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這些歷史上的航運故事,你知道幾個?

我國航運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勤勞、聰慧的中國人民創造了眾多航運奇蹟和航運智慧,為我們今天的航運發展,提供了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強大的發展動力。讓我們一起看一看航運人創造的輝煌。

【歷史】這些歷史上的航運故事,你知道幾個?


水運助晉國破解糧荒

公元前647年,晉國遭受了大災荒,眼看就要斷炊了。於是,晉國國君夷吾派了使臣到秦國去買糧。秦穆公和大臣們幾經商議,再加上本身秦晉就是親戚,怎能坐視不管?於是決定賣6萬斛糧食給晉國,以解燃眉之急。

賣糧的事情雖然決定了,但是怎樣運往晉國,是個大問題。從秦國的都城雍(今陝西鳳翔縣南)到晉國的都城絳(今山西省新絳縣北),路途遙遠,而且要跨越崇山峻嶺。幾萬斛(古代的一種量器,一斛為十鬥,一斗十五斤)糧食,靠人挑馬馱,恐怕要一年半載才能運到,晉國的老百姓恐怕早就餓死了。

怎麼辦?大家都被難住了。就在這時,還是那位用五張羊皮贖回來的百里奚,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說,幾萬斛糧食單靠人挑、馬馱、車拉,肯定不行,最好的辦法還是用船運。一隻木帆船就能裝幾萬斤糧食,最多隻要幾百只船,一下就能把這幾萬斛糧食裝完。船不夠,可以借用民船。

雍緊靠渭河,絳則緊靠汾水。從雍裝船後,順著渭河航行,就可到達黃河,再從黃河上溯進入汾水,就可以直達晉都絳,總共也只不過六七百里的航程。這樣既省人力,又少消耗,而且所用時間不長,很快能使晉國得到糧食。百里奚這一番話,秦穆公和大臣們都非常信服,一致通過,就這麼幹!

渭河兩岸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一袋袋糧食從倉庫裡扛了出來,裝到停泊在渭河邊上的幾百條大木船上。運糧的船隊揚帆起航,船舶相連,一眼望不見首尾。運糧船隊藉著接連幾天的西北風,順渭河東下,很快地就到了渭河和黃河的會合處。但到了黃河,情況大變,波濤洶湧的黃河水,滾滾而來,儘管櫓、槳、篙都用上了,但糧船走得還是很慢。

晉國百姓還在捱餓,等著糧食救急。為了加快船速,他們增加了拉縴的人。縴夫們光著背,頂著呼嘯的北風,彎著腰,喊著號子,艱難行進。舵手們則緊握舵杆,眼睛盯著前方,小心謹慎地避開一個又一個險灘暗礁。

急流終於被征服了,船隊最終到達了汾水。這時,汾水兩岸早已聚集了很多等候糧食的晉國百姓。當運糧船隊出現在他們眼前時,都不約而同奔向河邊,接過纖索,幫著縴夫拉起纖來,船速一下快了好多。不幾天,終於把糧食運到了絳城。

晉國的老百姓得救了,對秦人十分感激,更感謝百里奚。他們編了許多歌謠,每當吃飯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地哼上幾句。

這就是《左傳》上所記載的“秦於是乎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日泛舟之役”的故事。可以看到,我國勞動人民遠在2600多年前,就認識到了水運的優越性,還組織進行了如此大規模的突擊性水上運輸,的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歷史】這些歷史上的航運故事,你知道幾個?


漕運助大唐戰後重建

唐朝的安史之亂,使整個大唐王朝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對交通運輸影響極大,尤其是漕運。

交通運輸是大唐的經濟命脈,必須儘快恢復。安史之亂平定後,寶應二年(公元763年),劉晏被唐代宗任命為轉運使,負責恢復漕運,以期給大唐的戰後重建注入新活力。

但是,恢復漕運談何容易。面對重重困難,劉晏上任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親自乘船考察淮河、泗水、汴河、黃河等各漕運河道的水情,並疏通運河水道,使之恢復通航。

當時,勞力短缺。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用朝廷專賣食鹽的收益,作為漕運的費用。此外,還僱人從事運輸生產,而“不發丁男,不勞郡縣”,減輕了地方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中間剝削,漕丁漕夫的收入也有所增加,對恢復漕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為了保障安全,除由政府在運河沿岸分別派遣軍隊駐防外,還把漕運船隻和人員組織起來,規定“十船為綱,每綱三百人,籬工五十人”,從揚州派遣軍隊護送到河陰。同時,對漕丁漕夫的駕船技術,根據各條河道的特點,進行專門訓練。更重要的是,劉晏積極改革漕運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實行分段運輸法。

過去,由於一直採用直運的辦法,把江南的糧食集中到揚州,然後從揚州裝船,經過大運河、淮河、汴水、黃河、渭水,直接運到長安。 這種運輸方法,使大江大河的運輸能力不能充分發揮。而且運輸時間過長,一船糧食,往往需要八、九個月才能到達長安,途中損耗也很大,效率低。另外,由於長距離運輸,船工對各不同河道的情況難以全面掌握,因此常常發生事故。

