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三國殺》中的一些特殊場合,技能“馬術與帷幕”的副作用

在桌遊《三國殺》中,技能的強弱決定了一名武將的戰力與出場次率,擁有效果強大或是可玩性極高的技能是每一位強將的特點,但也並完全如此,在一些特定的場合下,某些純正收益的技能也許會產生與發動者意願相違背的效果。

一、拒絕所有黑色錦囊的【帷幕】

牌堆中黑色錦囊多為限制性或進攻性錦囊,例如兵糧寸斷、南蠻入侵等,而增益錦囊則全部為紅色,例如桃園結義、五穀豐登等,因此令賈詡不能成為黑色錦囊目標的【帷幕】擁有者強大的防禦能力,這點毋庸置疑。

盤點《三國殺》中的一些特殊場合,技能“馬術與帷幕”的副作用

但在三國殺的遊戲機制中,像荀攸張讓郭皇后之類的印牌類武將,他們使用技能所轉化出的錦囊牌,轉化牌的花色結算時視為轉化錦囊的花色,也就是說如果是用黑牌轉化出的一些增益錦囊也會被【帷幕】所屏蔽。

二、永遠不會停止發動的【馬術】

距離在遊戲中無疑是對戰局影響十分巨大的元素之一,因此一些武將憑藉著自身控制距離的能力有著不俗的表現,最出名的想必便是馬家祖傳的【馬術】,雖然只是簡單的減少一點距離,但在實際戰局中的妙用著實稱得上無窮無盡。

盤點《三國殺》中的一些特殊場合,技能“馬術與帷幕”的副作用

【馬術】是一項發動便不會停止的狀態技能,一輪當中往往只在自己的回合中能有一些作為,在其他角色回合的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產生什麼正收益的,只會讓敵人有了可趁之機,比如借他人之手驅虎吞狼的荀彧,以及封鎖距離內其他角色行動的麴義。

三、好舒服啊藝術的【制衡】

前期小制衡龜縮防守,後期大制衡一波帶走,作為全擴單挑五五開的男人,孫權的出場率可以說是居高不下。制衡作為一個可以提高手牌質量快速補充裝備的神技,發動的頻率並不算低 ,往往每輪都至少能有一次的表現機會。

盤點《三國殺》中的一些特殊場合,技能“馬術與帷幕”的副作用

但制衡對於牌堆的快速消耗讓如李典、諸葛亮之類能夠控底的武將難以部署,而且還會擾亂一些對牌堆頂判定牌的控制技能。如果上家是諸葛亮,在第五張牌埋了一張紅桃,面對中了樂不思蜀的下家隊友,夾在中間的孫權一旦制衡怕是要被人進行問候。

諸位殺友認為在特定條件下收益由正轉負的技能還有哪些呢,歡迎留言共同交流。堅持原創,更多三國殺精彩遊戲內容敬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