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和尚有话说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和尚平生无其他爱好,尤喜读书。

和尚读书有三个原则,曰“回到文本”,“注重细节”,“理解之同情”。和尚不喜欢脱离文本天马行空去思考,而喜欢从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之命意。作者每一个文字都从心而发,唯有回到文本才能最大限度理解其真意。另外,读书需要精读、细读、慢读和来回读。因为细节是支撑整部书的砖石,起于青萍之末,而止于草莽之间,唯有抓住细节才能单刀直入,咂摸出味道来。其三,带着宽容和理解之心去读书,就能体会其中之困难和矛盾,俯视一切,高则高矣,但总会遗失真意。

读书需要回到文本,注重细节,带着理解之同情去神交和领会。但是思考确是开放的,这仍然是基于文本去寻找证据去印证和阐发。因此,唯有读得扎实,才能看得长远;读得细致,才能想得深刻,兼容并蓄才能涵盖一切。

和尚以此法读《水浒传》,获益良多。因此这一系列文章,和尚将目光锁定在一些“小人物”,通过其言行举止,更能体会作者之良苦用心,也能体会该书之深刻伟大。

今天是第六篇文章,和尚计划认真审视下武大郎这个人物,看作者在其中贯注了什么感情和思考。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武大郎之秘密

故事背景:

武松在清河县因殴打人致“死”而逃在横海郡柴进处避祸。后知其人未死,就着急回家看望哥哥。武二和武大一直相依为命,武松视武大为父,武大视武二为子,但是武松有时候也视武大为子,对其有强烈的保护欲望。武松在阳谷县景阳冈打死猛虎之后,被知县提拔为都头,在此他偶遇武大。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武大和武二见面第一句话是:

武大道:“二哥,你去了许多时,如何不寄封书来与我?我又怨你,又想你。”

武大道:“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想你时,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人做主;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我如今在那里安不得身,只得搬来这里赁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处。”

点评:

武大见武松第一句话就非常有趣。武大对武松矛盾的心理,正是因为他溺爱兄弟。因溺爱,故而心情复杂矛盾。这句话有埋怨,更多是思念和担忧。而第二段话则说明何以“又怨你,又想你”。可看出,武松惹祸,都是其兄承担责任;武大行事,也都有武松撑腰。两人相依为命的情景写得鲜活。并且,从“想你”也看出武大平常饱受欺辱,但是他无力分辨更无力反抗,武大之窝囊和憨厚也在于此。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武大道:“兄弟,我前日在街上听得人沸沸地说道:‘景阳冈上一个打虎的壮士,姓武,县里知县参他做个都头。’我也八分猜道是你,原来今日才得撞见。我且不做买卖,一同和你家去。”

点评:

武大遇见武二喜出望外,故且不做买卖,要回家和兄弟团聚。这可看出武大内心之喜悦。也可看出武大此人虽然长得丑陋短小,却很慷慨豁达。另外,武大由打虎壮士姓武就猜到是武松。这未必是写武大聪明,而是侧写武松打虎之让全县人震心骇目,也写出武大常年盼望兄弟,有“武姓人”即猜测是兄弟可见思念之切,也可见其常常念叨。

武松跟随武大回家,遇见潘金莲,好戏开场。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但是先把眼光集中在武大身上。

“武松替武大挑了担儿,武大引着武松,径望紫石街来。”此句见武松武大两人感情之亲昵,写得神形俱现。

武大说道:“大嫂,原来景阳冈上打死大虫新充做都头的,是我这兄弟。”这个“正”字说明武大内心之喜悦和骄傲。而前句也侧写出夫妻二人对于打虎一事经常讨论和猜测。

三个人同到楼上坐了,那妇人看着武大道:“我陪侍着叔叔坐地,你去安排些酒食来,管待叔叔。”

武大应道:“最好。二哥,你且坐一坐,我便来也。”

点评:

潘金莲“看着”武大,一句非常形象,因为潘金莲瞬间觉得武大长得丑陋且碍眼。而其吩咐武大之语更是可笑。本应武大陪兄弟,偏偏她要陪武二;明明潘金莲应该安排酒菜,偏偏要武大郎去做。而从中也能看出武大在家地位之低下,应该常被呼来喝去,而武大说“最好”,可见其憨厚和蠢拙。“你且坐一坐,我便来也”,这一句应该是讪讪的吧,武大稍露难为情,故而说“我便来也”。武大之憨厚性格,潘金莲之颐指气使,不问可知。

武大买了些酒肉果品归来,放在厨下,走上楼来叫道:“大嫂,你下来安排。”

那妇人应道:“你看那不晓事的,叔叔在这里坐地,却教我撇了下来。”

点评:

