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安改革创新成绩斐然,在全省公安改革创新年度总决赛中勇夺第一名

昆明公安改革创新成绩斐然,在全省公安改革创新年度总决赛中勇夺第一名

昆明公安改革创新成绩斐然,在全省公安改革创新年度总决赛中勇夺第一名

12月15日,云南省公安厅举行全省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决赛,通过激烈竞争角逐,现场评委打分、专家点评,昆明市公安局参赛的《以“六最五破解”打造警务实战科技化智能化新高地》《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新机制领跑全省引领全国》《深化新一轮巡逻防控勤务改革重组》3个项目在全省10个决赛项目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获奖数量、含金量位居全省16个州市第一名。

今年来,昆明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党委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坚持“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从主动作为到牢牢把握工作主导权”两个根本性转变理念,以“防风险保安全、解难题补短板、建体系勇争先”为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面推进昆明公安跨越发展、服务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任务,持续深化公安改革创新。

今年9月,云南省公安厅下发关于举办全省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的通知后,昆明市公安局在总结提炼全市188个改革创新亮点工作的基础上,优中挑精,选报的5个项目从全省汇总的16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其中3个项目进入前10名参加全省年度总决赛,占全省16个州市参赛项目的三成。

昆明公安改革创新成绩斐然,在全省公安改革创新年度总决赛中勇夺第一名

昆明公安改革创新成绩斐然,在全省公安改革创新年度总决赛中勇夺第一名

获奖项目一:昆明公安大力实施“数据警务”战略,以科技信息化“145”工程为抓手,构建“最强平安大脑、最灵前端感知、最广基层应用”(该项目获第一名,被评为一等奖)。

昆明公安改革创新成绩斐然,在全省公安改革创新年度总决赛中勇夺第一名

一是创新建立“视频身份认证体系”,在全市重点部位广泛布建信息采集前端,与各类系统数据库比对碰撞,及时预警可疑行为,将信息识别技术广泛应用到“智慧小区”建设,确保重点监控全天候、无死角掌控。

二是推进物联网打防盗抢电动自行车工作模式,在全市布建8600个智能网关,为120万辆电动自行车安装物联网防盗装置,实现盗窃电动车及时预警,轨迹全程追踪,为侦破案件提供强力支撑,全市类案警情同比2016年下降61.5%,压降警情3.9万起,追缴1.1万辆被盗车辆发还群众,减少群众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三是与相关公司合作研发大数据系统,建立出发地、目的地分析模型,对主城区机动车通行状况智能分析,有效保障南二环施工主城区交通秩序平稳。

四是开通“贴身翻译官”热线,向民警提供42种语言智能翻译和13种语言人工在线翻译服务。“南博会”期间,为现场执勤民警提供翻译服务100余次。

五是打造最强“平安大脑”,推进公安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集地面视频、道路车辆、警务核查等“五位一体”的立体化、信息化智能感知网,采集分析数据。

获奖项目二:昆明公安探索建立“五项措施”、破解“五大难题”,打造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全省示范样板、全国工作标杆(该项目被评为二等奖)。

昆明公安改革创新成绩斐然,在全省公安改革创新年度总决赛中勇夺第一名

一是建立完善制度规范,出台《昆明市病残吸毒人员收治管控工作实施办法》《昆明市病残吸毒人员死亡处理办法》等改革举措,破解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难题。

二是建立全国示范的“公医+公卫”双向治疗合作模式,建立“一站式”收戒机制,破解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难题。

三是建立全国首家“即参即保、即保即结算、全员参保”工作机制,破解医疗经费保障难题。

四是建立病残吸毒人员转戒司法长效机制,破解场所管理潜在风险难题,累计移送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2080人。

五是建立健全善后处置机制,出台病残吸毒人员死亡处理办法、处置流程、应急处置预案等文件,强化公安、医院、民政等多部门联动配合,破解病残吸毒人员正常死亡处置难题。自2月10日启动以来,累计收戒收治3140人,吸毒人员涉案占比较大的“两抢”警情同比下降64.9%、“两抢”警情实现44天“零接报”,扒窃、盗窃车内物品、盗窃电动自行车、入室盗窃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9%、29.7%、33.4%和37%。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模式受到国家、省、市等媒体宣传报道和各级领导肯定,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昆明会议300多名与会代表现场观摩,全省各地参观团队30批次2000余人到昆实地考察交流。

获奖项目三:昆明公安深化新一轮巡逻防控勤务改革重组(该项目被评为三等奖)。

昆明公安改革创新成绩斐然,在全省公安改革创新年度总决赛中勇夺第一名

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警务辅助人员管理“两个办法”,市公安局统一部署主城区、分县局分别于6月1日、10月1日启动市县两级新一轮巡逻防控改革重组。

一是构建市局反恐应急处突网,在主城区规划5大巡区设置50个网格17个武装值守点,对重点要害部位、治安复杂区域进行叠加覆盖。

二是构建分县局重点区域控制网,划定68个巡区、132个网格,全天候开展巡逻防控、接处警、堵卡盘查、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是构建派出所基础防控网,全市118个城区、县城镇派出所统筹专群资源,开展社区巡逻、看门护院、邻里守望,强化社区管理和基础防控工作。立体化智能化、全时空全覆盖的巡逻防控“昆明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社会面见警率显著提升,全市巡特警由2000余人增至5420人,新增巡逻车170辆,主城区布警密度由原来2.4人/平方公里提升至10.1人/平方公里,跃居全国前列。社会面掌控能力显著提升,街面处警半径时间由原来20分钟缩短至3.8分钟,重大敏感警情三分钟到达率提高至90%,及时处置了一系列街面突发案件。科技应用效能显著提升,全市365辆巡逻车配备车载智能警务终端等信息化装备,实现街面巡控布局、巡逻力量、工作状态、运行轨迹“一屏展示”,全年累计核查人车4465万次,为打防管控和大数据信息研判提供有力支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全市多发性侵财犯罪大幅减少,社会治安处于近年来最好水平,前三季度群众安全感调查综合满意率同比分别上升6.83、7.16和8.81个百分点。品牌效应和群众认可度显著提升,各级领导、媒体现场检查充分肯定新一轮巡逻防控改革重组,全省全国同行40余批次到昆实地考察交流。

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沐浴改革的春风、迈出改革的步伐、踏上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始终不渝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稿件来源: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办公室

稿件发布:寻甸警方新闻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