針對這些問題,劉晏一方面在清口(淮河、汴水匯合處)、河陰(汴水入黃河處)、渭口(渭河入黃河處)等處,建造糧食倉庫,同時又根據各江河水位高低和水流緩急情況,推出“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的運輸規定,使“江南之運積揚州,汴河之運積河陰,河船之運積渭口,渭船之運積太倉(皇室倉庫)”。如此一來,漕糧分別由各河系的船分段接運,運輸時間大大縮短。而且船工們都各自在自己熟悉的水道行船,事故也大大減少。 這種按各區段運輸的方法,能充分發揮運輸潛力。直到今天,這種方法仍然是組織水上運輸的重要方法之一。

為了使分段運輸法更加完善,劉晏又根據長江、汴水、黃河、渭水的水力不同,建造了許多不同類型的船隻。在汴水航行的,是一種“歇艎支江船”。這種船平底淺艙,裝載量大,每船能載一千石之多,而且裝卸方便,適合在江面開闊、水流穩定的河道里航行。 在黃河三門峽險灘航行的,又是另外一種船型,叫作“上門填闕船”。這種船載重在一千石左右,以堅牢著稱,適用於水流湍急、礁多灘險的河道里航行。

經過劉晏的改革,大唐的漕運終於逐步恢復。由於在漕運方面的突出貢獻,劉晏也被載入史冊。


【歷史】這些歷史上的航運故事,你知道幾個?


車船助起義軍打勝仗

南宋初年,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活躍著一支由鐘相率領的反宋抗金的水上農民起義軍。起義軍高舉“等貴賤、均貧富”的大旗。不久,鐘相在一次戰鬥犧牲,貧苦出身的楊么接過了戰旗。起義軍在他的領導下,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據史料記載,當時起義隊伍有40萬人之多。他們以洞庭湖為基地,在險要處建立了許多水寨,同時還建造了數百艘車船。每逢水戰,楊么就派出戰船迎戰。起義軍的車船船體龐大,速度飛快,是水戰裡的“大殺器”,令官軍聞風喪膽。楊么農民起義軍,成了南宋的心腹大患。

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宋高宗趙構派御前大軍都統制王躞,率兵馬3萬多人,水師1萬多人,海船千艘,沿長江水陸並進,想一舉剿滅楊么農民起義軍。楊么得知消息後,立即在三面傍水一面靠岸的湖邊加固水寨,修築起堅固的工事,做好迎戰準備。

11月的一天,王躞向起義軍發起進攻。他把一支約一萬人的水軍主力,埋伏在洞庭湖的東面,然後親自率領大隊人馬,由西向東向楊么的大寨發起攻擊,企圖把起義軍趕入埋伏圈,前後夾擊,一舉消滅。楊么識破了這一計謀,探知官軍的水師主力埋伏在洞庭湖湘江口一帶,於是就來了個將計就計。

當王躞所部向起義軍撲來時,楊么故意放棄水寨,全軍轉移到水上。王躞以為起義軍怯戰棄寨而逃,立即登船追趕。等到了湖面開闊處,形勢突然發生了變化。只見楊么的起義軍車船掉過頭來,向官軍的戰船衝去。起義軍駕駛著高大的車船,居高臨下,連連向官軍投石放箭,打得管軍潰不成軍,狼狽逃竄,王躞也中箭負傷。

楊么決定乘勝消滅那支埋伏在洞庭溯湘江口的敵人水軍主力。只見幾艘裝有八隻車輪的車船,並不轉動車輪,悄然向王躞水軍埋伏的地方漂浮過去。船上沒樹旗幟,也不見人,沒有一點聲息。官軍發現這些船後,立即報告了水軍主將。輕狂的主將認為,一定是在西面被殺敗的農民起義軍。為了搶得車船爭奪戰功,不等令下,官軍就解纜撐篙,亂哄哄地向車船趕去。

等到官軍的船全部駛入湖中央,靠近車船時,突然,車船上的戰鼓擂響了,只見車船飛快地開動起來,來回馳騁。車船的兩舷樹有許多高高的“拍杆”,“拍杆”的頂端都綁有大石。當有船靠近時,“拍杆”立即放倒,巨石飛速墜下,將敵船砸沉。當遇到較小的敵船時,乾脆就從敵船上碾壓過去。農民起義軍的幾條車船,在官軍的幾百條船中間,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不多一會兒,王躞的水軍就全軍覆沒了。

那麼,楊么的車船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船,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呢?原來,在船的兩邊裝有輪子,人在船艙內踏動傳動裝置,船舷兩邊的輪翼就飛快地轉動擊水,於是船就前進了。既可進,也可退,操縱方便,且航速很快。它擺脫了風力和風向的束縛,比起一般的舢版與帆船,優越多了。再加上船上的武器配備,用來作為戰船,再合適不過了。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明輪船的國家。明輪船是指在船的兩側按有輪子的一種船,由於輪子的一部分露在水面上邊,因此被稱為明輪船。

據史料記載,我國早在五世紀時,祖沖之(公元429-500年)就建造了“千里船”,應是車船的雛形。唐代又有了發展,“挾二輪蹈之”。到了南宋,進一步改進,壯大。楊么的車船,最多的有24個輪子,“以輪激水,其行如飛”。同時由於轉軸裝在船艙底部,水手又在艙裡踩踏,所以車船上的士兵不易被敵人兵器所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