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位职场达人的思考术

能力的底层逻辑是思维范式,如何思考,决定你能力的大小

01 我们都是凭直觉做事

在之前的“用道理说服一个人,到底有多难”文章中,我们主要探讨了,人类的2两种思考范式,快思考和慢思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思考,快与慢》中,有非常详尽的解释,很值得一读。

高段位职场达人的思考术

在丹尼尔·卡尼曼看来,快思考的作用远远大于慢思考,是我们做出决策和判断的幕后主使,换句话说,我们做事的时候,更多的都是不假思索,凭直觉。

02 直觉来源于长期的刻意练习,直至形成习惯

现在有很多关于刻意练习,1万小时定律等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主要告诉我们两点信息:一是要耐得住寂寞,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成功的自然法则;二是在某项专业技能上,只要你经过大约6年的时间,每天5小时左右的专业训练,你都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然而,这项专业技能必须有一个或多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行为组成,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或多次,长期训练来习得这些规律。可是,我们大部分的工作生活,都充满不确定性,基本没有规律可循。

但是,就如同开篇第一句话所说“能力的底层逻辑是思维范式,如何思考,决定你能力大小”,很幸运的是,思考有规律可循,而且更容易习得,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也许我们的人生将豁然开朗。

03 思考的金字塔原理

提到如何更好的思考,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是绕不过去的,以至于现在国内比较火的有关思维训练方面的课程,都依托于它。但这本书,有可能是翻译的原因,读起来生涩乏味,没有意思,很难认认真真读下去,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读到第三章,感觉跟第一章的内容有重复,我又回过来重新读第一章,我发现:第一章讲我们表达要自上而下,结论先行;思考要自下而上,总结概括。第三章构建金字塔结构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你看看,对于初读此书的人,往往会觉得明明在第一章能讲清楚的事情,非要在第三章,在重复讲一遍。整体上来讲,虽然,我把这本书啃了好几遍,现在也主讲这门课程,但是,我还要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讲,阅读体验非常不好。如果,你还想体验一下阅读《金字塔原理》的感觉,可以关注留言,给你电子版。当然,如果你想阅读体验好一些,完全可以接着认真看一下去。

在不断阅读、实践、讲授思考金字塔原理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归纳整理:大脑更容易接受归纳整理过的信息。

一起来体验一下(体验1):用10秒钟时间,数一数有多少圆圈,多少三角,多少方块?

高段位职场达人的思考术

如果这样呢?

高段位职场达人的思考术

所以,大脑更容易接受归纳整理过的信息。

2.理解负担:如果你在表达时,归纳整理不清楚,听者会重新整理归纳,这往往加重听者的理解负担,甚至会理解错误,会错意。

在体验一下(体验2:)你看到的是什么?

高段位职场达人的思考术

A:我看到了3组,由2个圆圈、1个正方形、1个三角形组成的图形;

B:我看到了6个圆圈、3个正方形、3个三角形;

C: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这样呢?

高段位职场达人的思考术

或者这样呢?

高段位职场达人的思考术

所以,如果你在表达时,归纳整理不清楚,听者要么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要么会重新整理归纳,这往往加重听者的理解负担,甚至会理解错误。

3.归类分组的原则:把具有共同点的思想分类成一组,并且符合MECE原则,无重叠,不遗漏。

高段位职场达人的思考术

4.表达的顺序: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总之,遵循总分总的原则,以终为始,结论先行。

所以,总结来说,第一,就是结论先行,把重点、结论先告诉你;第二,以上统下,下面将要说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支持我刚刚讲过的结论或者重点内容;第三、归类分组,同类项合并;第四,逻辑递进,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高段位职场达人的思考术


One More Thing

讲个故事:

一个女学生上课的时候对老师说:"我昨天打破了爸爸的古董茶壶"

"你父亲有没有很生气?"

“没有”,“我对他说”爸爸,我给您泡茶,泡了这么多年,一直都很小心,可是,今天不晓得怎么搞的,把茶壶打破了”,“我爸爸先是一愣,然后笑笑说,破了就破了,东西总会破,改天再买一个新的吧”

巧不巧,隔了一个礼拜又上课了,另外一个女学生说,她前两天也打破了她爸爸的茶壶,就大概照上个礼拜同学说话的方法去向老子报告,却挨了一顿臭骂。

她说,“爸爸,我打破了你的茶壶”;“什么?那是古董!”老爸脸色大变;“爸爸,我也不晓得今天是怎么搞得”;“你心不在焉,粗心”她爸爸说;“可是,爸爸,我给你泡了这么多年的茶啊,就今天不小心”;“还找借口”她爸非常生气。

“我把茶壶打破了。”这是他们说话的重点。

不是说结论先行的吗?难道这个故事专门用来打自己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