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 山叠翠 水纵横 绿色之乡

武川 山叠翠 水纵横 绿色之乡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地处阴山北麓,大青山中部,南倚巍巍青山,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土左旗相连;北接茫茫草原,与包头市达茂旗接壤;东北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卓资县相接。

这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通往希拉穆仁草原、葛根塔拉草原、二连浩特口岸的必经之地,被人们称为草原旅游“绿色大通道”。这里是绝佳的旅游胜地,不乏自然景观、历史人文资源,享有“中国绿色名县”“北魏重镇”“龙凤之乡”“塞外红色之乡”等众多美誉。

类型丰富 构筑黄金旅游带

武川县拥有多种旅游资源类型,为构筑大青山黄金旅游带奠定了基础。这种优势首先体现在绿色生态资源上。武川县境内地形南高北低,南山北丘,全县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2座,山峰耸立、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气象万千。

大青山北麓自东向西有四大天然林场,包括五道沟林场、井尔沟林场、五家村林场、李齐沟云杉保护区,其中五道沟林场被国家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以原始次生林、白桦林、落叶松林、云杉林为主,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郁郁葱葱。这里还流淌着五大河流:得胜河、抢盘河、卯独沁河、马家店河、榆树店河,它们一年四季常流不息,是下游卯独沁水库、乌素图水库、五一水库的发源地。当地更有四大优良草牧场:淖尔梁高山湿地草原、井眼梁高山草原、马场梁高山草原、春空梁高山草原,片片草原一望无垠、草树相间、鸟语花香,构成独特的高山牧场景观。这里的山、水、林、草融为一体,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景观,能够让人彻底忘记城市喧闹,回归到绿色大自然。

近年来,武川县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避灾农业,现已有绿色有机农庄示范区,中棚马铃薯种植区,花田经济作物种植区。夏秋季节,田野中有集中联片的黄色油菜籽花、向日葵花,白色粉色的马铃薯花、豌豆花、荞麦花等,争奇斗艳、香气怡人。这种做法不仅让当地走出了传统农业怪圈,也有力地促进了农家乐、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 武川县不仅有丰富多样的绿色生态资源,而且还拥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资源。走进武川,就是走进历史。

武川 山叠翠 水纵横 绿色之乡


绚丽斑斓的红土地,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在这里,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武川独有的阴山白道文化。在历史商贸流通中,这里成为通往蒙、俄茶丝之路第一站。武川是一个军事要地,它扼守阴山南北战略要冲,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新的历史活剧中再一次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北魏建国之初,武川镇是设置最早的军事重镇之一,作为边陲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赵、秦、汉、北魏、金五个朝代的长城在这里蜿蜒穿梭;这个坐落在阴山北麓的北方小城,曾经成就了多少汉子的英雄梦和帝王梦:从这里走出去的人物,曾在历史上组成叱咤风云的关陇集团武川军团,影响中国历史近两百年;这里还孕育了北周隋唐三朝的十位皇帝、六位皇后,素有“龙凤之乡”的美誉。抗日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武川为中心,建立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这里,通过实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孕育和培养了大批党的民族干部和优秀工作干部。

武川是中原各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抗日战争年代,得胜沟有司令部、教导所、卫生所、警卫室、兵工机械所、练兵场遗址;绥远省委、晋绥专署、地委遗址;李齐沟“郝区政府”及井尔沟遗址等。现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成为缅怀历史、教育后人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武川县还是中原各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各区域无一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多种旅游资源类型,为构筑大青山黄金旅游带奠定了基础。

自由组合 满足多样休闲游

武川县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无需雕琢的天然风景,也有历史烙印下的革命老区,更有集多种玩法于一体的农牧场、农家乐,可游可看之处繁多,让前来旅游的人们不虚此行。

