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为什么那么火?STEAM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几个发光二极管、几根导线、几只彩色小灯泡,加上开关、门铃、木板、小车轮、各种各样的装饰材料……这样的课堂在国内已经并不鲜见。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串联电路图,十一二岁的孩子们就忙不迭开始鼓捣起来。一节课下来,可以挂在门上的圣诞节松柏装饰花环、门铃,会跑会“相扑”的简易遥控小汽车……五花八门的作品堆满了“工作台”。

这是某小学六年级一节普普通通的信息技术课,它还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名字——中小学STEAM教育课程。如今这个教育课程已经走进了我国包括北京清华大学附中、人民大学附中、上海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等在内的600余所中学。STEAM教学模式火了之后,许多学校纷纷引进、嫁接,但是效果质量差参不齐。为什么大家都在追捧STEAM?

STEAM是什么?

STEAM教育为什么那么火?STEAM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STEAM就是

科学(Science)

技术(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数学(Mathematics)

艺术(Arts)

STEAM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全球竞争力。听着高大上,一琢磨还是不懂。这也是我刚接触STEAM教育的第一感觉,“不明觉厉”又“不明就里”。

不过,多次接触孩子的STEAM课程后,我慢慢理解到:甭管它字面意义多高大上,最核心的特质就两个。

一是,注重教孩子“思考方法”,而不是纯粹地传授“知识点”。

拿一个孩子手工课的案例来说。

这堂手工课是做一个小沙包。我记得一般老师是这么教的:第一步,教怎么裁剪布料;第二步,教用针线来缝合;第三步,缝的时候收针怎么做。最后,把沙包封上口,填充沙子。学生只要按老师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做,就可以做出一个统一的小沙包来。

但女儿班里的STEAM课是这样教的:

第一步,老师问学生,沙包是干什么用的。你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和现实联系起来,思考它的功能是什么。沙包是玩的时候互相丢的,打到人的时候不能很疼,就不能用坚硬的材质来做,但又要保证丢得远,还得有一定的重量。

这样思考后,学生自然会去想要实现这些现实功能,需要用什么材料。

所以,第二步,老师会让学生自己选择用什么材料做沙包比较合适。

第三步才是怎么做。

做完之后还有第四步,一定要丢一丢检测一下,用现实来反馈。

让我们想一想。

一般老师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一种情况:这次做沙包,会了;下次让学生做汽车模型,又不会了。因为他觉得汽车模型和沙包完全没关系,我知道怎么缝沙包,可汽车模型是个全新的东西。

换成STEAM的教学方式,做汽车模型还是可以用这四步完成:一,有什么用?二,基于用途,需要什么材料?三,怎么做?四,做个检测,获得反馈。这个思维方法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地方,甚至长大以后设计轮船、机器人什么的都可以用上。

这小小手工课的四步骤,体现了STEAM教育核心:

发现问题 → 设计解决方法 → 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解决问题 → 运用理性方法验证解决效果

它不追求让孩子掌握做具体东西或解答具体题目的知识点,而是强调掌握一种思考方法。

STEAM教育为什么那么火?STEAM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再看这道数学题:一个梨3元钱,小明买2个梨,给了老板10元钱,找他多少钱?

是不是好熟悉,我们以前考的题都是这种类型。这种题的特点是:它的初始条件和最后答案都是确定的,你只要按老师教的解题方法去做,肯定能得出正确结果。

这就是传统教育模式的特点:着重解决已知问题,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识点。

而这种不需要自主思考,按图索骥的方式恰恰是STEAM所摈弃的。

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成倍增加,这造成了国际学校教学的"慢"。

相比公立学校,国际学校的基础教育之所以“差”,也正是因为这种“慢”的教学方法。但慢有慢的好处,我发现虽然效率低了,但老师把时间花在了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发现、思考甚至讨论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得出结论。恰是这种着眼于思考方法的“慢教学”,给了孩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是,“注重整体”,而不是“单项突出”。

STEAM教育为什么那么火?STEAM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第二个案例是“虫虫奥林匹克竞赛”,女儿老师介绍说这是他们在美国考察STEAM课程时学到的。

老师让学生从网上买来电子虫。学生首先要观察虫子生理结构的特点,它有什么能力,不同的虫子,有的爬得比较快,有的力气比较大,有的善于穿越障碍等等。(这部分包含了生物知识,还包含了结构和功能匹配的整体思维方式)

观察之后,目标是为了设计虫虫的奥林匹克竞赛,于是要仿照人类的奥林匹克竞赛,设计不同的赛道。每个虫子特点不同,你得根据你的虫子的特点,设计出有利于自己虫子的赛道来。(这又涉及到了物理、运动知识和设计能力)

设计出赛道之后,还要制定比赛的规则,要为竞赛做宣传,这里涉及到人文艺术的东西,是STEAM中的A部分。

你会发现,组办一次“虫虫奥林匹克竞赛”,孩子们要用到的知识非常多,而且很多知识都是跨学科的。

像这种比赛,STEAM课上经常有。几个孩子为一组,几组一起做个项目,中间涉及多学科知识,同时,整个过程尽量由孩子自己设计,自己制定规则。这是STEAM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注重整体性。

一直以来,传统教育里有个很奇怪的“完美主义情结”,不论学什么,都希望孩子学得又精又尖。比如数学,如果这孩子会两位数乘法了,马上就给上难度更高的。易到创始人周航曾在湖畔大学演讲中说:勤奋而低效,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不正确”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小数点后的努力”。

什么意思呢?假设现在在参加一个体操比赛,如果我们以前可以得9分,就努力打磨使自己能得9.5分。

“匠人精神”没有错,只是未来的方向,一定是“整合跨界能力”效用远大于“单项突出”。因为,高精尖的活儿机器人能代替,而人的能力必须体现在整合、创造上。从这点来看,我觉得国际学校的教学方式更接近智能化时代对人的需求。

STEAM教育为什么那么火?STEAM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我国为什么越来越重视STEAM教育?

STEA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其在美国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国的素质教育,美国很多高校都有相应的课程体系。


STEAM教育为什么那么火?STEAM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美国本科和硕士STEAM相关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对STEAM教育越来越重视。

STEAM教育与“新高考”

8月23日,北京将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简称高考改革),到2020年,将初步建立符合首都教育实际的现代高考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公平公正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


STEAM教育为什么那么火?STEAM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为进一步细化高考综合改革的各项任务和措施,根据教育部要求,结合首都教育实际,官方研究制定并最新发布了《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2020年起,统招录取将采用“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逐步实现从“选分到选人”。其中,综合素质评价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大方面。


STEAM教育为什么那么火?STEAM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2017年各大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汇总

STEAM教育与“中考改革”

不仅是高考发生了改变,中考也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

2018年8月23日,北京市教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此前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


STEAM教育为什么那么火?STEAM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意见》提出,2021年,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本次中考改革最大的亮点是:给予高中自主招生机会。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由此可见,STEAM教育更提倡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来教育将更看重孩子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所以,投资孩子的STEAM教育,也就是投资孩子的未来。

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