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成功,是因為見識比你多一些

見識對於一個人到底有多重要

有些人成功,是因為見識比你多一些

01

我記得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定要多讀書,讀書讀多了的人,眼睛和沒有讀很多書的人眼神是不一樣的,讀書多的人,眼睛是有神的而不是空洞的“。

一開始,我並不理解,我只是覺得老師想騙我們大家好好讀書,怕我們大家不聽話。

後來,我遇見很多的人,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換了很多份工作,房子由郊區搬到市中心,接觸的圈子也慢慢變了,我才開始懂以前老師說的那些話的含義。

02

見識,我可以理解為是一個人的思維開闊、三觀、思想教育,也可以理解為是一個人走過的路,所代表的閱歷。

小時候,我的父母問我你以後有什麼夢想?我們常常都是回答的是“我要考清華、北大”,

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己長大才發現清華、北大終究是無法啟迪的夢,不是每個人都能考清華北大的。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都想考名校呢?因為名校的資源、機會、進入的圈子是普通學校不一樣的,你進入好的圈子,你會發現裡面的人個個很厲害,比你有錢的還有錢,有權利的一個比一個有權利,但是有的人很低調,低調到你看不出他的家庭背景,有的一看就是暴發戶,你會想這樣的人為什麼有錢?

就好比,我們會遇見有的人能夠理解別人,理解和自己不同類型的人,能夠和任何人談笑風生而有的人只會看你擁有的才會和你相處,我們會覺得這個人目光短淺啊,那個人很謙虛啊。

其實,都是因為每個人的圈子不同,見識不同。

03

以前,蘆笙讀書的時候,看到別人買香奈兒、古馳、阿瑪尼會覺得好羨慕別人,覺得用這些的人家裡一定很有錢,看到別人有車有房會覺得家境好,但是自己出來大城市後,自己工作後,自己給自己買了香奈兒、古馳的時候會發現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沒出來大城市的時候,我會想這輩子我要是可以買得起我們老家縣城的房子,我就很開心,但是這輩子不一定能實現,出來大城市工作後,我會覺得在老家小縣城買房只要自己努力幾年還是可以付的起首付的,並沒有那麼遙遠。

以前,常常聽到同學們討論,那個人工資好高啊,月薪五六千、七八千、一萬,會覺得有這麼個男的追你你會覺得自己撿到了寶,但是當你自己收入有這麼多,遇見很多很多這樣的男生,你會發現很平常很平常。

04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的老闆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你想要拿多少薪水才滿足”,那時候我怯怯的說“我想五年後能夠月入七八千或者一萬,工作很多年後可以在老家縣城買個房子,能夠開個奶茶店我就很滿足了”。

老闆當時說“我只是個小目標,很快會實現的,不需要把它當成長遠目標實現,說你應該想的不是為別人打工,不是為別人打工一輩子,而是有天自己當老闆”。

再後來,我去面試很多很多的外企、很多的創業公司、上市公司,我接觸的同事在杭州、上海、海寧自己打拼十年,七八年買房的,分紅拿50萬,100萬的,年薪稅後25、30萬的 ,我發現離我居然這麼近,那麼我也一定可以成為他們中的人。

於是,聽的數字聽久了,某天我拿到一個工作機會,年終獎三四萬,月薪六千多的時候,我覺得我在做夢。

因為我才畢業一年啊,錢這麼好掙啊,後來,工作了我才發現一個事實:錢多的工作一定很累,一定經常加班,除非你是由最基層的工作一步步爬上來,於是我辭掉了那份工作,以至於後來我去面試很多面試官看到我上份工作薪水對方會覺得月入六千很高了,而我卻很平淡。

05

其實,見識過好的,你才會知道自己所擁有的永遠不夠,見識過差的如果不去經歷好的你會以為生活就是這樣,自己的能力、機會也是這樣。

我永遠記得我第一次搬到市中心住酒店式公寓時看到外面大樓很驚訝的眼神,自己拿出手機拍,很珍惜,也記得第一次參加工作去吃400多的日料工作聚餐我很開心,激動,還記得第一次去參加spa的時候,也是因為工作。我當時覺得很開心,很激動我的老闆、同事卻很平常,因為她們早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

所以,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可以不斷的改變自己的生活圈子,去接觸不同的人,是對人改變最大的一種經歷,當然,不要迷失了初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享受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與人攀比,變得愛慕虛榮。

願每個人都可以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跡天涯,可以享受好的也能承受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