山水有情 悦赏多样优资源

来武川县旅游,可以自由组拼出多条旅行线路,拼合自然、历史、人文景区的方式最为常见。塞水山庄旅游区位于大青山山脉腹地,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距呼和浩特市18公里,武川可镇24公里;与乌素图森林公园、牌楼馆、大青山避暑山庄、哈达门高山牧场旅游区等众多旅游景点相邻。

除了赏不尽的美好风光,值得一提的是山庄内的露天野餐营地和阳光餐厅。这里的建筑全部采用南美十八、十九世纪石头与铁艺的建筑风格,整体建设古朴典雅、自然大方。红砖墙、白格窗、铁围栏与景区的山川景观、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淖尔梁高山湿地草原地处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北坡,位于武川县哈乐镇东部,最高海拔2100米,是阴山北麓一处罕见的高山湿地草甸草原。淖尔梁生态旅游区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让到此观赏度假、康体疗养,甚至进行科考的人,都心满意足。

抗日战争中,大青山地区是沟通中国华北和西北的重要纽带,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武川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带。1938年秋,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大青山区以其特定的位置,成为整个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带,被人们誉为“塞外小延安”。近年来,当地引进资金,开发得胜沟景区,恢复重建了司令部、讲习所等10处抗日革命遗址,休闲观光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已成为全市红色旅游的精品景点之一。

武川县牌楼馆旅游区位于大青山腹地,景区修复了武皇庙、关帝庙、正殿近1000平方米建筑,建成室外网球室以及乒乓球场地、300平方米水厂文化创意中心、室外U形旋转餐厅、智能气膜馆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逛完了各景点,买一件纪念品,是各地旅行者的习惯。呼和浩特市蒙古银庄主要展示蒙古传统工艺纯银制品及内蒙古地区主产的矿石类工艺品,这里既是挑选纪念品的好地方,也是观赏手艺的绝佳选择,2016年,这家蒙古银庄还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一体多乐 畅游休闲农牧场

哈达门高原牧场旅游区是自治区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塞北闻名的高山草甸草原。春天,哈达门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是踏青的好地方;夏天,广阔的林海郁郁葱葱,茫茫草地繁花似锦,高山牧场云雾缭绕,是酷热中的避暑胜地;秋天,绚丽的五花山色是一幅令人心醉的油画;冬天,茫茫白雪,大地冰封雪裹,远山松枝银花怒放,高洁优雅令人神往。

武川 山叠翠 水纵横 绿色之乡


冬季的大青山沟壑纵横,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这片牧场旅游区的资源分布在大青山乡五道沟行政村,距呼和浩特市市区27公里,景区总控制面积5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2.5%,早在2010年就被批建为国家3A级景区。

如今,景区以游牧文化、高山牧场森林公园为主体特色,主要景点有游牧古城接待中心、敖包祭祀区、夏营盘游牧风情体验区、料木山观景台、桦林沟、露天剧场等。游客在这里既可以策马扬鞭,体验草原的豪情,又可以漫步林间,享受休闲的时刻。

此外,还有呼和马场旅游生态园,它位于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红山子村委会小东号村,是呼市最大的牧家乐场所,集蒙古族草原风情的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

与牧场类似,农业山庄也尽享当地生态优势。

宝坤有机农业山庄位于得胜沟乡、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红色景区之内。这里以红色观光和绿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建设了农家乐、厚墙体温室、育秧车间、农民技术讲习所、得胜广场、育雏中心、红色旅游接待中心等设施,形成了集餐饮、住宿、观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区。

2012年,宝坤有机农业山庄被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及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专业正规舒适的服务,为到此一游的人们带来了暖心体验。

内蒙古青克尔牧家乐集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为一体。这里北邻希拉穆仁草原,西接包头市,南邻大青山抗日英雄纪念馆、井尔沟抗日英雄烈士陵园,距呼和浩特市40公里,东接葛根塔拉草原风景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内蒙古青克尔牧家乐的总占地面积460亩,绿化率高达90%,走在其中,眼睛和心肺同时得到享受。人们可以在此散步,也可以找一匹良马共游。住宿可选择常规客房,也有特色蒙古包、多功能大型蒙古包。休闲娱乐方式更有多重选择,自主采摘、开心农牧场、游牧农耕文化、篝火晚会、自由垂钓、卡拉OK、当地特色歌舞服务,游客可以享受极具特色的生活体验和优质服务,感受当地独特魅力。2016年,内蒙古青克尔牧家乐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旅游服务不断升级。

