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袁世凱?

不如一醉198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袁世凱一生是非常複雜的,難以一句話說清楚。

薩沙簡單說一說。

第一,袁世凱在朝鮮

袁世凱在朝鮮的12年內,大體還是不錯的。

他主持平定了壬午軍亂、甲申政變,維持了朝鮮的存在,也維持了滿清在朝鮮的利益。

但是,袁世凱在朝鮮樹敵太多,導致朝鮮很多力量對中國不滿意,認為袁世凱是朝鮮的太上皇,最終這些力量大多投靠日本。

袁世凱在東學黨起義時,處理不利,錯誤判斷了日本的野心,認為日本短期內不會大舉進攻朝鮮。

這個誤判,對後來甲午戰爭有著較大的負面影響。

日軍因此先一步大舉開入朝鮮,集中了大量兵力。清軍倉促趕來,無論兵力和火力都不佔優,最終導致了一連串的失敗,退過了鴨綠江。

但話說回來,將板子打在袁世凱一個人頭上也是沒有道理的。

畢竟袁世凱大體如實介紹了朝鮮的情況,朝中的大臣則負有決策權,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第二,訓練新軍

就訓練新軍上,袁世凱是有比較大的貢獻的。

如果不是袁世凱的小站練兵,就不會存在清軍的近10萬武衛軍新軍,也不會有後來的北洋系。

自然,你不論袁世凱出於什麼目的,但幫助滿清建立了新式部隊。

如果不是有這支武衛軍,後來庚子事變的清軍怕是連招架幾下都頂不住,像鴉片戰爭一樣直接兵敗如山倒了。

而武衛軍在庚子事變中,還是發揮了一定作用的,也有過幾次和洋人的激戰。

第三,戊戌政變

戊戌政變中,袁世凱出賣維新派是事實,這個是他的一大汙點,也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

但話又說回來。

如果袁世凱參加戊戌政變,支持光緒,那又會怎麼樣?

以袁世凱麾下區區武衛右軍不到1萬人,如何同平津地區近10萬清軍對抗?

況且武衛右軍的補給和彈藥也依賴朝廷補給,這樣一打等於孤注一擲,顧前不顧後。

且不說武衛右軍的官兵有多少人會支持,就算人人拼死作戰,開戰後勝算也不大。

甚至很有可能重複張勳的模式,全軍迅速瓦解,袁世凱自己也保不住性命。

這種情況下,袁世凱作為一個軍閥,是絕對不可能幫助光緒的。

譚詞同他們去找袁世凱,屬於對袁絲毫不瞭解的誤判。

第四,庚子事變

庚子事變之前,袁世凱就認為縱容義和團殺洋人,必然遭到洋人出兵報復,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袁世凱來到義和團發源地山東以後,對義和團毫不留情。

就是因為袁世凱的霹靂政策,加上他將武衛右軍擴大到約3萬人的規模,洋鬼子最後沒有殺入山東。

就這點來說,袁世凱對山東人民是有貢獻的。

至於他在庚子事變期間,在山東按兵不動,雖然是出於私心,也防止山東被洋人藉口攻擊,還是對山東人民有貢獻。

第五,新政

庚子事變後,袁世凱在慈禧命令下,進行了一些新政,包括:廢科舉、督辦新軍、建學校、辦工業等,第一支中國警察隊伍亦於天津成立,也籌劃修建了中國第一條自主建造的鐵路——京張鐵路。

