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英國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為何拼死只允99年?

Artinna-Lau


文史頻道第57期之不平等條約

香港分為香港島,新界和九龍三個島嶼。

英國人通過3個不平等條約,佔領了整個香港。

1842年,中英鴉片戰爭結束,清政府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割讓九龍給英國。


1898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英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期限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滿。

英國人就是通過一步步蠶食鯨吞,讓整個香港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根據歷史記載,英國本來打算租借新界100年。


但李鴻章聽說國際上有個慣例,一個地區如果被佔領超過100年,那這個地區將不屬於原宗主國。

李鴻章堅決不同意新界租期100年,雙方經過商量,最終定了99年。

在李鴻章看來

99年的時間中國肯定能崛起,強加給中國的這些不平等條約,將不復存在,割讓的領土也會收回。

在英國人看來

清政府腐敗無能,簽訂的條約99年和100年,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如果租借到期,清政府無力挽回敗局,那麼英國將能夠繼續佔領新界。

讓英國沒料到的是,經過半個世紀的奮鬥,中國開始崛起。


1982年撒切爾訪華,中國領導人傳達了收回香港的通知。

撒切爾夫人在走出人民大會堂時,摔了一跤。

撒切爾摔倒這件事,被認為是英國人開始走向衰落的標誌。

在1997年7月1日,中國收回了整個香港。

—End—



文史頻道


眾所周知,晚清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落後就要捱打,清政府在晚期的時候,他們和列強簽訂了太多不平等的條約,在這些條約中,有許多割地的協議,大家都知道清政府在割地,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當時在割地時,清政府要求的簽訂時間是99年,可是列強怎麼都不答應,非要簽訂100年才行。

因為這個事,雙方可是吵得不可開交,清朝末年的實力是非常弱呢,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被列強屢屢欺負,每次被欺負後,都要簽訂各種條約,那麼既然都被欺負到割地的程度了,籤一百年和九十九年又有什麼區別呢?

清政府的確是弱,可清政府並不傻,他們答應割地,可是也知道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能退讓的,否則便是歷史的罪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在當時的歷史中,國際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一個地方租給別的國家超過一百年,那麼這個地方就屬於別人了,列強故意將協議中的時間寫成一百年,就是打算將來拿這個做文章。

列強以為中國不知道這些事,實際上晚清在意識到自己的落後之後,也是派人前往西方學習了各種東西的,這個規定晚清當然知道,所以每次割地條約,清政府的底線就是99年,無論列強怎麼施壓,都不會同意修改時間。

清政府就算再怎麼無能,他們也知道領土不能拱手讓人的道理,所以他們才會在談判中,拼死都要將時間定為99年,如果超過99年的話,後來一切可就不好說了,假如說到時候中國的國力還不強,那麼西方各國肯定會因此強佔領土。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題主的提問有些誤導人了,英國從來沒有想強租清朝的租地達到100年的意思,99年的租期也並不是清朝拼死爭來的。要知道,列強與清朝交涉的時候,如果要強佔清朝的土地,清朝一點辦法都沒有,還何談能夠在租期上面做文章租借99年,這未免太抬高清朝了?

這裡說一些香港,英國竊取香港,主要分為三部分,也是分三次完成的。第一次是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了香港島,這個強佔,就是割讓,可以說是永久的;第二次是英法聯軍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英國割讓了九龍半島,也是永久的。這裡的兩次割讓,當時的清朝還有一定實力,但是並沒有因為“據理力爭”而讓英國退步。

英國第三次竊取香港,是在1898年的時候,強租了清朝的新界。注意,這一次英國的態度,並不是割讓,而是租借。而根據西方列強的租借傳統,最長租期就是99年。不僅是西方列強對於清朝,在其他地方,比如在印度、波斯、日本等地租地的最長期限,都是99年。因為這是“租”,不是“佔”。如果是“佔”的話,列強直接就強佔了,根本不會給清朝“租地”的機會。

西方列強租地的最高時長為什麼是99年?因為根據西方的傳統,如果對一地的管理超過100年,那麼這個地方就成為了該國的固有領土了,那就和強佔沒有什麼差別了。因此,當西方列強並不急於強佔這個地方,但是又不得不使用這個地方的時候,一般就會使用“租地”的形式進行處理,而這個最高時限是99年。

