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回家过年,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

一年岁末时,春节又临近,归家的日子开始倒数。

因为爱与责任,父母的晚年、妻子的承诺、孩子的未来、自己的理想,选择离乡漂泊、独自在外打拼。

但,理想不是离乡,不管走得多远,都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更不要忘了回家的路,因为爱你的人在家等你——

早点回家过年,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

父母

关于父母,龙应台说过很扎心的话“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

小时候,觉得父母是超人,无所不能,什么问题都能解答,什么事情都能解决,有他们在身边,自己什么都不用怕。

可长大了,才知道他们是凡人,头发会变白,面容会苍老,记忆会衰退,眼睛会老花。

很多人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给孩子打电话,但每次掏出手机,不是忘记号码就是看不清屏幕上的数字,总是按错,不止一次因为打错电话,而被接错电话的人骂。

父母的爱,是无私和不求回报的。他们甘愿为孩子付出一辈子,却不愿意麻烦孩子的后半生,不事声张,不忍打扰,每一通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好着呢,不用担心我们,安心工作。“

习惯节俭的他们,会心疼孩子赚钱的不容易”没事别老来电话,话费贵,早点挂电话吧。”

他们真正想说却没有说的话是“孩子,我们教会了你走路,却没想到你一走就这么远,多么想你陪我们聊多一会。”

老去的父母,不再是儿女坚不可摧的后盾,他们需要关怀和陪伴。不要因为远行,忘记了身后的父母。我们和父母,正走在告别的路上。

有人算过,假如将人的一生以75岁的平均年龄来算,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假如父母已经50岁,走完人生大半旅程,身在外地,只在过年时回家陪父母的人,与父母的缘分恐怕只剩下短暂的一个月。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你离开的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早点回家过年,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

爱人

异乡孤身拼搏,只为给过妻子的承诺:宠她成公主,你负责赚钱养家,她负责貌美如花,你会牵着她的手,陪她慢慢变老。

这个世上,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爱情。原本陌生的两个人,好像根本不需要理由就有了爱情,结婚组建家庭,生儿育女。

隔空相守,若没有刻骨铭心的爱,也就没有一往情深的付出。

曾经拧不开水瓶盖的女子,在成为你的妻子后,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应对各种生活的忙乱:给老人、孩子做早餐,洗衣服、扫地、关灯、关空调、开窗帘……时间到了送孩子上学,老人病了带去看医生。

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没有双休日,没有年假,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永远有操不完的心。

女本柔弱,为妻则刚,她给予你的是尊重、理解、支持的爱,守护好你的家,让你可以放心的在外打拼。然而,她并非三头六臂、无所不能。

一个人买菜,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洗衣刷碗,一个人打扫房间,一个人带孩子,一个人照顾老人,没有爱人陪伴,日子索然寡味。

孤独无助的时候,她希望你陪伴她左右,扳直她的脊梁,命令她坚强,给她依靠的力量,不离不弃,同甘苦,共进退。

婚姻是两个人一生的修行,余生不长,要跟你爱的人在一起。

早点回家过年,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

孩子

有个9岁的小女孩,在作文里“控诉”父亲放自己鸽子,文末那句“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看哭了无数做父亲的人。

“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放下工作养不起你。”在外努力打拼,就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甘愿颠沛流离,忍受枯燥苦闷,每当快要撑不住时,就告诉自己,不能停歇,不为别的,就为了多赚点钱,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忙着给孩子规划未来,却忽视了孩子的现在。一年下来陪孩子的时间,只有春节那几天假期。很多父亲,一开始还没觉得什么,直到翻看孩子的成长照片才发现,这些年错过了太多。

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时,没能在身边分享喜悦;孩子生病时,也没有陪在身边照顾。每年回家,都发现孩子长高了一大截,印象最深刻的竟然还是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

在家时,总被孩子缠着,让给讲故事、唱儿歌、念古诗、玩游戏。孩子还像个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天天追着问“爸爸,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爸爸,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处在成长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无比渴望,身上有很多潜力等待父母去挖掘,但往往因为陪伴的缺失而被忽略。

其实,对孩子来说,最好的起跑线是陪伴,“爸爸,什么时候回家陪我?我不羡慕他们的高楼,我羡慕他们身边有爸爸。”看似再平常不过的情感需求,很多时候却是一种奢侈。

早点回家过年,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为人父母者更没有,但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无法挽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