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要變四險一金!事關每一個參保人

國務院傳來最新消息,五險變四險,那麼你的社保待遇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社保大變:五險變四險

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合併

2018年12月2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關於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試點工作總結的報告》指出,兩項保險合併實施試點取得積極成效,具備全面推開條件。

修改後的《社會保險法》明確,將生育保險基金併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徵繳和管理,從而為兩項保險合併實施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據。

事實上,在2017年就在12個城市開展了試點工作。2017年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試點方案》。試點方案明確提出,“遵循保留險種、保障待遇、統一管理、降低成本的總體思路,推進兩項保險合併實施”。

試點方案明確的試點內容概括起來就是“四統一、一不變”。即統一參保登記、統一基金徵繳和管理、統一醫療服務管理、統一經辦和信息服務,職工生育期間生育保險待遇不變。

1、統一參保登記。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在職職工同步參加生育保險。

2、統一基金徵繳和管理。生育保險基金併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統一徵繳。

3、統一醫療服務管理。兩項保險合併實施後實行統一定點醫療服務管理。生育醫療費用原則上實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

4、統一經辦和信息服務。兩項保險合併實施後,要統一經辦管理,規範經辦流程。生育保險經辦管理統一由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

5、職工生育期間的生育保險待遇不變。生育保險待遇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的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所需資金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生育津貼支付期限按照《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規定的產假期限執行。

如今,試點工作順利展開,成果也令人滿意,具備全面推開的條件!

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關於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試點工作總結的報告》指出,兩項保險合併實施試點取得積極成效,具備全面推開條件。

1、兩項保險合併實施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運行成本,增強生育保障功能,確保參保人生育待遇。

2、報告指出,兩項保險合併實施不增加繳費負擔、不降低待遇水平。統一參保登記,擴大了生育保險覆蓋面。

3、通過統一醫療服務管理,強化了生育醫療服務行為監管,通過統一經辦和信息服務,方便了參保單位和職工。

4、報告指出,兩項保險合併實施能更好保障職工權益,能加強基金共濟,更好應對長期風險,有利於生育保險穩定可持續發展。

社會保險法相關條款已經修改: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決定》

其中規定:

將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中的“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修改為“除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與生育保險基金合併建賬及核算外,其他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社會保險基金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將第六十六條中的“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按照社會保險項目分別編制”修改為“除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與生育保險基金預算合併編制外,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按照社會保險項目分別編制”。

這就為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據。

"

除了五險變四險

這些社保政策正在影響你的錢袋子!

從2019年1月1日開始,社保移交稅務,伴隨著這條政策落地的還有很多福利政策,這些政策都和你的錢袋子息息相關。

個人養老金制度有望年內落地

前幾天,個人養老金話題在微博上作為置頂熱搜,大家對其關注度非常高。

根據新華網的消息,我國第三支柱養老金制度建設已經進入推動政策落地階段,2019年5月個稅遞延養老制度試點轉常規有望如期啟動,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也將真正實現落地。這對於提高養老待遇水平來說是重大利好!

根據人民日報的報道,今年養老金的待遇還將繼續提高:

對於2019年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提升,不少地方已率先作出安排:

廣西: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最低標準提高至人均不低於600元,由自治區全額給予補助。

青海:從2019年1月1日起,對65週歲及以上的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的基礎養老金。u

山西:從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和最高繳費檔次分別調整為每人每年200元和5000元,並對選擇較高檔次標準繳費的人員適當增加繳費補貼。

所以,家中有老人的,今年的養老待遇肯定會再提高的。

公積金政策調整:公積金提取變得更加方便!

社保政策中,不少買房、租房一族十分關心公積金政策的調整。最近包括河北、北京、廣州、南京、汕頭、長沙、銀川、福州、哈爾濱等多地調整公積金提取政策。

具體來看,各地政策各有側重。如:北京、銀川對公積金提取手續進行了簡化;福州調高提取額度、廣州放寬異地購房提取。與此同時,長沙、汕頭則收緊提取政策,對繳存時限、異地購房和個人徵信等規定更為嚴格。

我們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公積金提取、貸款手續可在網上辦理。

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明確,49個服務事項可以通過網上申請或網上辦結,其中包括公積金提取和公積金貸款,比如住房公積金繳存單位信息變更、調整月還款額、公積金貸款延長貸款期限、開具全部還清證明等。

而在廣州,根據最新的公積金提取管理辦法,非本市戶籍職工與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未在異地繼續繳存,未使用或已結清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在廣州市無套取住房公積金記錄或套取資金已全額退回賬戶5年後,封存滿半年可以提取。並且允許購房者在異地提取公積金。

無論是養老金還是公積金相繼傳來好消息,這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錢袋子,這些消息意味著我們的社保福利待遇將提高,我們每年每個月繳納的社保費用也有了相應的回饋。

"不會用就等於白交錢!

五險一金哪些能隨時繳隨時用?能拿回多少?