本回书写潘金莲笔笔绝倒。潘金莲有私心故而不下楼来,说武大“不晓事”,到底谁不晓事?武大依然显得懦弱并且蠢笨。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三人喝酒时,是这样坐的:武大叫妇人坐了主位,武松对席,武大打横。三个人坐下,武大筛酒在各人面前。

点评:

金圣叹评道“只一坐法,写武大浑沌,武二直性,妇人心邪,色色都有。”请注意,此时仍然是武大在筛酒。后文“武大又是个善弱的人,那里会管待人。武大只顾上下筛酒烫酒,那里来管别事。”这一句写得武大为这一场饭局忙前忙后,在酒席之前还在陀螺似的忙乱。为何?因为“善弱”,这两字非常准确:善良而且懦弱,难怪潘金莲能对他呼来喝去,也难怪他在清河县住不下去。在当时之社会条件下,善良就是示弱,示弱就会被欺。

潘金莲为了接近武松,就力邀武松回家来住。这时武大这样说“大嫂说的是。二哥,你便搬来,也教我争口气。

点评:

潘金莲之私心自不待言,武松性直,不以为意;武大暗弱,更不会了然。但是让兄弟住在家里,让武大可以争口气,却是武大内心之渴望。武大虽然懦弱,但是内心也有不平之气,也想争口气。故而其逆来顺受只不过是无可奈何而已。一旦有兄弟撑腰,他自然会高兴和骄傲了。当然也可侧面看出武大经常受气而无可奈何的境况。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武松搬回在武大家住,潘金莲借机撩拨武松。被武松拒绝后,潘金莲恼羞成怒。武大见老婆双眼哭的红红的。

武大道:“你和谁闹来?”

那妇人道:“都是你不争气,教外人来欺负我。”

武大道:“谁人敢来欺负你?”

妇人道:“情知是有谁!争奈武二那厮,我见他大雪里归来,连忙安排酒请他吃,他见前后没人,便把言语来调戏我。”

武大道:“我的兄弟不是这等人,从来老实,休要高做声,吃邻舍家笑话!”

点评:

注意,武大说话都非常简短直接,可见其憨厚笨拙的性格。但是其关心妻子的心情确是真心的。当潘金莲说武松调戏她时,武大断然否定。可见他对武松了解至深,也相信武松的人品。

他说武松“从来老实”,可见在武大心中,英武耿直甚至强悍狠霸的武松是“老实人”。可见武大真懂武松,只有老实的人才心中有正气,只有老实而笨拙的人才会时时诉诸武力,只有老实的人才坦荡耿直并且毫无畏惧。武大称武松“老实”是相信其人品,更有回护兄弟之意。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武大虽然怯懦,时时顺从潘金莲,但是一旦涉及到兄弟,立即回护兄弟。其兄弟之情可见其真挚和坚实。而不让潘金莲高声,免得邻居笑话,更可见其息事宁人的态度,以及此时潘金莲撒泼的模样。而怕邻居笑话,后文武大还说“他搬了去,须吃别人笑话。”也可知武大心有羞耻之心,虽然过得穷困忙乱,也不愿在人前丢丑。这也是其“争口气”的真正含义。

武大撇了老婆,来到武松房里叫道:“二哥,你不曾吃点心,我和你吃些个。

点评:

这句话更是让人泫然欲泣,武大对武松之关爱可见一斑。特别是“撇”了一字。武大对潘金莲非常顺从,但是一旦事关兄弟,就敢于“撇”了老婆。而其劝兄弟吃饭之句,更是感人。“我和你吃些个”可见武大也未吃饭,相信和兄弟一起吃饭就像小时候那样快乐吧?武松在武大心中占有最重要的分量,其对武松之关爱和宠溺,真是感人至深。

因为潘金莲一闹,武松再不能住下去了,故而执意搬出去。武大郎心中只是咄咄不乐,放他不下。要知道,当武松要搬来住时,武大是这样给兄弟张罗的“武大叫个木匠,就楼上整了一间房,铺下一张床,里面放一条桌子,安两个杌子,一个火炉。

点评:

潘金莲哭闹,武大无计可施,而兄弟搬走,武大更是咄咄不乐。武大对武松这种“放心不下”的心情,正是其“长兄如父”的心态表现。后文武大屈死,武松立志为其报仇,正是因为他和武大一样珍视这段兄弟之情。武松要来住,武大非常尽心,忙前忙后,一方面是因为喜悦,因为可以争口气,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这是“长兄之责任”。

因此,可以看出,武大虽然憨厚蠢笨,但是其对兄弟是掏心掏肺,并且尽最大能力当好“哥哥”,而面对兄弟和妻子的矛盾,武大虽然不太明了其中缘故,但是也没有办法处理此事。这也看出武大做事的怯懦。但是细看来“咄咄不乐”和“放心不下”八字,真是力有千钧,凡有兄弟之人应该都知道这种情感吧。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武松已看出潘金莲不是良善之人,但是他有事要离开一段时间。故而在走之前他特地请武大和潘金莲喝酒。这里武松处理潘金莲之情愫明显失策,故而潘金莲又羞又怒,间接导致了后文武大之死。而武松对武大说要少做生意尽早回家的言语时,

