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学生曾借钱给别人 ,孩子从小的金钱观应这样培养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愈发关注孩子的财商教育,而关于财商教育,不仅仅是把钱拿给孩子让他们学会如何去花,而是从很多方面,包括让孩子参与家庭的财务计划的定制,甚至是关乎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借钱问题。比如过年孩子领了压岁钱,有人向他借钱的情况该怎么办?

52%小学生曾借钱给别人 ,孩子从小的金钱观应这样培养

日前台湾公布的一份“2018台湾中小学生理财现况调查”,调查显示:42%小学生有固定的零用钱,一周平均的金额是179新台币(约合40元人民币);65%中学生一周有380新台币零用钱(约合85元)。

看完调查数字后,发现我给的零用钱金额偏低。不过,我认为小孩不用给太多零用钱,懂得控制消费及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才是给“零用钱”最大的意义。

52%小学生曾借钱给别人

调查中有一项资料很有趣:有36%的小学生及70%的中学生曾跟别人借过钱;有52%的小学生及87%的中学生曾借钱给别人;其中70%借钱给别人的小学生有拿回借出去的钱,而仅53%的中学生有拿回借出去的钱。

当孩子是小学生年纪时,他们比较单纯,借钱给别人的金额低,也比较容易要回借出去的钱,“有借有还(信任你而借钱)”这件事在他们心中很重要。但中学生为何只有53%的人能还钱,他们不在乎“信任”吗?

“信任”这件事仍然很重要,但是他们可能没有能力偿还,有些人甚至会以为“这是友情的展现,没还就算了,兄弟谈钱伤感情啊!”这其实是错误的想法,友情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从小就要建立好的信用。

关于“借钱”这件事,我问过了自己的儿子,他曾经借钱给别人,也跟别人借过钱。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妈妈:你在学校时,有借钱给别人过吗?

儿子:有啊!我借给我的好朋友,30元,当时他想买饮料喝没带钱!

妈妈:那,他后来有还你吗?通常你怎么去要钱?

儿子:有啊!我都会说,你钱哪时候还我,然后说你如果明天没还我,后天要多给我2元利息哦!

妈妈:你会担心借出去的钱,拿不回来吗?

儿子:不会啊!熟的我才会借他钱,而且他有钱还我的才借,就是他跟我一样“每月有领零用钱”。

妈妈:万一拿不回钱,你们的友谊会被破坏吗?

儿子:我没发生过,我不知道,因为我都会要回来钱,而且我跟别人借钱,我第二天就还钱了。

孩子被“借钱”怎么办?

孩子遇到有人向他借钱的情况该怎么办?借钱这件事应该几岁开始跟孩子谈呢?我建议最晚小学3年级,也就是9岁开始,因为他们在学校可能会遇到同学借钱。

跟孩子“谈借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曾经问孩子:谁会愿意借你钱?知道钱是有成本的吗?借钱有风险吗?当天的回家作业就是“你能不能成功地借到钱?”

一开始,我问孩子谁愿意借钱给你?他们七嘴八舌地说:“我的好朋友”“我妈应该肯”“我爷爷他都会给我钱不用借”。

他们的回答很接近答案,通常借钱对象有2FB(Family家人、Friend朋友、Bank银行),前两者可能因为爱跟友谊的关系,愿意无“息”借你钱,但是如果借钱的对象是银行,就必须付利息,他们一分一毫都跟你算得很清楚。

接着,我们问哪种借钱方式要支付利息?大家都说跟银行借钱要付利息,于是我们谈了“钱”是有成本的观念,当你把钱存在银行时,银行会给你“利息”,所以换你跟银行借钱时,也要支付银行“利息”。

而且不同的借钱方式,要支付的利息高低不同,例如房贷可能3%以下、信用卡循环利息可能高达15%,所以千万不要乱借钱,因为你有可能因为无力还钱而“信用”破产。

最后,我问他们会不会担心借出去的钱拿不回来,如果拿不回来,怎么办?

这时大家的回答是“我就不相信他了(下次不借他)”,有一些回答“我会开始讨厌他,然后一直跟他要钱。”

没错!这就是“借钱的风险”,钱有可能要不回来,借钱其实跟“信任感”有关,也就是未来你还可以相信这个人,这个人日后在你心里还有信用,你才会愿意借钱给他。

我个人还蛮赞成孩子有借钱的经验,而且最好对方没有还钱,这样他才会深刻体验未来是否还要借钱出去这件事。

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别人借钱,可以教孩子以下4种简单方式来判断,他再决定是否要借钱出去。提醒孩子千万别用钱买友谊,那不是真感情!

1.他有没有固定零用金(收入)。

2.他之前跟我借钱,有没有还钱(信用)。

3.他有没有跟其他人借钱,因为他可能没能力还我(有其他欠款)。

4.他有没有抵押品(例如游戏宝物或你想要东西)。

李嘉诚曾说:“什么最难?借钱!肯借钱给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贵人。”

当孩子练习借钱这堂课,除了教会他们懂得信用跟风险外,更重要是教他们懂得“爱”,因为每一分钱都是“有价”,只有你的家人跟麻吉,因为无价的亲情及友情,而愿意借钱给你。(本文来源:少年商学院)

参加“‘奇妙学校’抢先读活动” 就有机会获得天鹅阅读网提供的精美图书一册。 活动流程:关注“天鹅阅读”公众号—— 进入底部“微网站”——打开“抢先读|奇妙学校”页面——点击“我要参与”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