因此,在香港,除了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以外,新界其實就是一塊麵積較大的“租界地”。只不過,這個“租界”和其他的租界有所不同,擁有實際管轄權,且清朝不可以駐軍,這就是所謂的“租借地”。租借地是介於割讓地和租界地之間的一種方式,租界地和割讓地一樣,外國可以直接管轄;但是,租借地和租界地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租借地和租界地同樣擁有使用時長限制,最長是99年。

眾所周知,列強在清朝的土地上一共有27塊租界地,此外,還有幾塊租借地。這幾塊租借地,典型的就有新界、膠州灣、旅順等地。


蘇綻


其實不僅僅是香港新界的租借期限為99年,還有給法國的廣州灣,給德國的膠州灣,期限都是99年,只是這些地方還沒到99年就被收回去了,所以也沒多少人關注。

至於為啥是99年了,有的人說9是清朝的吉祥數字,個人覺得有點瞎扯;有的人認為是雙方的談判互相退了一步,才會“租借一百年中,讓掉一年,總算99年”,貌似有道理,還是沒依據;最可信的說法還是很多人認為的按照慣例,一個國家對另外一個國家的土地租借時間超過100年,土地自動歸屬於佔有國。

慈禧一直被罵的很慘,她的禍國殃民是毋庸置疑的,有這麼一個主子,李鴻章也只能跟著是最窩囊的外交家了。不過在英國割讓香港島的時候,掌權的還是道光帝。後來租借新界時,掌權的是慈禧和光緒帝,清政府卻還是留有餘地,死活只同意了99年。

一,鴉片戰爭後,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落後就要捱打,列強對我國發起戰爭是都不需要正當理由的。

十八世紀初,英國為了扭轉貿易逆差,給中國輸入大量的鴉片,不僅掠奪白銀,還弄得很多國人迷戀鴉片,最後是家破人亡,民不了生。

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是完全正義的行為,不過損失了利益的英國不樂意了。英國在1840年的6月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王朝哪裡是它的對手了。

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打了兩年,最後以兩國簽訂《南京條約》而結束。

二,多次談判後,同意期限為99年。

1842年8月29日,道光帝派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與英國璞鼎查在南京下關江面的“皋華麗號”英艦上籤下《南京條約》,又是割地又是賠款,才終結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明確規定,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之後英國又通過1860年的《北京條約》和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完成了對整個香港的佔領。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道光帝幾乎是同意了英國的所有要求。不過後來在租借新界的期限上,清政府卻沒有滿足英軍100年的要求,而只同意99年。

怎麼說了,只能說英國老謀深算吧。一個說法是按照慣例,一個國家租借或者使用另外一個國家的土地過了一百年,那土地就是歸這個國家所有了。

而清朝通過和英國談判,最後應允99年。

不過很多學者都說沒有找到相關的法律依據,也許是約定俗成吧。因為英國在1941年把百慕大群島上的摩根、特克爾、聖大衛三島租借給了美國,期限也是99年。

1997年7月1日,暫緩收回多年的香港終於還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至於英國租借給美國的島嶼,期滿後會怎麼樣,就不知道了,我們拭目以待吧。

我是木魚,小女子一枚,卻痴迷於近現代史的風起雲湧,每日更新,喜歡就關注我吧,感謝有你。


湘西小木魚


首先說一下,香港整體為三大部分,分別為香港島、九龍半島以及新界地區。三部分中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的部分地區實際上是割讓給了英國,而九龍半島的另一部分和新界才是租借給了英國99年。



香港歷程

1840年英國挑起了鴉片戰爭,最終清政府以失敗收場。1842年時,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條約中規定中國永久割讓香港島。此時的清政府在詔書依然以天朝上國的姿態對英國說;

念及英國商船遠涉重洋,往往有所損壞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這段話雖然說的冠冕堂皇,清朝皇帝念及英國商人不遠萬里遠渡重洋,所以特別恩賜給了英國一處港口。但誰也明白香港島從此割讓給了英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時,英法聯軍攻破了北京城。在此期間,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帶兵強佔了面積約為11平方公里的九龍半島。無奈之下清政府答應將英國佔領的區域永久租給英國,但英國隨後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九龍半島因此被割讓給英國。



英國租借香港由來

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清政府因為敗給了當時國際地位非常低的日本,所以各國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此時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條約中規定清政府需要租借青島給德國,為期整整100年。