交了這麼多年的五險一金,也不知道哪些能隨時繳隨時用?哪些到點才能用?退休後到底能拿多少錢?今天肉思學姐就跟大家一起來算算這筆賬。在這裡,我們主要以深圳為例:

GIF

養老保險

1、繳費基數

為職工上月工資總額,最高為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即25044元,最低為深圳市最低月工資標準2200元。

2、繳費比例

深戶與非深戶職工個人繳費比例都為8%,單位繳費比例分別為14%和13%。

養老保險要等到退休後才可以領,達到退休年齡的生日當月,比如說2017年3月15日滿60週歲,那麼在3月20號前就可以到養老窗口申請退休了,過3月當月還需要交社保,4月份開始計算退休金,出生日期以身份證記錄為準,不看檔案出生日期。

3、領取條件

◆養老保險累計交滿15年(包括中斷前後年限、異地年限都可以計算);

◆最後參保地在深圳;

◆達到退休年齡(醫療險年限不夠不影響辦理退休);女性工人退休年齡50歲,女性幹部55歲,男性60歲

4、可以領多少錢

深圳養老保險退休工資的計算公式根據參保時間的不同分為兩種情況:

① 1992年7月31日以前參加社保的(包含正式調入人員),其退休工資主要由有以下幾部分組成:統籌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其中在法定退休年齡前取得本市戶籍,且在本市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滿十年的,還將增加一項——調節金。

② 1992年8月1日以後參加社保的,其退休工資有以下幾部分組成:統籌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從目前大家每月能夠領取的個人賬戶中養老金的標準來看,根據退休年齡的不同,“計發月數”也不一樣,到60歲退休是按照139個計發月數來算。

退休年齡 計發月數 退休年齡 計發月數 40 233 56 164 41 230 57 158 42 226 58 152 43 223 59 145 44 220 60 139 45 216 61 132 46 212 62 125 47 207 63 117 48 204 64 109 49 199 65 101 50 195 66 93 51 190 67 84 52 185 68 75 53 180 69 65 54 175 70 56 55 170

舉個栗子

老王今年60歲在深圳辦理退休手續,退休前的月平均繳費工資為8348元(由於退休員工平均月繳費工資指數時,包括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工資指數,為便於統計,我們假設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恆定為1),老王退休時上年度深圳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8348元,且不需要計算過渡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 (1%×繳費年限)=(8348+8348)÷ 2 ×(1%×38)= 3172.24元

個人養老賬戶儲存額=8348 ×8% ×12 × 38 = 304535.04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 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繳納總額)÷ 計發月份=304535.04元÷139≈2191元

所以每個月可以到手養老金:3172.24元+2191元=5363.24元

醫療保險

在深圳,醫療保險根據繳費及對應待遇分設一檔、二檔和三檔。如果職工是深戶,單位應為其參加醫保一檔;非深戶的話,可在上述三檔中任選一種參加。

醫保一檔

繳費基數:為職工上月工資總額,最高為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最低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目前,其最高和最低分別為25044元、5009元。

繳費比例:為8.2%(基本+地補),其中單位交6.2%,個人繳交2%。

醫保二檔

繳費基數:為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調整後按照8348元計算

繳費比例:為0.8%(基本+地補),其中單位0.6%,個人0.2%。

醫保三檔

繳費基數:為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調整後按照8348元計算

繳費比例:為0.55%(基本+地補),其中單位0.45%,個人0.1%

不管是哪一檔,都是隨時用的,三種形式的醫保,只是繳費不同、報銷比例不同。但是住院“起付線”和“封頂線”相同,實行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目錄,你只需清楚自己參加的醫保是哪一檔,再按照表格對照查詢,就知道自己能享受的待遇了。

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待遇:

市內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待遇:

備註:T指醫保連續參保時間,M為月

市外住院就醫待遇:

市外門診就醫待遇:

各檔次參保人市內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限制:

生育保險

職工生育保險由單位繳費,個人不繳費。

繳費基數:為職工上月工資總額,最高為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即25044元,最低為深圳市最低月工資標準2200元

繳費比例:從2018年1月起為0.45%

生育保險是要累計繳納滿一年,職工及未就業配偶在生育及施行計劃生育手術時,才可享受生育醫療費用的報銷待遇。可報銷多少錢。

① 產前檢查:提供嬰兒出生證明的一次性支付2000元,其餘情況按本市規定的產前檢查項目及費用標準進行審核報銷,超過2000元部分不予支付;

② 單胎順產:2700元;

③ 單胎難產(含剖宮產):5200元;

④ 多胎分娩:在相應分娩標準的基礎上,每增加一胎增加1000元。

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個人不需繳費,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繳費基數:為職工上月工資總額,最高為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即25044元,最低為深圳市最低月工資標準2200元。

繳費比例:根據行業類別分為八檔基準費率,分別為:0.14%、0.28%、0.49%、0.63%、0.66%、0.78%、0.96%、1.14%。

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繳費基數(從8月1日開始變化)

繳費基數:為深圳市最低月工資標準2200元

繳費比例:為1.5%(單位1%,個人0.5%)

失業人員應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起60日內到受理其單位失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申領失業保險金。

領取標準:1980元/月。

一、繳費年限1至4年的,每滿1年,領取期限增加1個月;

二、繳費年限4年以上的,超過4年的部分,每滿半年,領取期限增加1個月。

每次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不超過24個月。

申領條件:失業人員同時具備以下條件可領失業保險金

1、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2、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3、在本市已辦理失業登記,本人有求職要求的

公積金

繳存基數

繳存基數為2017年職工個人月平均工資總額,但最高不得超過25044元,最低不得低於2130元

繳費比例

單位及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下限各為5%,上限各為12%,企業單位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規定範圍內選擇適合自己的繳存比例

假設你2017年的平均工資為8000元/月,而公司規定的繳費比例是10%,因為沒有低於或超過規定額度,所以說繳費基數將用8000作為計算標準,那麼最終獲得公積金為:

8000*10%+8000*10%=16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