武大接了酒道:“我兄弟见得是,我都依你说。”吃过了一杯酒。

那武大、武松弟兄两个吃了几杯。

武松拜辞哥哥,武大道:“兄弟去了,早早回来,和你相见。”口里说,不觉眼中堕泪。

武松见武大眼中垂泪,便说道:“哥哥便不做得买卖也罢,只在家里坐地。盘缠兄弟自

送将来。”

武大送武松下楼来,临出门,武松又道:“大哥,我的言语,休要忘了。

点评:

这段话是武大和武松最后说的话,依赖和惜别之情很是动人。武大对武松是百分百的信任,故而他说“我都依你说”。兄弟二人肝胆相照,武松对武大满怀照顾之心,武大对武松满怀依恋之意。因为“弟兄两个吃了几杯”用语虽淡,但是感情极深。

值得注意的是,武大总是以“兄弟”来称呼武松,或者称其为“二哥”,全没做兄长的威严,正是为此,才见二人感情真挚。而“兄弟去了,早早回来,和你相见”一句,更是字字哽咽,如闻其声。其不舍和眷恋之情自不待言。后文“武大送武松下楼”聊聊几个字,更是锥心刺腹,让人不觉堕下泪来。

当初武松离开柴进时,宋江宋清兄弟来送别,他兄弟相亲相爱之情,色色刺入武松眼中,故而他着急回家。而武松离开武大,从此后就是孤身一人了。茫茫大地,唯有以暴力和杀戮来显示存在感,所以武松为“天伤星”。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武松走后,虽然潘金莲骂了武大数日,武大忍气吞声,由他自骂,心里只依着兄弟的言语,真个每日只做一半炊饼出去卖,未晚便归。

面对潘金莲的侮辱和谩骂,武大道:“由他们笑道说我家禁鬼。我的兄弟说的是好话,省了多少是非。……由他。他说的话,是金子言语。”

点评:

武大虽然蠢笨,但很知好歹,也非常自足。虽然妻子谩骂和侮辱,但是武大毫不为所动,虽然怯懦但是坚定,憨厚而宽容。他相信武松,故而谨遵武松的吩咐。

并且“少了是非”,可见武大并不傻,他虽然矮小憨厚,但是能少惹是非即是平安之福,虽然妻子谩骂侮辱,但是武大却淡然处之。从这点看,武大其实毫不蠢笨,并且有大智慧。而“他说的话,是金子言语”更是写出武大憨厚忠顺的性格来。

但是潘金莲心已不在,很快她在王干娘的诱骗之下,落入了西门庆的彀中。一日武大归家,看到妻子脸红红的。潘金莲说是给王干娘做衣服而吃的请。

武大道:“阿呀!不要吃他的,我们也有央及他处。他便央你做得件把衣裳,你便自归来吃些点心,不值得搅恼他。

你明日倘或再去做时,带了些钱在身边,也买些酒食与他回礼。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休要失了人情。

他若是不肯要你还礼时,你便只是拿了家来,做去还他。”

点评:

武大这段话真是动人心魄。首先武大认为帮人做事,不应该吃请。可见武大之憨厚。另外,他还嘱咐潘金莲要带些钱去回礼,可见武大非常懂得礼数。而“休要失了人情”更可见武大对邻居之事看得重,他内心之善良憨厚,屈己为人的性格真是让人感动。但是他不懂拒绝,如果对方不收回礼,那就让妻子在家做,做好交还王干娘便是。由此可见,武大并非不懂人情世故,也并不是怯懦自闭之人,而是个内心纯良,对世界饱含善意的人。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越是善良越容易被人欺负。武大之为武松“兄父”,绝不是因为短小丑陋而让武大心生怜悯,而是其人格让武松尊敬佩服的。值得思考的是,武大之善良憨厚,任劳任怨,作者偏偏写他“短小丑陋”,而武松之狠霸强悍,恃力而行,偏偏长得高大雄壮。或许施耐庵对世道人心有更深的领悟,也包含对善良的无奈之情吧。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合城都知道,只瞒着武大一人。非是武大不精明,乃是武大太善良,也不懂妻子所需,故而懵懂无知。但是武大绝非怯懦之人,当知道妻子与人通奸,他仍然愤而去捉奸。可见武大有自尊,前文所说“争口气”也正是在此。但是武大既章法,更无头脑,贸然去捉奸,反而被西门庆一脚踹翻。之前他和郓哥的对话,颇为有趣,现录于下:

一听到郓哥说妻子与人通奸,武大就扯住郓哥道:“还我主来!”武大一听妻子与人通奸,瞬间勇敢起来,怎么说怯懦?