這些也是對國家有所貢獻,但因袁世凱沒多久就被搞了下去,所以新政起到的作用還是很悠閒的。

第六,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袁世凱客觀上是有功的。

自然,袁世凱明白如果消滅了革命黨,他的下場肯定也是一個死,滿清權貴不會放過他。

所以袁世凱選擇聯合革命黨掀翻滿清,完全是出於自己的目的。

但是,這客觀上還是使得滿清最終支持不下去以後退位,結束了中國5000年的封建統治。

就這點來說,袁世凱也是有貢獻的。

第七,民國後的種種手段

從此刻開始,袁世凱就沒有什麼閃光點了。

為了爭權奪利,袁世凱架空又廢除了民國的共和制度,消滅國民黨,打擊國內擁護共和的力量,最終成為權力無邊的大總統。

這種行為,就是歷史的倒退。

這是袁世凱的汙點,這個沒有什麼可以質疑的。

第七,中日民四條約

不管出於什麼目的,袁世凱試圖和日本簽訂《中日民四條約》。

具體內容

1.在山東,日本不僅得以繼承德國的一切利權,還得到中國政府關於山東內地或其沿海島嶼一概不租讓於外國等許諾。

2.在南滿,日本得到延長租借地及鐵路期限、其臣民得任便居住、往來並經營農工商業及租用土地等權利。

3.在東蒙,日本得到其臣民與中國人合辦農業和附屬工業等權。

4.漢冶萍公司可與日本資本家商定合辦,中國不將該公司充公、收歸國有或使其借日本以外的外資。

5.在福建,中國政府答應不允許外國在沿岸地方設造船所、軍用貯煤所及海軍根據地,也不借外資自辦。

《民四條約》的簽訂,使日本侵略勢力在滿蒙、山東得到鞏固和擴展,在華中華南也有所增進。

這是標準的賣國條約,也是袁世凱的汙點,這個也沒有質疑的必要。

第八,軍政手段的失誤

作為軍閥,袁世凱故意讓北洋軍系統內部各自為政,沒有出現唯一可以取代袁世凱的領袖。

即便所謂的二號人物段祺瑞,也根本無法和袁世凱相比。

更慘的是,袁世凱部下馮國璋、吳佩孚等人實力上都是用兵輜重的土皇帝。

這為民國隨後的長達20多年的軍閥混戰,埋下了最大的隱患。

事實上袁世凱一死,北洋軍閥立即四分五裂,互相攻打,把中國搞得一塌塗胡。

這是袁世凱的另一個汙點。

第九,稱帝

稱帝是袁世凱汙點的最高峰,古往今來都有統一的評價,這個薩沙也不多說。



可以這麼說,袁世凱是個爭議人物,但總體過大於功。

他的一切出發點,基本都是為了自己或者小團體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國家民族。

站在這個角度來說,袁世凱稱不上是個偉人,這是個強人而已。


薩沙


1916年,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在一片討伐聲中憤然離世。留下遺言:“吾不為帝位惜,吾為天下人心惜”。在他看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的富強,而得到的卻是國人的誤解。但在歷史中他卻被臉譜化為獨裁民夫、竊國大盜。袁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首先,袁世凱是一個素有大志的人。袁出生在河南項城的一個大家族,從小就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雖學習不佳,但對兵法頗有研究。據說他曾寫過一副對聯:大澤龍方蟄,中原鹿正肥。這幅對聯已無法用牛逼來形容,簡直是氣吞山河。問題這時的袁世凱才13歲。由此可見,淵博的知識可以通過後天學習得到,而睥睨天下的王者之氣是與生俱來的。1879年袁世凱與徐世昌一見如故,自感在科舉上難有作為,遂資助徐200兩銀子用於考取功名,自己則投筆從戎。不曾想,多年後二人殊途同歸,先後擔任了同一職務:中華民國總統。

第二,袁世凱有雄才大略。另一位與袁世凱同樣有巨大爭議的李鴻章,臨死前向清廷極力推薦袁世凱。後袁被派往朝鮮,在1884年朝鮮的一次政變中,袁當機立斷,一舉擊敗了政變背後的日本勢力。被清末狀元張謇譽為“中國近代史上擊敗日本第一人”。十年後,袁目睹了甲午海戰中清軍的兵敗如山倒,遂萌生訓練一支新軍的念頭,這就是小站練兵的開始。清末民初,整個中國內憂外患,但袁世凱的職位卻不斷提升,直至掌權天下。這與他的雄才大略密不可分的。

第三,袁世凱是一位實幹家。這也是一些人認為袁是中國近代化建設奠基者的原因。與孫中山不同,袁有豐富的治國經驗。擔任大總統之後,開國會、興學校,大搞經濟建設,當時中國的各項事業呈現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勢頭。袁提出“埋頭十年,抬頭與日本抬頭相見”的發展計劃。但這一切都被稱帝所打斷,這也成了袁一生最大的敗筆。

客觀的說袁為中國近代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更重要的是他將革命者的治國理念投入到了實踐中去。周恩來接見袁世凱孫子袁家騮時說:“你們出了三個家,你祖父是政治家,你父親是文學家,你是科學家”。這一評價是比較中肯的。隨著研究的深入,對袁的評價也會更加多元化。

袁曾自挽:“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既有哀怨也有希冀。袁世凱稱帝當然有自己的私心,但更多的還是對時局的錯判。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不管有心還是無心,袁的一個錯誤讓我們再次與共和失之交臂。無限惋嘆之後,不禁深思:為何中國每次都是錯過?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互粉哦,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素顏歷史


文史頻道第54期之袁世凱



袁世凱是近代歷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很多人認為他是一位竊國大盜,但筆者並不這麼認為。