但當時國際上有一個不成文規定,一個國家佔領或者租借其他國家領土達到100年之後,這塊領土自動成為該國領土。因此清政府當時打死也不肯租借百年,只同意了99年,希望到期之後還能夠收回來。



繼德國之後,法國也看到了不用出兵就可以得到利益的方法,所以通過外交手段逼迫清政府租借了廣州灣,租借期限也是99年。

英國看到清政府軟弱可欺之後,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條約中規定清政府租借給英國九龍界限線以北,至深圳河以南所有土地,連同附近的233個島嶼,期限99年。這也就是租借現在新界和九龍一部分地區的由來。



租借的迴歸

東北俄國租界在日俄戰爭之後全部落入日本人手中。1914年一戰爆發後,日本佔領了德國租借的膠州灣,但1922年,北洋政府贖回了主權。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之後,內地很多租借都落到了日本人手中,因此很多國家都把租界做了順水人情,歸還給了中國。但香港和澳門始終在英國人和葡萄牙人的手中。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拒絕承認所有不平等條約,因此準備收回香港所有的地區,但考慮到了當時的國際形勢,所以留到了後來解決。上世紀八十年代,鄧小平同撒切爾夫人進行談判時,堅定的提出了收回香港所有地區,包括割讓的香港島和九龍部分地區。最終在1985年時英國被迫同意了歸還香港所有地區,香港也因此在1997年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我是越關


我們今天常說百年之後,百年之後……百年之後便歸西了,沒了。而99,則是長長久久,天長地久的寓意。

您還別說,乍看起來好像牽強的很,可是你還別不信,古代封建統治者就偏偏迷信的很,最重這些看起來虛頭巴腦的東西。

甚至一定程度上我可以說,封建與迷信不可分割也不為過。古代統治者的封建迷信,不是一般的迷信。大小重要決策的實施或者戰役的發動,都得占卜問吉凶,連皇帝登基都得選擇一個黃道吉日。


(中國前後三次對我香港的強權租借)

特別是清朝慈禧,她是最迷信的。據說當初她的陵寢建好後,別人讓她去監工驗收,她看到墳頭有草很不高興,犯了她的忌諱,後來建陵寢的人把墳頭土架鍋炒一遍才算了事兒。清東陵慈禧主陵上,現在都還不怎麼長草呢!從慈禧怒而向十一國宣戰來看,慈禧是個有那麼任性的婦人,恰巧鴉片戰爭正屬慈禧掌權時,那麼就有絕對的理由相信,租借99年存在慈禧個人迷信主義的成分。

其實,英國強行租借香港是前後兩次鴉片戰爭,歷時二十多年最後才敲定租借99年的。前面兩次並未敲定年份,最後一次英國把整個香港囫圇租借走時,清廷心有不甘,也做了點鬥爭,依照不過百的慣例,只承諾99年。這一要求在當時的英國人看來是有點摸不著頭腦的,他們不會懂中國人的迷信與忌諱,認為99年和100年又有什麼區別呢?


(南京條約後中英租界香港談判)

於是便給了清廷那麼點兒廉價的退步,答應只租借99年。畢竟自己是靠拳頭說話,理上掛不住,這點滿清人可笑的小要求都不答應,連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其實,也甭管是這慣例還是那慣例,99年或者100年,總一條道理,落後就要捱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也是租借99年天津,不得屁顛屁顛還回來了?就算是英國租借100年,到了98年,鄧爺爺照樣不給鐵娘子啥好臉色看,鐵娘子恐怕也不敢輕易招惹連美國老大哥都害怕的解放軍戰士。



不書公子


香港是我國南方的一塊領土,由於被英國殖民了100多年,現在跟內地其他地方有所區別,但都是我們自己國家的事務。

但在清朝時期則不一樣,香港的命運在英國人手裡,悅史君認為,要了解中間的來龍去脈,我們得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南方的一塊地方區域,但到了晚期時期,英國人看上了它。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人通過《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佔,清政府根本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因為多次反抗都被打敗。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人通過《北京條約》,又將九龍半島以南割佔,這時的清政府更沒有實力爭取,因為連京師都被佔領。

1898年,英國人通過《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九龍半島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大片領土,強租99年,也就是後來的新界。

