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女子出嫁两样物品随身携带,一样炫耀身份,一样极具风险

古代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低微,在家从父母,出嫁从丈夫,夫死从其子,毫无人身自由可言。对于富贵人家而言,婚姻无非是一场权或钱的联姻,往往都是将女子的个人幸福牺牲。从秦朝开始,婚姻基本流程便固定下来,基本上是男子去女子家提亲,问过双方生辰八字,再送聘礼,再选择良辰吉日迎亲。

古时女子出嫁两样物品随身携带,一样炫耀身份,一样极具风险

从宋朝开始,古人对女子的贞操看得很重,所谓“男女授受不亲。”据说清朝时期,有一女子在河边洗脚,被一路人无意撞见,女子觉得自己受到很大的侮辱,回家便悬梁自尽。而朝廷也鼓励女子坚守贞操,对于丧父的寡妇,朝廷会专门赏赐贞节牌坊,以此拴住她们的自由。而也有部分女子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耀,宁愿自己孤身到老。

古时女子出嫁两样物品随身携带,一样炫耀身份,一样极具风险

显然,古人对新婚女子是否保持贞操也十分看中。女子出嫁当日,娘家会为其预备两样物品。一样就是梳妆盒子,这里面都是娘家为其女儿精心准备的化妆品,古代男子大多三妻四妾,所以要想令女儿始终受宠,保持美颜的化妆品是必要的。而化妆品的好坏也凸显了娘家人的财富,是值得炫耀的。

古时女子出嫁两样物品随身携带,一样炫耀身份,一样极具风险

另一样物品就是白色手帕,专门用于检测女子贞操。新婚夫妇入洞房前,将此手帕铺于床上,第二天一早就由公公婆婆对手帕检测,观察上面是否会有落红。这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情,倘若女子婚前已失贞,轻者就会在此家备受冷落,抬不起头,重者直接遣返回娘家,更有甚者:“新娶之妇,若非处女,当以石捶杀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