袁世凱這個中華民民國大總統,用歷史學家唐德剛的評價,是最合適不過的。

唐德剛說袁世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治世之能臣



說的是他在清朝末期平定朝鮮叛亂,治理朝鮮半島的故事。

他的這些舉動,為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掙回了不少顏面。

在慈禧太后實行新政時,一手組建了北洋新軍,為中國培養了現代化的軍隊。

袁世凱啟用了一批人才,如馮國璋和吳佩孚,他們都是民國時期重要的政治人物。

亂世之奸雄



說的是袁世凱在辛亥革命爆發後,勸退清帝退位。

和孫中山交換條件,成為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

他想效仿日本的君主立憲制,可惜被兒子袁克定和楊度等人套路。


明白過來的袁世凱,立刻退位不再做皇帝。

他稱帝的這個問題,的確是有待商榷。

不過,真正的勇士魯迅先生,卻並不認為袁世凱是個壞人。

他說:“只有袁世凱知道,怎麼對待知識分子,才能鞏固統治,其他統治者見識太過短淺,不值得一提。”

這段話可是出自魯迅的口中,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

—End—



文史頻道


這個問題實在太大了。

如果以百分制來計算,在近代中國歷史上,袁世凱可以打80分。

如果人生是一張試卷,袁世凱前面常規題目本來已經拿了100分。

但從1914年開始,他遇到了最後一道附加題:這道題的題目要求是這樣說的:

——如果不做,不扣分,還可以拿100分。

——如果要做,做對了,120分,直接封神;如果做錯了,倒扣20分。


這道題目就是:袁世凱,你要不要真正統一中國?

一生天下盡在掌控的袁世凱,在這道題目上猶豫很久,最後過於自信地選擇了迎接挑戰。

結果,很不幸,他一生,就輸了這一次;而僅這一次,就讓他輸了一生。


縱觀袁世凱一生,關健點有這麼幾個時期:


1882年,23歲的袁世凱隨吳長慶入朝鮮平亂,走上政壇,直至1894年,35歲回國。

在朝鮮十多年間,袁世凱從一名五品同知銜的小官,成為朝鮮真正的“攝政王”,在晚清受盡列強欺辱的日子裡,袁世凱在朝鮮成為另一種列強式存在。


1895年取得小站練兵權,是袁世凱一生最為關鍵的一步,繼而開創了屬於他一個人的北洋時代。


1898年戊戌變法中,他選擇了站隊後黨,從而獲得了慈禧的認可。


1900年的義和團暴亂中,他選擇了“東南互保”,從而獲得了列強的認可。

1908年慈禧死後,他選擇了隱忍不發,度過了人生中最危險的一關。


1911年復出,他選擇了順應時代,力勸清帝退位,與南方談判,確保了中國順利完成從帝制向共和的轉向。


1913年鎮壓贛寧動亂,再次確保中國不分裂。


到這裡,袁世凱基本上屬於一分不失,拿滿了100分。

但從1914年之後,他就開始面對一個重要的選擇:要不要做最後這道附加題?


對於袁復辟稱帝,1萬個人有1萬種罵法,但卻可能連一個人都沒有真正想過: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錢穆先生說過這樣一段話:


幾千年的皇帝打倒了,政治變了新花樣。但無論如何,不得不先求國家之統一。
要求統一,便要中央集權。但中央的威信如何能建立?這就成為辛亥以來政治上的一個大問題。
我們若拿不出一個為全國人民共尊共信的東西來,這工作自會感覺到困難。


而今日諸君,試設身處地想想:


1914年,當袁世凱真正想把中國統一起來時,他稱帝自然在情理之中。


須知:那時中國百姓的心裡,都是留著一塊供奉皇帝的位子的。


風談天下


說的都是袁世凱的汙點。應該知道袁世凱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保持統一的中華民族也就是說維持住了中國現在的版圖。。大家知道孫中山搞辛亥革命的口號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如果按照孫中山的政治主張,那麼滿族清朝就很可能退守關外(東北地區和蒙古東部地區),而新疆西藏還有青海蒙古的大部分都是在驅除韃虜的範圍之內。那中國會是什麼樣呢?不可想象……經過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政治主張的五族共和,客觀上起到了奠定五十六個民族的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理版圖。這個貢獻應該是袁世凱的最大亮點…………


手機用戶51612704216


1、辯證史實,正確看待:

