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你听说过直接把鱼苗投入开放的江里,不建鱼塘,“人放天养”,也不喂任何饲料,全靠自然吃水中的浮游生物来获取养料的养鱼方式吗?

没错,动物慈善机构或许会放生,会这么做,但是一个来自广东佛山的何杰秋,就干了这事,天然河道养鱼,这事听起来就很狂野。但是头三年,他却穷的快成光杆司令了。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何杰秋,2019年他62岁,从2008年开始,他在澜沧江的中段小湾库区,采用“人放天养”的模式开始养鱼。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这里江面平均宽度超500米,水深超300米,四周高山峡谷,水流湍急。这里养鱼,养殖周期要超过3年以上,这样养出来的鱼和野生鱼不相上下。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主意不错,不过,怎么捞是个难题,因为毕竟不是养鱼池塘。何杰秋曾经有三年多时间一条鱼都没捞上来的经历。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澜沧江,下游在境外被称为湄公河,是世界第七长河。澜沧江中段的小湾库区,以两座水电站的大坝为起点,养殖区长340公里,这里浮游生物和藻类很丰富,夏季水温25度,冬季水温16度,很适合鳙鱼和鲢鱼的生长。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2008年6月,何杰秋与云南农业厅和三州市农业区签署联合协议,投资1000多万元,开始在澜沧江养鱼。为了购置鱼苗,他当年把云南境内的鱼苗几乎都买光了,各种规格一共6000多万尾鱼苗,把当年云南的鱼苗价格每斤提升了2元钱。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半辈子辛苦打拼来的钱,一下子全都扔进了澜沧江里,家里人都替何杰秋揪心。但是何杰秋心里也有一笔账,人放天养,鱼苗长到6斤的商品鱼需要3年,买鱼苗花了1000多万,后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费用需要1700多万,三年后,这6000万尾商品鱼则能带来上亿元的收入!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简单用数字来表示,就是投资2700万元,花3年时间,换来上亿元的收入。

但是这个计划听起来很让人心动,但是现实却也十分残酷,就在2009年巡江的时候,他就发现,这6000万尾鱼,好像集体消失了。每一网下去,都是空网,捕了很多次,就是捞不到鱼。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从这时候开始,一直到2009年的9月,整整四个月,一条鱼都捞不上来,这鱼去哪里了呢?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何杰秋面向全国,找了十几个专业捕捞队伍,竟然没有一家能捞上鱼来。从2009年4月到2012年4月,整整3年,17个捕捞队,一条鱼都没有。因为捕捞的费用加上前期的投资,原先预计的2700万,已经远远超支,现在投资已经过亿元了。

如果说上亿元人民币扔进江水里,也能打出来个浪花吧,现在是啥也没有,啥花都看不见。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何杰秋想,两个水电站加上周边的大山,形成了天然的池塘,鱼按理说跑不出去啊?难道河里有什么竟然把6000万尾鱼苗吃的一条都不剩吗?

在这种悲观情绪下,2012年6月,当初合伙的6个股东,走了4个。380多名员工,走了200多人。何杰秋几乎变成了光杆司令。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这时候一个自称有办法把鱼捞上来的高校水产教授找到了他,他叫余建波。他的方法是研究水体结构和独特的网具,并且要六七百万元的资金。别人都说这人压根就是个骗子,但是何杰秋二话没说就直接答应了他。

三年多,十七个捕捞队都没成功的事,一个教书的老师就能成功吗?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余建波观察了原来的捕捞方案,下网到35米深,这对于澜沧江超过300米的水深来讲,太浅了,这6000万尾鱼苗都在168米深的地方呆着呢。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于是他研究出了赶拦刺张联合捕鱼法。也就是通过一张宽1500米,深90米的渔网,在江面横向布置,用15道网与张网网口相连。把鱼一点点赶到浅水区去,之后再用传统方式捕捞。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2013年3月15日,终于出鱼了!通过称重,捕鱼480多吨。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鱼捞上来了,销路问题又来了,2013年5月,有一个叫何元树的云南腾冲人,张口就要50吨鱼。原来他想搞一个野生鱼餐馆。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何杰秋知道他的想法后,为销路着急的他直接和何元树合作,联合开野生鱼餐馆的模式开始了。

可还没高兴一个月,何元树上门却说,50吨鱼不要了,并且还要向何杰秋借500万资金。还邀请何杰秋去他在缅甸的公司去看一下,再决定是否借款。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2013年8月,何杰秋来到了位于缅甸密支那市的何元树公司。参观后才知道,原来这里以前都是罂粟田,在中缅两国政府的支持下,搞缅甸的罂粟替代种植农业。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何元树承包了30多万亩地,修了路,架了桥,改种香蕉、菠萝等经济作物。8年多,何元树投资1亿多元,解决了缅甸6000多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工人平均每天能赚15000-25000缅甸币。2017年,这里的罂粟种植面积,减少了7成。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谁都不愿意再去种植罂粟了。何杰秋在何元树身上,看到了一种中国创业者肩上的情怀和担当。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找何杰秋借钱,是因为缅甸的生意运转遇到了困难。何杰秋二话不说,500万不但借给何元树,并且表示这是合伙投资,不是借款。不用还了。何杰秋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盈利的项目,而且是在做公益,这钱必须投。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2019年,何杰秋也计划把澜沧江的鱼卖到缅甸,而在国内,从2016年开始,他就打开了鱼的销路。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2016年初,何杰秋在云南、广东、四川的很多餐馆和市场,合作开发江鱼菜。这鱼肉质细腻,腥味小的特点,的确让吃过的人为之着迷。虽然售价是人工饲养鱼的两倍,但是依然阻止不了人们尝鲜的热情,用饭店老板的话说,简直是供不应求。

尴尬!他买了6000万尾鱼苗,在湄公河养鱼,3年一条鱼没捞出来

2018年,何杰秋养的鱼已经达到了年产2500吨的能力,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