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電工業領域將成為大氣汙染治理下一個風口

非電工業領域將成為大氣汙染治理下一個風口

在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表示,2018年啟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隨著政府對非電工業大氣汙染排放的重視度提升,在電力行業脫硫脫硝市場接近飽和的背景下,非電工業領域將成為大氣汙染治理下一個風口。

一、從電力轉向非電 非電成大氣治理的重點

2014年起,煤電行業率先推進超低排放改造。2015年,環保部、發改委、能源局印發《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脫硫脫硝委員會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84,800萬千瓦,佔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90.0%;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86,400萬千瓦,佔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91.7%。普通脫硫脫硝改造已經接近飽和,火電大氣治理”天花板”初現。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研究報告指出,當前火電行業汙染物進一步削減面臨邊際空間遞減、邊際成本攀升的制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移到汙染物排放強度更高的非電行業。

2017年9月,環保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在中國煤電清潔發展與環境影響發佈研討會上表示,非電行業是目前大氣汙染治理的重點。相比煤電行業,非電行業對我國汙染排放貢獻越來越大,我國鋼鐵的產量佔世界的50%,水泥佔60%,平板玻璃佔50%,電解鋁佔65%,且分佈了40多萬臺量大面廣的燃煤鍋爐,量大面廣的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的採暖用煤數量更是驚人。非電行業的汙染治理的基數、管理的能力與電力行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的排放量佔全國四分之三以上。

賀克斌院士也表示,非電工業和民用散煤是下一步減排重點。隨著近十年治理進程的推進,煤電減排的潛力已經非常有限,未來的減排大頭在非電工業和民用散煤。

而對於汙染物排放量大面廣的非電領域,由於標準、財稅、淘汰落後、環保監管等政策體系的不完善,其汙染治理進度明顯滯後,已經成為我國大氣汙染防治的短板。我國大氣汙染防治的主陣地應儘快由電力行業延伸至非電領域,以實現我國大氣汙染防治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標準松推進慢 非電行業煙氣治理空間很大

與排放標準極為嚴格的電力行業相比,非電行業一般也都具有各自的排放標準,但是較電力行業相對寬鬆,鋼鐵、建材和煉焦行業等各項排放指標均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

非電工業領域將成為大氣汙染治理下一個風口

非電行業汙染物國家標準

以鋼鐵行業為例,鋼鐵行業的SO2年排放量僅次於燃煤電力,居第二位,佔全國SO2總排放量的10%。鋼鐵生產過程排放的SO2主要來源於燒結、煉焦和動力生產。燒結工序外排SO2佔鋼鐵生產總排放量的60%以上,在長流程生產工藝中佔總排放量的85%以上,是鋼鐵行業SO2的主要排放源。燒結煙氣脫硫是鋼鐵行業減排SO2的重點。現行排放標準中三大主要空氣汙染物SO2、NOx、煙塵排放標準依次約為200、300和50mg/m3,遠高於煤電超低排放的標準。

非電工業領域將成為大氣汙染治理下一個風口

國家及地方鋼鐵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對比

與此同時,非電行業煙氣治理進程緩慢。還以鋼鐵為例,2016年鋼鐵行業脫硫設施的安裝率在90%以上,鋼鐵燒結脫硝裝置安裝率尚處起步階段。儘管鋼鐵脫硫裝置安裝率很高,但是鋼鐵大氣環保市場存在諸多問題,鋼鐵排放遠未達到標準水平。即便是環保意識較強、設備投入也較高的大鋼廠目前都很難做到100%達標。一些設備比較老舊的中小型鋼廠根本沒有安裝相關設備。即使有些已經安裝了脫硫脫硝裝置的鋼廠,出於成本的考慮,也只在環保部門檢查時才運行環保裝置。從絕對減排量來看,鋼鐵行業2015年SO2、NOx、煙(粉)塵相對2011年減排量分別為77.8萬噸、-9.2萬噸和-12.1萬噸,分別佔當年總減排量比例依次為19.7%、-1.5%和-8.0%。

不僅是鋼鐵,玻璃、水泥、焦化、陶瓷等非電行業都有一定的減排空間。隨著非電行業排放標準的提高及進程的加快,非電行業將成為大氣治理的下一個主戰場,釋放巨大的市場空間。

鋼鐵行業目前全國有待改造的燒結機約900臺,燒結機面積約11.6萬m2。假設全國範圍內均按照特別排放限值進行改造,則總投資約為400-500億元。由此看出,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市場潛力無限。

三、市場政策雙驅動 非電行業煙氣治理拉開帷幕

近年來,環保政策推動力度空前,這也促使環保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特別是非電領域,國家及地方都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推動了非電大氣治理的進程。

