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的鐘聲——一箇中醫大學放假回鄉的學生看天水祭祀伏羲

天水伏羲廟春祭廟會是在農曆正月十三日至正月十七日舉行,是天水市春節期間文化活動的高潮,發自民間,傳承千年,我的祖輩們年年前往祭拜。今年我有幸作為一名志願者深入參加了這次祭典,不得不說真的被宏大的祭祀場面和莊嚴的祭祀形式深深地震撼了!


傳承的鐘聲——一箇中醫大學放假回鄉的學生看天水祭祀伏羲



我是在正月十五中午來到伏羲廟,當時伏羲城和伏羲廟內外已經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祭祀長隊夾在人群當中整齊地貫穿了大半個伏羲城。我帶著工作證傻頭傻腦地站在上千人的祭祀隊伍當中,等待著下午四點舉行的“迎獻飯”儀式。通過我的瞭解,這個祭祀隊伍是由好幾個不同的方隊組成,有嗩吶隊、主祭人、助祭人、夾板舞、旗隊、獻飯隊、儀仗隊、朝山會嗩吶以及自發組織的群眾隊伍,他們都穿著屬於自己方隊的特定服飾,拿著各種不同的祭祀品。獻飯隊伍更是琳琅滿目,都是我們天水當地的佳餚,什麼栆饃啊、老三片啊還有羊頭、牛頭等等數不勝數。


傳承的鐘聲——一箇中醫大學放假回鄉的學生看天水祭祀伏羲


(作為祭祀志願者由太昊祭祀中心發的工作證)

獻飯,全是由天水當地民間祭祀組織“上元會”的大爺大媽們手工製作,他們對有關祭祀的東西有著一種強迫症般的挑剔,連盛放祭品的托盤都是他們定製的精品窯瓷,其間他們還將一盤點心換成了人頭般大的手工栆饃。似乎只怕態度還不夠虔誠,場面還不夠宏大,儀式還不夠震撼。伏羲廟敬業的工作人員在熙攘的人群當中來回穿梭,認真的組織著祭祀隊伍。


傳承的鐘聲——一箇中醫大學放假回鄉的學生看天水祭祀伏羲


(圖中祭品為羊頭、牛頭、豬頭,名為“三牲”太牢之禮)


傳承的鐘聲——一箇中醫大學放假回鄉的學生看天水祭祀伏羲


(眾多祭品之一“稷”,鼎中放著五穀,顯示了對伏羲的無上崇拜與人民對生活的無限期望)


下午四點,“迎獻飯”儀式正式開始,龍舞熙朝、鑼鼓喧天,長龍般的隊伍先繞城一週然後進入了伏羲廟內,人們小心地將山珍海味擺上供臺,舞龍、舞獅、夾板舞等傳統藝術依次都在神位前獻上了最虔誠的表演。


傳承的鐘聲——一箇中醫大學放假回鄉的學生看天水祭祀伏羲


(琳琅滿目的獻飯擺上供桌,這是人們最樸實的祈福)


看著這熱鬧的場景,恍惚中我覺得在今日,在遠古神祗面前,人與人之間似乎分毫無差,無關老幼、無關怨親、無關貧富,所有人要麼跪拜要麼合十或是心懷崇敬。


傳承的鐘聲——一箇中醫大學放假回鄉的學生看天水祭祀伏羲


(可愛的小豆丁們在跪拜)


這些獻飯隊伍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自發的,出力而不拿工資,他們說廟會活動一年比一年辦的更加熱鬧、更加整齊。伏羲廟的工作人員說他們要一直忙到凌晨三點,但他們還是要堅持做好每一個環節,因為這是我們天水人的文化自信!我看著他們疲勞而又充滿笑容的臉,深深的感受到不知不覺中我們天水的老百姓真的都已在中國夢的道路上前進著了!


傳承的鐘聲——一箇中醫大學放假回鄉的學生看天水祭祀伏羲


(儀式開始前儀仗隊成員在休息,而我在望著匾額)


我要為參與祭祀的老百姓和舉辦祭祀的工作人員們點贊!他們真的都很重視傳統文化的迴歸,傳承與弘揚。


傳承的鐘聲——一箇中醫大學放假回鄉的學生看天水祭祀伏羲

(這裡剛殺了一隻黑山羊用於祭祀,人們拿錢沾點血以求福氣)


我目前就讀於中醫藥大學,而中醫與伏羲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一再拜託我一定要讓他們去了解這個古老深奧的伏羲文化,我其實很內疚。我作為一個從天水土生土長的人,去過伏羲廟不下百遍,但是對於伏羲文化可以說只知其名而不懂其意。並且我認為與我同齡的同鄉大學生們也不會比我的情況好到哪去,我們在學校中天天叫喊回歸傳統文化,但其實併為知行合一。


傳承的鐘聲——一箇中醫大學放假回鄉的學生看天水祭祀伏羲


(伏羲廟匾額一角)


今日的參與和了解,讓我懂得伏羲文化不僅是中醫文化之源,也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天水伏羲廟更是我們華夏兒女尋根祭祖的聖地!我作為一個天水的女兒,我很驕傲!

太極陰陽,伏羲畫卦,還有中醫的五行藏象都是非常高深的知識,很有意思,可偏偏有許多人認為這些是虛無縹緲的,著實令人可笑。外國人不遠萬里前來求學,希望瞥見中華文化的冰山一角,而我們自己卻對這些瑰寶不屑一顧……

我們為什麼每年都要搞三次祭典呢,不麻煩嗎?為什麼每次陣仗要這麼大,不勞民傷財嗎?為什麼每次祭典幾乎全城人都來祭拜,不累嗎?

是的,伏羲對中國人的意義大概外國人很難想象,伏羲對中醫的意義外行人大概很難想象,伏羲對中華文明的意義大概全世界都很難想象!

人們祭祀伏羲不光為了祈福,更多的是向這個偉大的人表達感激,傳承他帶領遠古的人們自強不息,面對未知的自然界勇於開拓創新的精神。

自從伏羲一畫開天后,中華文明便開始了八千年的發展,文字、禮儀等都由此而來。西方神話中盜火的普羅米修斯因給人類生活帶來光明而被人們始終銘記,而伏羲是我們東方歷史中讓人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時代,肇啟文明的人文始祖,也應當讓人們如此對待!

希望我們這些新時代大學生能夠在向前奔跑的過程中回頭看看這些古老淵博的文化,從心底接受他們。北宋大儒張載曾對後世讀書人這樣要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認為這是我們這些新時代大學生的始終奮鬥方向,畢竟這個世界最終是我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