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易水飛歌,匆匆去、幾多行客?想當年、仰天豪氣,直貫長虹。臨風長嘆驚日暗,漫天飛花飄如雪。此一別、英名播春秋,死不悔。

誰擊築,聲切切?千里行,殺人劍。一腔英雄血,遍灑秦宮。豪傑義氣芳百世,壯士聲名傳千古。到如今、依舊寫風流,永難休。

――調寄《滿江紅.贊荊軻》


說刺客,誰也不能繞過這個人物――荊軻。他也榮任最佳出鏡刺客排行榜第一的寶座,千百年來,無人撼動他的地位。而他的《易水歌》,亙千載下,更無二語,已是絕響。

今天,我就接著《刺客傳奇》系列,從荊軻開始,能說幾個就幾個吧!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劇照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01.易水送別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易水畔,太子丹一行白衣白帽,墨帶束腰,一片肅殺氣息裡,送行荊軻去往秦國。此一去,成也無回、敗也無回,他的結果是註定的。

一陣一陣的微風從易水的湖面吹來,入骨的寒涼。湖面,一葉扁舟順水而來,船頭坐著他的摯友高漸離和他的女人紅葉。悲涼悽婉的樂聲,渡水而來,荊軻歌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悲壯蒼涼之情聞者無不嗔目動容、暗自涕泣,連頭髮都紛紛上指。(這是史書上說的)一句唱罷,荊軻仰天長嘆,一道白氣直衝雲天,化作長虹一道。想必是情感動天,以此呼應人間吧?!高漸離曲調漸轉入激昂,荊軻又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化白虹”,太子丹感懷不已,萬語千言終於什麼也沒說,只能用下跪親自捧酒來敬這個勇士的行動來表達敬重、慷慨之情,荊軻一飲而盡。拔馬而走。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劇照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而身後易水之上,一枚紅葉飄然落水。那女子的落水聲不大,荊軻或許沒聽見,或許聽見了,只是不用再回頭。所有的結果都是註定的,意料之內的。她倆註定的生離死別。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此時太子丹還不知道,6年後,他自己也會在易水畔,望著茫茫的易水,想起故人,拔劍自刎)

02.刺秦

燕趙兒女兮慷慨多,慷慨高歌兮千山蕩。千山獨行兮飛鳥絕,飛鳥沖天兮志四方。四方馳騁兮塵土揚。公元228年,距秦大一統六國約7年。荊軻與副手秦舞陽帶著秦叛將樊於期的人頭、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還有一把短小的、塗毒的殺人小劍來到了咸陽秦宮。一個圖窮匕見的故事,就此耽生。

過程大體上被人演繹了千百遍,就不多說了。據史料記載,大體如此:秦舞陽乃骨勇之人,臨場臉色發白,先就露了怯;等到荊軻圖窮匕見時,秦始皇早已有所防備,後來,趙高提醒秦始皇背劍後拔,荊軻被斬斷斷一腿,無奈之下,只能拋出匕首,卻擊在了銅柱之上。荊軻又被傷八劍,倚柱大笑,說:之所以不成功,並非我殺不了你,乃是因為要生擒你,逼你交出侵佔的六國領土。說完,被殺死於亂刃之下。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劇照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荊軻是唯一沒有成功刺殺目標卻享最高盛名的刺客,我想有多種原因,其中刺殺對象是秦始皇有很大關係,還有那首《易水歌》大大地渲染了悲壯氣氛。

同樣是刺秦,博浪沙張良策劃的雷霆一擊卻鮮為人知,不免令人訝然。

至於失敗原因,除了本身武藝不是太高的原因外,還因為與他搭檔的隊友也不是太合適。後世的各版本影視作品都有點誇大荊軻的武力值,他的武力值其實不是太高,至少不是蓋聶的對手。但是他確實是個神勇之人,喜怒不形於色。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連環畫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03.高漸離

慷慨歌燕市,易水送荊軻。秦滅六國後,高漸離流落秦都咸陽,伺機刺殺秦始皇嬴政,以繼朋友之志,全春秋大義。然而,他只是一個樂師,別無所長。

始皇聞咸陽有樂者高漸離擊得一手好築(築是古時一種樂器),其技藝精妙,餘音繞樑,遂派人尋訪。得知高漸離乃荊軻好友,有所顧忌。高漸離聞知此事,自刺瞎雙目,秦始皇嬴政由此放心。

入秦宮當然不得攜武器,高漸離就以鉛水灌注其築內,入宮獻音於秦王,伺機以擊殺秦王,事敗被殺。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身死志不滅,雖死名猶榮。高漸離其勇氣、氣節完全不輸於荊軻啊!也值得我們後人記敘、緬懷。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劇照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劇照

刺客傳奇(4):千里暗藏殺人劍――易水飛歌,圖窮匕見

《蘇幕遮 . 感 高 漸 離》

月高高,星寥寥。歌酒夜天,幾番是歡笑。

紅燈影裡佳人俏,只是如今,人事已蒼老。

孤江邊,心邈邈。憶追舊年,送君易水畔。

微風拂水雲音杳,擊築高歌,此生情誰曉?

就讓這首《蘇幕遮》結語此文吧!高漸離也值得後人祭奠啊!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