的航天征程中,引力弹弓效应的应用已十分广泛。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类探测器“旅行者1号”在飞离太阳系前,就曾多次借助引力弹弓效应;“帕克”太阳探测器也曾7次借助金星的“引力弹弓”而逐渐逼近太阳,最终成为史上最靠近太阳的航天器。

洛希极限

影片中,地球由于接近洛希极限,导致行星发动机发生故障,地球即将解体坠入木星,人类面临灭顶之灾。这里提到的洛希极限是指天文学中一个特殊的距离,如果一个天体与另一个天体离得太近,以至于后者的潮汐力可以将前者撕碎,这个距离就被称作洛希极限。

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地球距离木星越来越近的情况下,这种潮汐力会变得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地球会被粉碎,地球上的人类肯定无一生存,流浪地球的计划也将随之破灭。而按照电影当中所言,这也是为什么联合政府看到地球即将跨过洛希极限点的时候,就已经打算放弃地球,而保留了太空站,让太空站成为人类文明生存的诺亚方舟。

看完《流浪地球》,对科技肃然起敬!

地球搬家这事看起来虽然有点魔幻

但也有可能是无数年后的科学事实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不完全是生活或者科学的再现

尽管这部电影当中包含了许多不科学的想象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为之鼓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而想象则为人类进步指明了方向

中国的科幻电影之路

也如中国的科学发展之路

越来越强!

- END -

·免责申明·

本文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

本文如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告之即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