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縣機構改革正在進行,看你家鄉有哪些“自選動作”?

這幾日,廣元市委三江新區建設辦公室主任張建強一直忙著為新開工的項目做預算安排,“機構升級,既是對三江新區建設的重視,也是給我們肩上壓緊了擔。”張建強介紹,在廣元本輪機構改革中,將三江新區規劃建設指揮辦升格為市委工作機關。

連日來,陸續掛牌“亮相”的地方機構是四川市縣機構改革的縮影。從2018年11月中旬召開四川省市縣機構改革專題培訓會,到近兩個月各市州相繼召開機構改革動員部署大會,四川省市縣機構改革已全面進入“施工期”。

在全面完成中央、省級“規定動作”同時,各地亦因地制宜,不乏讓人眼前一亮的“自選動作”,一批新機構應運而生。通過聚焦這些“非一般的局”,我們也可一窺各市州的謀與動。

四川市縣機構改革正在進行,看你家鄉有哪些“自選動作”?

名稱“別緻” 體現各地的謀與動

“瀘州作為唯一一個擁有兩個全國名酒的地級市,擁有152個規模以上酒類企業,‘中國酒城’的千億白酒產業‘夢’需要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支持發展。”該局主要負責人直言,酒促局並非平地而起,早在2002年,瀘州就在原市商務局掛牌市酒業產業發展局。此輪改革,不僅將其易名,更直接作為政府工作部門,正是為了更好推動白酒產業做大做強,鞏固提升瀘酒的優勢和綜合實力。

幾百公里外的巴中則做著“振興夢”。巴中是原川陝革命根據地中心和首府,國務院批覆的《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明確巴中為川陝蘇區核心區和中心城市,如何將國家、省的政策紅利變為發展的“真金白銀”?巴中順勢而為組建市委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辦公室,以此抓好川陝革命老區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川陝革命老區綜合改革試驗。

說到創新,自然少不了四川省的“老大哥”。2019年2月21日,興隆湖畔暖陽映照,遠處蒼山含翠,近處淺草低伏,綠道上的遊人如織……作為“公園城市”理念首提地,2018年,成都通過實踐探索逐漸勾勒出公園城市的雛形。為更好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在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的基礎上,整合其他部門有關職責,組建了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

管中窺豹 協同、開放和創新是關鍵詞

為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這一重塑四川經濟地圖的重大戰略讓不少地方看到機會,一時間“幹”“支”協同聯動的鼓點空前密集。

作為四川省最早一批提出要融入成都一體發展的市州,德陽、資陽為了“同城夢”鉚足了勁兒。為此,德陽市區域協同發展局和資陽市同城化發展工作局在此次機構改革中應運而生。據德陽區域協同發展局工作人員表示,作為推進成德同城化發展的“參謀部”,主要負責對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進行規劃謀劃、統籌協調、督促考核等工作。

競相發展的“多支”還將目標瞄準了“開放”。以南充為代表的地方設置了經濟合作和外事局,釋放當地招商引資、招大引強、招強引優的強烈信號;而瀘州、達州、自貢和成都則通過設立口岸與物流(發展)辦公室,推進外向型經濟發展,“正在和重慶萬州共同打造鐵公水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借道萬州深水港,打通東向出川大通道,加快把達州建成秦巴地區綜合物流樞紐。”達州口岸物流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而對肩靠成渝兩座特大城市的內江來說,設置配套服務成渝特大城市辦公室則是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的必然選擇。

除了協同和開放,創新也成為機構改革背後的關鍵詞。在梳理過程中,可以看到各地基本都設置了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多數市州將其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辦公室設在經信局。而肩負為軍民深度融合探路的綿陽,整合發改、工信等部門的相關職能,組建專門的市委工作機關——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從頂層為軍民融合體制機制創新做好保障。

比較同類項 深化“放管服”建智慧政府

“要持續簡政放權,優化政務服務,真正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便捷。”在2018年11月2日四川省機構改革動員部署大會後,四川省委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了機構改革的重要方向。

聚焦群眾關心的難點痛點,深化“放管服”,多地在機構改革中出了“真招”和“硬招”。除了還未公佈機構改革方案的阿壩州,其餘20個市州均將過去的政務服務中心“升級”為政務服務管理局,甘孜則組建了州行政審批局,矛頭直指行政審批制度的“短板”,著力解決制約“一次辦好”“一網通辦”的諸多問題。

縱觀各地機構改革中的“自選動作”,“大數據局”最為搶眼,目標無一例外都是推動智慧政府、智慧城市建設。樂山、眉山、瀘州組建專門的數字經濟發展局,加快大數據、雲計算等產業發展,用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傳統產業;而雅安、遂寧等5地則是將大數據管理和政務服務相結合設置專門機構,“一方面,藉此打破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孤島”,提升現代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是政府主動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新要求,為服務產業、指導發展提前佈局。”在雅安市有關負責人看來,“讓數據多跑腿,讓企業少跑路”已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

同樣著眼於為當地重大戰略營造優質政務服務環境的還有宜賓和樂山。宜賓組建市大學城科創城建設服務局,充分激活“雙城”資源;樂山組建市營商環境服務管理局,突破體制機制藩籬,為推進“旅遊興市、產業強市”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