一村一品 尽享乡村农家乐

住在农家乐里,吃农家饭,体验民俗生活,这种休闲方式至今仍未过时。武川县依托当地现有资源,努力提升配套措施水平,多年来,为到此旅行的中外游客带来满意体验。

五道沟农家乐被呼和浩特市旅游局评为旅游接待示范村,多户村民被呼和浩特市旅游局授牌为“农家乐旅游接待户”。为了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五道沟农家乐完成了街景整治、水冲厕所和路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成为城市居民体验乡村休闲生活的旅游胜地。

武川 山叠翠 水纵横 绿色之乡


武川峰峦竞秀,山花烂漫,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德胜营农家乐位于武川县哈乐镇。与五道沟农家乐不同,德胜营农家乐以鹿、狍子特色养殖,食用菌种植基地、蒙古包餐厅为主要特色,注重突出“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成为现代农牧业休闲观光园区,为武川县休闲观光农业又添亮点。

得胜沟农家乐位于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区内,已正式营业10年,拥有丰富的旅游服务经验,村中具备接待能力的农户不断增加,部分农户还被呼市旅游局授牌为“农家乐旅游接待户”。参观完红色旅游景区,再走进老区人民的农家,吃一吃农家饭,住一住农家房,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中北楼农家乐位于武川县大青山乡五道沟民俗村,是通往哈达门高山牧场的必经之地。村中的中北楼是一座三层的仿古式建筑,分为餐饮、住宿、娱乐、便民超市四个部分,与温室大棚、鱼塘、民俗展馆遥相呼应,为游客提供爬山、采摘、垂钓、篝火晚会、卡拉OK、农耕和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项目。2016年,这里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吸引了更多游客走进村中。

同样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的,还有金圃农家乐。金圃农家乐位于武川县可镇三圣太村,距离呼和浩特市仅48公里,交通便利,占地面积约40亩。农家乐由连体温室种植大棚、珍禽养殖、鱼塘垂钓和餐饮、住宿、娱乐接待等几部分组成,游客到此可以爬山、采摘、垂钓,唱卡拉OK,参加篝火晚会,观赏珍禽,走进开心农场体验农耕,更可以参与到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中。

位于武川县可镇广胜兴村的金新绿色创想园农家乐,距离武川县可镇中心城区仅3公里,总占地面积100亩,同样是集采摘、餐饮、自助烧烤、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场所。 北与达茂旗大草原相连的白彦塔拉牧家乐旅游区,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8000亩,现已建成豪华蒙古包88顶,成为体验牧民生活的不错选择。

发展迅猛 旅游业活力无限

随着武川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武川县的旅游企业也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喜人成绩。截至2017年,武川县共有1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哈达门高山牧场,1家2A级旅游景区—蒙古银庄,3家二星级饭店—武川宾馆、武川电力明珠宾馆以及丰驰大酒店,3家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

借助呼和浩特市通往希拉穆仁草原必经之地的地域优势,部分星级宾馆在旅游旺季的入住率达到了100%,蒙古银庄日均接待游客500人。各旅游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武川县旅游资源树立了良好品牌,也为此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把可镇打造成“清新秀美、宜居亲和、独具特色首府卫星城”的同时,按照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即吃、住、行、游、购、娱,实行综合配套,把可镇打造成“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其“窗口”作用。

武川县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同时也是呼和浩特市的后花园,不仅有优质的自然资源,还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这里资源丰富、民情淳朴,环境优美、政策优惠,为了承接中西部产业的转移,武川县人民以博大的胸怀,热情周到的服务,诚实守信的态度,迎接四海宾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