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万军队击败四十七万到以十万大军败于两万,中间发生了什么?

在公元1616年的时候有一个人在赫图阿拉称汗,从此他开始割据辽东,后来他又不断地侵蚀明朝的领土,最终为他的子孙后代逐鹿中原,称雄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人就是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也就是清王朝在入主中原之前的首领和当时所建立的国号。今天要提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简单来说这时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这些八旗子弟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做些务农、打猎等等这些劳动生产工作,也算是为自己的国家或者部落提供些价值。而在战争来临,需要他们打仗的时候他们就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国家、民族、家园。这些人在努尔哈赤刚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可以说是创造了一只纪律严明、战斗力惊人,可以保卫国家的和自己百姓的军队,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史为证。

从六万军队击败四十七万到以十万大军败于两万,中间发生了什么?

在八旗制度下,这些军队有严明的纪律,从"旗人"男子16岁入军开始,统治者严格要求士兵在行军的时候不可以扰民,不可以随意杀人,不可以抢掠财物,不可以奸淫妇女,甚至不可以随意进入老百姓的民宅当中,简直有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我的破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意思了。正是因为有这样严明的军纪,所以在"后金"和明朝的战争中几乎是所向披靡很少失败的,而且曾经有一次历史上称之为"萨尔浒之战"的战役,在这次战役当中努尔哈赤率领的"八旗军队"以6万人的军队打败了当时大明王朝号称四十七万的大军。这时候大明朝的军队被"八旗军队"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以说是毫无抵挡之力。以少胜多还能杀敌如此之多真是威猛之师,精锐之师。

从六万军队击败四十七万到以十万大军败于两万,中间发生了什么?

有这样的统帅,这样严明的军纪,"后金"政权不断地发展壮大,后来在皇太极、顺治两代人的努力之下终入主中原。但是没想到老子英雄儿混蛋。入关之前几乎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女真人,在进入中原并且一路所向披靡逐渐占领富庶的江南地区的时候,巨大的胜利让这些原来的"精锐之师"、纪律严明之师,开始变得军纪散漫,腐败享乐。

从六万军队击败四十七万到以十万大军败于两万,中间发生了什么?

在攻下历来苏杭地区的时候,原来严守纪律的"不得奸淫妇女"的八旗军变成了,随意抢掠妇女,看到漂亮的妹子就要带回家的丑恶嘴脸。而且作为战胜之师,他们找各种借口抢夺当地百姓的财产,甚至有的将帅为了获利不光抢夺百姓的财产,竟然还开始贩卖当地的人口。原来十分擅长弓马骑射的"八旗子弟"这个时候也开始不把这些放在心上,甚至有的士兵、将领射箭都已经飞不到箭靶的位置,半路就落地了。

从六万军队击败四十七万到以十万大军败于两万,中间发生了什么?

后来顺治帝就曾经说过"军旅堕敝,不及曩时"。大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只有二十多万的八旗兵作为"开国功臣",待遇也越来越好,不仅不用再像原来那样既要耕作,又要战斗,而且还有了固定的俸禄养着,更甚的是八旗兵的待遇条件竟然比其他部队好上至少一半。所以他们每天的工作就变成了斗鸡、遛鸟、赌博、喝酒等等,这样的战斗力怎么可能高呢。

从六万军队击败四十七万到以十万大军败于两万,中间发生了什么?

有人说那后来清朝"平三藩"、"定台湾"、"灭噶尔丹"都是怎么回事呢?你忘了除了满族的八旗兵还有"蒙八旗"、"汉八旗"呢!还有"绿营"军呢!在千古一帝的康熙年间,原来骁勇善战的八旗兵已经几乎不能打仗了。"三藩之乱"的时候八旗军队在面对吴三桂的时候竟然多次不战而逃、望风披靡。甚至有人听到吴三桂打过来了,还没见到人,就吓得把辎重埋起来自己轻装逃跑,这之后如果遇到战争几乎都要仰仗"绿营"。

从六万军队击败四十七万到以十万大军败于两万,中间发生了什么?

清朝一统天下之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应该说是还不错的。但是福祸相依,在国家越来越富裕的时候,"绿营"也开始腐败了,看来当皇帝真是太头疼了,国家富庶和平,军事、政治就容易腐败,国家战乱百姓就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后来大清朝的统治者实在没办法了,总不能把军队全裁撤了啊,那就先养着吧,可是遇到战事没战斗力啊!那就有事随时招募"乡兵"吧!

从六万军队击败四十七万到以十万大军败于两万,中间发生了什么?

就这样,到了清朝末期,军队已经腐败到极点了,军队几乎已经不再训练了,而党将领的只不过是在顶着空名来领取国家的军费了。近代史的脚步走近了,西方的侵略者带着清王朝没有见过的坚船利炮来了,这些军队也已经完全没有战斗力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当中英国投入了大概2万人的兵力,远涉重洋来到大清朝的门前和守在这里以逸待劳的10万(实际投入战斗的兵力)清军作战,清军竟然一败涂地,从此开始割地、赔款,签卖国条约。这时候的清王朝统治者去了九泉之下如何有脸面对那以6万兵力打败四十七万明军的先祖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