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的价值与来历

鎏金佛像泛指一切以金属为质地的佛教造像,材质可以是纯金、红铜、黄铜、青铜、铁、银等,但一般特别指鎏金的铜佛像。金色是鎏金佛像为彰显光耀灿烂的神性所不可或缺的,因过于珍贵,鲜有纯金佛像,绝大多数以汞镀金在铜佛表面贴金。鎏金佛像始于两汉,盛于隋唐,一直延续至明清,跨度两千多年。

鎏金的价值与来历


2013年秋拍进行的如火如荼,今年正值香港苏富比亚洲四十周年志庆,接连的破纪录更让其锦上添花。10月8日一尊“明永乐 鎏金銅释迦牟尼佛坐像《大明永乐年施》款”以2亿3,644万港元/3,000万美元天价成交,约合人民币1.87亿,成为中国佛造像世界拍最高价,同时刷新了中国雕塑拍卖的世界纪录。此佛像是现存形体最硕大,带年款永乐鎏金铜佛之一,更是迄今为止,拍卖纪录上最大的一件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像。


金铜佛造像的历史悠久,传承至今每个朝代的金铜佛造像都有各自时期鲜明的特点,凭借那些特征有很多一眼就能看出金铜佛造像所处的年代。藏品征集:壹捌伍,零贰零零,玖肆肆零。 清朝无论是政治体制还是文化基本上都是照搬的明朝,他们的佛造像艺术也有了很多相似之处。不是专家的话,有时候很难分辨明清金铜佛造像的区别在哪里。


近年来,中国古代佛像投资市场行情一路看好,升值空间较大,特别是高质量的明清金铜佛像,尤其值得收藏投资。而相比投资价值,其文化和艺术价值更甚。


几点鉴别的小窍门:

1.青海、西藏的藏传佛教供奉的佛像如果有条件每年都会鎏一次金,铜壁非常厚。非鎏金佛像,铜锈分布得十分散,斑斑点点,呈深绿色,不会成片,因为很少有佛像入土腐蚀。官制铜质好,长出特别多的锈迹的可能性不大。



.佛像里面是空的,一般都会填一些特殊名贵药材、经书、药方、舍利等物品,然后从底部封起来,因此原封造像很珍贵。可敲一敲听声音,摇看有无东西。佛像也讲究看底,古代金铜佛像都是刀砍封盖,因为造像里面是空的,需要封底,用铜皮封,再把缝用胶质抹平。而现代人作假都是用焊锡工艺接上,很容易分辨,根本看不到手工的接痕。

鎏金的价值与来历


3.真品佛像几乎都是熟铜,多次炼出的,而且铜壁很厚,仿制的壁就很薄,铜料质地好,一上手分量就不一样。

鎏金的价值与来历


鎏金的价值与来历




4.注意铭文和题记。铭文与题记是造像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文字鉴定内容。一般说佛像上的题记从佛像一出现就有了。明代有“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则为“大清乾隆年制”款,这两个朝代只有这3个款识较多,其他年号一般不刻款。

鎏金的价值与来历



鎏金的价值与来历



鎏金的价值与来历


5.明清金铜佛像的长相和当时的帝王有很大的相似性。因为明清中央集权逐步达到顶峰,佛像也呈现了把帝王神化的迹象,比如明代的佛像脸很圆,下颌骨突出,显得很丰满,眉间有白毫(俗称佛顶珠),制作十分精美,而清代的就略瘦小,基本和我们所看到的明清帝王画像相吻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