(1)對於袁世凱負面影響的一大事件就是“戊戌告密”,現代考證袁世凱是在政變發生後為自保才告密的,並非事前告密。但是他畢竟使事件擴大了。

(2)簽訂二十一條,這上邊袁世凱也盡力減輕了中國的損失,並且沒有全部接受。但是,他畢竟讓中國的主權受到了損害。這兩件事是相對爭議比

較大的,辯證史實,歷史對袁世凱雖然有點冤枉,但他必須對那些事承擔主要責任。

2、一生之明:

(1)在朝鮮時強硬抵制日本的侵略企圖;

(2)參與主導了廢除科舉,促進了近代文化的發展;

(3)無論是不是真心推動憲政,但畢竟客觀推動了中國政治近代民主化;

(4)編練新軍促進了中國陸軍近代化;

(5)修建第一條中國人自己的鐵路和建立第一支警察部隊;

(6)推翻清朝,接受共和,並進行了中國第一次民主議會選舉;

(7)反對英國獨立西藏,維護了中國主權;

(8)發展實業。

3、一生之失:

(1)戊戌政變的擴大和二十一條的簽訂多少都有責任;

(2)破壞共和,刺殺宋教仁,嚴重破壞了民主共和;

(3)復辟帝制。






阿桂趣史


袁世凱這個人,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很有爭議性的人物,有人說他對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一位真正的改革家;但是有人卻認為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復辟稱帝,還鎮壓革命,是一個“獨夫民賊”、“竊國大賊”。

我認為,看一個人要全面看,袁世凱固然有錯,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他有功的地方值得人們去誇讚;他做錯的地方,我們也應該去大聲譴責。下面我就從功、過兩方面來談談我對袁世凱的看法。

袁世凱是有功的

袁世凱逼迫了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並開創了中華民國,這標誌著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徹底結束,具有歷史性的意義。此外,袁世凱還首創了中國內警察制度,創立了新軍,興辦工廠,大力發展事業,廢除科舉制度,推廣免費學校,賑濟災區,對中國近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袁世凱是有過的

袁世凱權利慾望極強,他鎮壓革命,派人刺殺宋教仁。還復辟帝制,當了83天的皇帝。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看法,若有不足或不對之處,還望諸君見諒,並批評指正出來。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關注我!


元哥說歷史


《現代名人小傳》首句評袁世凱是“恃權冒利人也”,世凱河南彰德人,為項城世族。世凱精力過人,虛懷下士。“與人言,煦煦和易,人人都如意而去”。一生嗜好:權力和女人。

當時中央收不上來各地的稅收,內閣也跟他對著幹。首屆內閣唐紹儀總理借的比款卻“資民黨”,弄得一世梟雄袁世凱也無可奈何。所以他內心深處肯定想著獨攬大權,他兒子袁克定籠絡一班籌安會的人(楊度、梁士怡、嚴復等人)鼓吹帝制,並矇騙其父說外國人都希望他稱帝。其實只有日本人在附加條件下才同意袁世凱稱帝,而這就是所謂21條。




人生如詩14


袁項城,是條龍,但是卻因為晚年棋錯一招,被世人誤認為是一條蟲。其實,袁項城是個大才,他的才能應該不低於左宗棠和李鴻章。只是歷史給了他更好的機遇,讓他有可能更進一步。但是世事就是如此,歷史把你推到了那一步,有時候就本能地做出了選擇。就好像打籃球,球員中場搶斷,衝到籃下,面對著前方無人防守的空藍,無論身後有沒有對方球員追上,基本上肯定會一躍而起,直接上籃。差別就差在,這次上籃,會不會被身後的球員封蓋。

一般來說,直接上籃,比較容易被封蓋;而虛幻兩槍,後仰跳投,難以被封蓋。但是有了機會,一般人都會直接上籃。歷史上周武王、漢太祖、宋太祖等都成了,可惜袁世凱身後追上了科比(孫文:革命到底)加詹姆斯(日本:二十一條),直接把袁世凱本來驚豔世人的上籃一球,給狠狠地拍死在籃板上,並且直接定板!

恥辱啊!從此,袁項城就這麼被釘死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百年都不得翻身。


董鏡亮


不做動機分析,只看客觀事實與結果。我談一點。袁世凱從中斡旋,沒有采取暴力推翻而是迫使清帝自己退位(類似禪讓),使中華民國從法理上繼承了清對滿蒙回藏地區的統治權。不再提孫先生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提出“五族共和”,客觀上(起碼是名義上)保持了國家的完整統一。韃虜真的被驅逐了,滿蒙回藏地區難免要鬧獨立。ps:清帝除了是漢族地區的皇帝,還是滿蒙回藏地區的首領,不管叫酋長,大汗還是教主,哈,總之是頭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