這一次的談判,題主認為是清政府努力的結果,因為只租了99年,但悅史君認為,這是沒有任何歷史根據的,也是違背事實的。

甲午戰爭後,清朝被後起的日本打敗,沒有了任何還手之力,列強已經看清了形勢,抓緊時間瓜分清朝,最突出的手段就是劃分勢力範圍。

德國第一個動手,利用小案將膠州灣佔領,以租借的名義進行,99年,山東就成了德國的勢力範圍。

接下來,列強紛紛租借清朝的重要地方,租期都是99年,大肆劃分勢力範圍。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也就搞出了新界的租借,清朝是沒有任何能力去阻止的。

悅史君認為,當時之所以不是直接侵佔,而是租借99年,主要還是列強之間互相提防、不能協調行動,清朝實際上是非常被動的,主動作為的空間有限。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9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翻開5000年中華文明史我們會發現,從1840年中英之間爆發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結束。這109年的時間裡,腐朽落後的清政府飽受西方列強的欺辱和壓迫,在一次又一次的對外軍事行動失敗之後,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這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將中國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甚至使得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的中國險些被西方列強瓜分。


1840年,隨著清王朝與大英帝國之間的鴉片戰爭的爆發,中國開始進入近代史階段。而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隨後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徹底的改變了中國的國家性質,中國從一個封建社會進入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南京條約》除了迫使腐朽落後的清政府向英國支付戰爭賠款之外還開通了通商口岸。給予英國商人特權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最為過分的是,英國迫使清政府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1860年,中英之間爆發第2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再次以失敗而告終。中英之間簽訂《中英北京條約》。這一次條約的簽訂,除了再次向英國支付大量的戰爭賠款之外,還增開了通商口岸,同時將與香港相鄰的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



1898年,隨著中日甲午海戰中清朝北洋艦隊的失敗,看似龐大的清王朝敗給了曾經不足為慮的日本。腐朽落後的清王朝已經失去了最後的遮羞布,所有的國家都意識到清王朝的腐敗和無能。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英國迫使清王朝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更為廣闊的新界租借給英國,租借年限為99年。


我們會發現香港的誕生經歷過三個階段。先是割讓了香港本島,隨後割讓九龍半島,最終租借了新界給英國。也就是說,清政府在前兩次都沒有意識到國土的重要性,而直接將國家領土割讓給英國。在1898年時,已經有一批清朝人開始學習和了解西方社會的政治體制以及國際通識。

當時國際上普遍認為,如果一個國家對某一塊土地實際佔有超過100年以上則被看作是固有領土。因此在1898年簽訂合約時,清政府的談判代表堅持只租借新界99年給英國。也就是1997年便是租界租期的終點。這給中國後來與英國政府談判收回香港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





當然很多人會說,英國明明知道國際上的通識,又作為戰勝國為何會同意滿清政府的要求?其實是因為英國認為滿清政府只會一天天衰落下去。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列強會不斷的蠶食中國。徹底的瓜分中國只是時間問題。因此也就不在意租借的時間是99年還是100年。

然而歷史的發展,給了英國佬一個大嘴巴子!中國人不僅擺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歷史,還將曾經被英國佔據的香港成功收回,走向了富強繁榮的道路。



珞珈山的貓


英國租借香港的新界,租期為99年,而不是整個香港。香港在歷史上分為三次割讓給英國,第一次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永久割讓給英國;第二次簽訂《北京條約》,將香港的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第三次簽訂《新條約》,將香港的新界租借給英國,租期為99年。

既然前兩次都是永久割讓給英國,英國也不傻,為何只是租借99年呢?其實他們的居心更加的可怕。

1、安撫中國

在多次割據中國的領土當中,他們已經賺取了很大的利益,也是引起了很多中國民眾的反感。清政府多次割讓領土,讓很多的愛國人士紛紛奮起反抗,衍生出的太平天國運動可是讓列強的利益受到很大的觸動。

說白了這些列強就是當了婊子還要給自己立牌坊,為了中國人的憤怒,防止中國人反抗,他們在條約上只寫了租借二字。其實他們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中國太過懦弱,就算事先寫的租借,到最後也能不認賬,整個香港都是屬於英國的。


2、國際上的慣例——100年即永久

看似100年和99年差不多,其實兩者相差甚遠。99年代表的是租借,但是100年則不是。在國際慣例上有一個規定,那就是租借出去的領土如果達到了100年及以上,那麼本國就會默認這塊領土不屬於自己,而殖民國將擁有永久使用這塊土地的權力。

