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识董其昌,读懂方知笔力雄!



年少不识董其昌,读懂方知笔力雄!



感谢作者赐稿,分享观点

(一)

少时读董其昌楷书《金刚经》,

感觉如花美字,不过如此。

而后再读董书行书,觉得有点飘。

正好自己那会写字也飘,读不进去,索性弃置一旁。

今年细品董其昌,

才觉其线条质感独特,用墨多层次,大大异于俗书。

万毫齐力,

大概只有在董其昌笔下,看得最清楚。

一般人的万毫只是齐拖,不齐力。


年少不识董其昌,读懂方知笔力雄!


年少不识董其昌,读懂方知笔力雄!


年少不识董其昌,读懂方知笔力雄!


年少不识董其昌,读懂方知笔力雄!



(二)

赢在起跑线上,这是一句可怕的话。

过去,这叫做拔苗助长。

量变引起质变,

不同人量变的能力不一样,

到达质变的时间点也不一样。

这才是教学或者说自学面临的最大现实。

所以,

启发人智慧,当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学书同理。

过早进入模式化的学习,

往往一辈子也无法跳出模式的桎梏。

学了谁的风格,就成了谁的影子。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你,

读董其昌书法,

也要对的时间,对的你。


年少不识董其昌,读懂方知笔力雄!


年少不识董其昌,读懂方知笔力雄!


年少不识董其昌,读懂方知笔力雄!


年少不识董其昌,读懂方知笔力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