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為什麼可貴?用中國的方式定義如何拯救地球

《流浪地球》為什麼可貴?用中國的方式定義如何拯救地球

《亮劍》裡有個情節,李雲龍率部攻打平安縣城的時候,周邊的孔捷,丁偉所部都紛紛出動了,甚至連楚雲飛的國軍也出動了。

所有人都不覺得李雲龍這麼幹不合常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贏,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配合他,那就完全沒有任何贏的希望。如果配合了,萬一他贏了呢?

《新宋》第四部燕雲裡有個情節,宋軍抗擊遼軍的時候,有幾個將領根本搞不清楚友軍是什麼情況,也知道對面的敵人很強大,自己死拼就是死路一條,但是仍然選擇了死拼。

和丁偉孔捷楚雲飛支援李雲龍打平安縣城一樣,其他人都不知道自己這麼做有沒有意義,能不能改變必敗的命運,但是仍然這麼做了。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這麼做,一點機會都沒有,如果這麼做了,也許還有一點機會。最後確實犧牲了很多宋軍,但他們的犧牲換來了宋軍的勝利。

《流浪地球》為什麼可貴?用中國的方式定義如何拯救地球

作為電影的《流浪地球》其實就是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在所有人都認為已經沒有機會,也不清楚自己的犧牲是否還有意義的時候,仍然有人選擇自我犧牲,最後拯救了地球。

這個片子很容易讓人看上去像是一個俗套的好萊塢式的孤膽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但其實他不是,這是一個關於犧牲和拯救的故事。

救援小隊在救援的路上損兵折將,結果在他們到達目的地之前,目的地已經完全被毀滅了,但救援小隊隊長仍然選擇了繼續前進。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但確信自己繼續向前走就一定會有意義。

最後他們真的發揮了作用。但又不完全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拯救了地球,而是因為還有無數的人做出了和他們同樣的選擇,在已經宣佈沒有希望的時候,仍然選擇了繼續努力,才最終修復了行星發動機,點燃了木星。

吳京在知道MOSE得決定就是叛逃的時候選擇了自己當一回孤膽英雄,但最終他發現不是他一個人在這麼做,還有其它控制艙的人也在試圖反抗和改變MOSE的決定。

在所有人都已經絕望,決心放棄的時候,當聽到女主的廣播後,仍然決定返回去,幫助救援小隊。就像有個救援小隊對象說的,地球都要毀滅了,還害怕失去什麼呢?

在最絕望,最黑暗的時候,能夠從中看到希望,並且努力的去把這個希望實現,甚至不惜自我犧牲,以成就這個希望。這是非常中國的故事,很不好萊塢。

《流浪地球》為什麼可貴?用中國的方式定義如何拯救地球

如果是好萊塢的套路,比如《星際穿越》,那麼這個故事的合理情節應該是,吳京一個人殺出空間站,返回地球,為了救出自己的兒子,順便拯救了地球。但《流浪地球》並不是這樣。

這就是為什麼《亮劍》雖然也是抗日神劇,但他卻能打動人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開頭提到的這種情節,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的犧牲是否還有意義的時候,總有些中國人選擇自我犧牲,去點亮這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劉慈欣的《三體》其實也是類似主題。雖然最終仍然不能改變地球被降維打擊消滅的結果,但是仍然有無數的人選擇了自我犧牲,試圖在黑暗中找到一點光明。

也可以舉兩個本來並沒有到完全沒有一點點希望的時候,但所有人都直接選擇了放棄,從而直接向最壞的結果策馬狂奔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國軍將領的普遍心理狀態。當時國軍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但是在關鍵時刻需要做出決斷,需要自我犧牲的時候,所有人都選擇了無所作為,坐視最壞的結果發生。結果就是最壞的結果提前到來了。

第二個例子是英國脫歐公投。所有人都覺得肯定不會脫歐,自己投票支持脫歐只是表達自己對英國政府的不滿,結果卻是投票結果真的出現的時候,絕大多數投票支持脫歐的英國人覺得完全和自己的那一票無關。

這就是女主最後在廣播裡說的希望在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