地方層面:部分省市非電行業煙氣治理政策

  • 2017年5月,江蘇省環保廳印發《關於開展全省非電行業氮氧化物深度減排的通知》。通知要求,在非電行業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進一步控制鋼鐵、焦化、水泥、玻璃等行業氮氧化物排放,實現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削減。其中焦化行業2018年12月31日前氮氧化物排放不高於150毫克/立方米,水泥行業2019年6月1日前氮氧化物排放不高於100毫克/立方米,鋼鐵行業2020年6月1日前氮氧化物排放不高於100毫克/立方米,玻璃行業2020年6月1日前氮氧化物排放不高於350毫克/立方米,積極推進低溫脫硝、複合脫硝等脫硝技術。

  • 2018年1月,《佛山市貫徹落實廣東省大氣汙染防治強化措施及分工實施方案》印發。方案提出,實施重點行業提標整治。落實陶瓷、玻璃行業企業提標整治,陶瓷企業氮氧化物總量核定濃度收嚴為100mg/Nm3,主要汙染物按月核算排放總量。

  • 據河北環保廳消息稱,2018年,河北將開展工業企業全面達標排放行動,對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 《2018年浙江省環保工作要點》指出,深化清潔排放改造。抓好鋼鐵、水泥、玻璃、化工和工業鍋爐等行業領域廢氣處理設施深度改造,完成100個改造項目,推進寧波鋼鐵完成燒結機和焦爐煙氣深度治理示範項目、衢州元立金屬公司啟動深度治理工作,所有水泥製造企業(含獨立粉磨站)和保留的6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工業鍋爐廢氣完成特別排放限值改造,探索水泥SCR深度脫硝。

  • 《2018年寧夏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工作安排(徵求意見稿)》指出,實施重點行業有組織排放達標治理。2018年底前,銀川都市圈全域鋼鐵、水泥、石化、焦化、有色等重點行業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特別排放限值改造,其他區域執行標準限值。各地對鋼鐵、水泥、焦化、有色金屬冶煉企業的燒結機、球團焙燒設備、水泥窯、電解槽、礦熱爐等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物排放的設施和工段進行全面排查,對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汙染物排放不達標的設施和工段實施除塵脫硫脫硝改造。

  • 《2018年湖北省環保工作要點》指出武漢、黃石、襄陽、宜昌、荊州、荊門、鄂州等重點城市推動實施大氣重點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推進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石化等重點行業實施環保設施升級改造,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 《唐山市2018年“十項重點工作”工作任務》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求,2018年10月底對45家鋼鐵企業實施燒結(球團)煙氣脫硝、溼法脫硫煙氣“脫白”、無組織排放治理和綠色生態廠區建設。2018年6月底前,焦化行業採用高效脫硫脫硝設施完成。玻璃企業煤改氣(需要安裝低氮燃燒設施或脫硝設施),全面提標改造除塵、脫硫、脫硝設施,未按期完成治理的一律停產治理。使用燃氣的隧道窯於2018年6月底前完成煙氣脫硝治理,氮氧化物濃度控制在200毫克/立方米以下,未完成的停產治理。

  • 《河南省2018年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提出,河南2018年將完成化工、有色、鋼鐵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改造,鼓勵鋼鐵、水泥、炭素和平板玻璃行業開展重點工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

  • 天津市2018環保工作會議,明確了2018年環保工作9項重點。其中大氣汙染治理方面,對7家鋼鐵聯合企業燒結(球團)工序實施脫硝治理。

非電工業領域將成為大氣汙染治理下一個風口

非電工業領域將成為大氣汙染治理下一個風口

非電工業領域將成為大氣汙染治理下一個風口

國家層面:非電行業煙氣治理相關政策非電領域大氣汙染治理政策措施

2017年6月,環保部發布《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汙染排放標準》等20項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修改鋼鐵燒結、球團大氣特別排放限值,新增平板玻璃、陶瓷、磚瓦等行業特別排放限值,重點區域非電行業標準開始收嚴,預計針對非電領域的工業環保即將啟動。

另一方面,隨著2016年開始的供給側改革的深入,非電行業中的先進企業開始逐漸享受供給端收縮帶來的產品價格上漲,經營業績得到明顯改善。2017年上半年,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累計為6668億元,歸母淨利潤累計為222億元,相對2015年上半年的4590億元和-45億元,業績出現大幅上升。建材行業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合計為1395億元,歸母淨利潤累計為138億元,相對2015年上半年的1052億元和72億元,分別增長33%和92%,業績改善顯著。盈利能力是企業推進汙染物減排的核心動力,非電領域的業績改善將有利於大氣汙染物減排的推進,未來非電行業的提標改造有望逐步推進。

四、結語

毋庸置疑,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已成為必然。非電行業市場一旦爆發,已進入非電煙氣治理領域的環保企業將率先會分得非電的“大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