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现代长期数值天气预报和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创建人之一

丑纪范,男,湖南长沙人,著名气象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34年7月出生,195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熵与交叉科学研究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数值天气预报、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动力学研究和教学,是我国现代长期数值天气预报和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创建人之一。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我国现代长期数值天气预报和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创建人之一

丑纪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北京气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34年7月出生,195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81 年 2 月至 1982 年 2 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和工作(访问学者);历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

他是我国现代长期数值天气预报和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创建人之一

丑纪范 院士

他是我国和国际上大气科学领域内少数专攻大气理论研究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之一。 丑纪范长期从事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其有关的大气和海洋动力学的教学和研究。1962年首先将泛函分析引入数值预报问题中,提出了使用过去资料的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证明大气温压场的演变与下垫面热状况的等价性,提出由历史资料反求参数并使之与长期预报模式相匹配的具有创新性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从全局观点研究大气渐近行为,揭示出大气方程算子的特性和向外源的非线性适应理论及其描述的自由度的缩减方法。著有《长期数值天气预报》、《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及其预测理论》等;撰有《天气数值预报中使用过去资料的问题》、《经验正交函数在气候数值模拟中的应用》、《Predictability of the Atmosphere》等论文50多篇。

纪范院士长期从事数值天气预报、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动力学研究和教学,重点研究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的大气和海洋动力学,特别是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他早期将泛函分析引入数值天气预报问题,提出了 " 广义解 " 的概念,设计了一种使用多时刻资料的短期数值预报模式;在长期数值预报理论研究中,证明了大气温压场演变与下垫面热状况的等价性,为解决长期数值预报的初值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建立了一个动力统计的季节预报模式;他还在强迫耗散的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研究中获得了一系列富于创新的成果,有许多工作是开创性的。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1989 年被命名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出版专著 7 部。代表性专著有 : 《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大气动力学的新进展》,(获国家教委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奖),《大气科学中数学方法的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等。培养出一批优秀研究生,其中有2名分别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院委员会授予 "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 称号和 "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 " 称号;2名获 " 涂长望全国青年气象科技一等奖 " (1992 ; 1998);指导的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 " 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 1999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