雖然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但是為了維護更大的利益,堅持進行反抗,英國不得已才租借了99年,而事實上在他們眼中99年已經是永久,畢竟中國太過懦弱,他們也不相信中國以後有反抗的權力。


但是他們永遠沒有想到,一百多年前那個主權都沒有的東亞病夫,咋個短短百年已經遠遠的的超過了他們,甚至讓他們望塵莫及。

在香港迴歸前夕,即1982年9月,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訪華,和當時的鄧小平同志商議香港的歸屬問題,撒切爾夫人態度強硬,想要爭取香港的歸屬問題,但是鄧小平同志更加的強硬。要知道從民國開始就已經不同意英國同清政府簽訂的各種協議,奈何那個時候的中國國力衰敗,根本沒有權力要回香港。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中國強大了,有權力了。


最後經過商議,中英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不光是新界,整個香港都應當屬於中國。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迴歸,失去了數百年的香港終於迴歸了母親的懷抱。在這百年當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喜悅,更是欣慰祖國母親的強大,中國站起來了,整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頭屹立在東方的雄獅傲然挺立。

打字不易,感謝您的觀看。如果感覺本人寫的還不錯的話,輕輕點一下關注。如果有什麼意見,大家可以多多評論,我們一起來討論問題。謝謝!


歷史清單


當年世界列強之一的英國欺辱中國的行為數不勝數,曾經逼迫清政府租借香港之地99年。

據記載,英國簽署條約之時,臨時起意要將租借期限99年改為一百年。中國死不退讓短短一年,這中間究竟有何淵源?

到底是什麼條約簽訂99年

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很快,落後的中國便只能以清政府戰敗收場。清政府身為戰敗方,只能夠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這個條約的簽署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也同樣代表著我們中國屈辱歷史的開始。

首先於1842年,清朝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島正式割讓給英國。

後在1860年,爆發第二次鴉片戰爭,又一次以失敗告終。清政府只能與英國簽訂《中英北京條約》,英國要求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

最後便是1898年,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藉此逼迫清政府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即新界),租借期限長達99年。


可就在英國簽訂《拓展香港界址專條》之時,英國想要從落後的中國榨取更多利益,堅持要將香港島的租界期限改為100年。

雖僅僅是比原期限差上一年時間,但清政府對這個要求卻是毫無退讓之意,僅允許租借99年。

堅持租借99年的原因

若對於中國當時落後的國情來說,少一年或多一年並無多大影響,況且以當時慈禧等人的行事風格,應當是求之不得以這種方式取悅強國。但清政府並沒有如此作為,也算是清朝為數不多的一大明智之舉。

老謀深算的英國自是精打細算,如何榨乾中國。按照當時國際隱藏慣例,若是任一領域被任一國家租借、佔領或使用期限超過一百年,那麼這塊領域的所有權便會自動轉變為當前使用的國家。說白了就不是你的了。

有一個較為顯著的例子:在1874年中國曾被日本吞佔的領土琉球,已成為現在的日本沖繩。


按照國際慣例,中國其實也並未失去對琉球的掌握權。但實際上,世界已經把中國的琉球默認為日本的沖繩,就連中國也已不再過問。

這個國際慣例也不過是當時眾多有利於列強的規定之一。傲慢的英國人以為我們中國人閉關鎖國,故步自封,不瞭解國際隱藏規則,便想要藉機行事。

事實上,英國的猜測是正確的,在當時清政府閉關鎖國的情況下,很多國際慣例上的變動,清朝皇帝的確一無所知。險些英國的計謀便得逞了。

那樣也許今日的香港也將不再是中國的香港。所幸當時中國還有一批外來的留學生,及時的發現英國的狼子野心,警醒清政府莫要走進英國的圈套。

清政府懸崖勒馬,終於還是將英國的陰謀粉碎。雖當時的國情並不允許中國收回香港,而且這個國際慣例在雙方兩國的國情基礎上不一定成立。


領土的決定權無論如何都掌握在強國手中,但這也為後來香港迴歸祖國減少了許多的障礙。

我國的近代史是一段發國人深省的屈辱歷史,也是一部勵志史。華夏的子孫們應當從中吸取教訓,深刻認識其中的錯誤,定要與時俱進、自強不息,休得再叫列強欺壓我們中華之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