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八个字说透修身大智慧;读懂受益终生,凡事成竹在胸

【曾国藩家书-原文】

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

【曾国藩家书-译文】

在心遇到问题的时候,已经能够解剖分析其中公私间的区别,在心联系道理的时候,又能够足够精辟地研究其中的得失。

曾国藩八个字说透修身大智慧;读懂受益终生,凡事成竹在胸

【曾国藩家书-解读】

人在遇到问题时,难免会在心中思量,权衡利弊。在没有他人督促和指导的情况下,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做出不一样的决定。而从其所做的决定,可以看出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即使是在独处之时,也能做到严于律己,恪守道德;而小人在独处时,心中的妄念会不受约束,可能会因为利欲熏心做一些贪图私利的事。

曾国藩八个字说透修身大智慧;读懂受益终生,凡事成竹在胸

孔子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对自己严格要求,自立自强,凭自己的能力来获得成功;而小人却满心想着怎样通过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怎样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

曾国藩饱读诗书,对于修身立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君子慎独论》中指出,君子与小人的差异,可以从他们是否做到慎独来判断,所谓君子“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即使没有他人的眼光逼视,君子依然时刻秉持原则处理问题,从纷杂的事务中抽丝剥茧,将私事与公事分开对待,充分地研究得失,从而对于自己所做之事是善是恶成竹在胸。

曾国藩八个字说透修身大智慧;读懂受益终生,凡事成竹在胸

战国时,鲁穆公的丞相公孙仪有吃鱼、爱鱼的嗜好,于是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却不接受。他的弟子问其中缘由,公孙仪回答说:“正是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别有用心之人送的鱼。如果我收了,将来一定会迁就他们的表现;而这种迁就的行为可能会影响我对事物的合理判断,导致对法律、道理的歪曲和破坏,结果就会有被罢免相位的危险。到时且不说不会有人再送我鱼,我自己可能也不会有能力买鱼了。相反,如果我现在不收别人给的鱼,一切的假设都不会实现,也就不会被罢免宰相,这样我也就能长期给自己买鱼吃了。”

公孙仪在处理问题时公私分明,处理问题时能在一个较高、长远的角度看问题,作出明智的决定,这便是一种慎独的表现。人在处理一些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之时,总是会有偏向自己的心理,这无可厚非。然而一旦做错了决定,作出了有违自己良心,有违社会道德之事,则需要以更大的代价来偿还。

曾国藩八个字说透修身大智慧;读懂受益终生,凡事成竹在胸

春秋末年,楚平王为达到联秦制晋的目的,想让太子建和秦女孟嬴结婚。为实现这一企图,他派费无忌到秦国迎接秦女孟嬴。孟嬴年轻貌美,费无忌一见倾心,于是动歪念,转而劝楚平王迎娶孟赢。

曾国藩八个字说透修身大智慧;读懂受益终生,凡事成竹在胸

楚平王好色,费无忌的提议正好遂了他的心思,将孟嬴纳为自己的妃子,费无忌转而侍奉平王。由于担心太子建登位后对自己不利,费无忌便不断离间平王和太子建,迫害太子建与伍奢全家,伍奢之子伍子胥侥幸逃到吴国,给楚国大乱埋下了伏笔。

曾国藩八个字说透修身大智慧;读懂受益终生,凡事成竹在胸

公孙仪和费无忌两相对比,一个公私分明,能从未来的角度看现在的诱惑,所以能耐住诱惑作出明智的决定;一个公私不分,经不起诱惑,徇私情的同时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祸根。

当面对公事与私事的冲突、个人得与失的抉择之时,权衡利弊,公私分明,目光长远,这是曾国藩所推崇的一种慎独表现。自古君子受人尊敬而小人遭人唾弃。一个人可以没有君子的学识,但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慎独自处而使自己不沦为小人之列。“剖析公私,精研得失”寥寥数字,包含的却是古人修身养性的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