武大道:“好兄弟,你对我说是兀谁?我把十个炊饼送你。”武大知道以利贿人,怎么说无智?只可惜,他以为炊饼是最好之物,在别人眼中却弃之如敝屣。

武大道:“兄弟,你都说得是。却怎地出得这口气?”郓哥虽小,却比武大世故成熟得多,因为武大问计策。

当郓哥说要先去引王婆出来时,武大这样说:

“既是如此,却是亏了兄弟。我有数贯钱,与你把去籴米,明日早早来紫石街巷口等我。”

郓哥得了数贯钱,几个炊饼,自去了。武大还了酒钱……。

点评:

武大此人非常善良,故而看到郓哥要帮他,立即想到“亏了兄弟”,因此要给他钱籴米,并且仍然给了郓哥炊饼,并还了酒钱。前文已说武大憨厚而且慷慨,此段便是例证。武大此人总是替别人着想,并且勇于承担。其人如此,真让人同情、感动和伤心。

王和尚品水浒,潘金莲追求爱情自由么?武大郎有什么优点值得尊敬

武大被西门庆踢伤之后,一病五日,不能够起。而这时潘金莲仍然浓妆艳抹去私会西门庆,武大几遍气得发昏,又没人来睬着。

后来他叫老婆来分付道

“你做的勾当,我亲手来捉着你奸,你倒挑拨奸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们却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们争不得了!

我的兄弟武二,你须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他肯干休?

你若肯可怜我,早早伏侍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你若不看觑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

点评:

前文已说武大很有“羞耻心”。知耻而后勇,因此武大捉奸虽然毛糙,但是不失为勇敢。被踢伤后,看到潘金莲的行为更是气到发昏。他对潘金莲的这段话非常值得琢磨。

其一,首先认定妻子已败行,故而毫不宽恕。应该指出的是,越是底层穷困之人,对道德的认同和维护感越强。

其二,他有兄弟武松可以依恃,故而威吓潘金莲。但是武大此人之憨厚,从“你须得知他性格”这句可以看出来。非是武大要报仇,而是他知道武松肯定忍不了。

其三,武大做人一贯委屈自己,只要潘金莲收起邪念,认真生活,武大未必会翻旧账。但是所求只是一家人安生过活。因此这段话与其说是威吓,倒不如说是劝说。但是正是这段话让他送了性命,武大之不智,也在此。

潘金莲、王婆和西门庆密谋杀害武大。归来后,潘金莲在一旁假哭。

武大道:“你做甚么来哭?”那妇人拭着眼泪说道:“我的一时间不是了,吃那厮局骗了。谁想却踢了你这脚!我问得一处好药,我要去赎来医你,又怕你疑忌了,不敢去取。”

武大道:“你救得我活,无事了,一笔都勾,并不记怀,武二家来,亦不提起。快去赎药来救我则个!”

妇人说道:“这帖心疼药,太医叫你半夜里吃。吃了倒头把一两床被发些汗,明日便起得来。”

武大道:“却是好也。生受大嫂,今夜醒睡些个,半夜里调来我吃。”

那妇人道:“你自放心睡,我自伏侍你。”

点评:

武大虽然因潘金莲而被西门庆踢伤。但是一旦潘金莲哭泣,武大就软下心来,这是其善良。并且一旦潘金莲能买药给他吃,他就不计前嫌,这也是其善良。而他称潘金莲极少称“贱人”多称其为“大嫂”,可见其对妻子之恭敬。

武大善良到盲目,善良到委屈自己。一旦遇见王婆之狡猾,西门庆之狠毒和潘金莲之绝情,他安得不死?

总评

读《水浒传》这一段,和尚数次被武大之善良感动,更对其与武二之间兄弟情洒泪。武大虽然丑陋笨拙,瘦小矮短,但是其人格却有闪光之处。比如其善良,其宽容,其慷慨和勇敢,以及他屈己为人的态度在水浒传中显得很另类。作者对武大的描写,细看来总是带着同情和无奈,这一点不可不知。

还有武大和武二性格中有很多相似点,他们都有很强的道德感,也从不缺乏勇气。两人彼此照顾和关心,更是书中少有的兄弟真情。相对而言,武松虽然孔武有力,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智慧,多次被人利用和陷害,因为他缺少了武大的柔顺、宽容和自省。但是两人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都想“争口气”。这或许是两人相依为命,频遭白眼而形成的自卑又自傲的性格吧。

对潘金莲,现在多有“潘金莲追求自由爱情”的论调,从文中细看,潘金莲是一步步掉进浊水中,并且其本质也有亏。这是人心险恶,也是人性复杂的原因吧。至于同情“潘金莲”之遭遇的论调,和尚百思不得其解,奉劝诸位认真看下武大的言语可以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