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納甲是什麼?有兩種

《周易》是沒有說到天干地支的,裡面先甲後甲、先庚後庚的辭文跟天干地支相合沒什麼聯繫。

研究五行肯定離不開納甲,堪輿、占卜、丹道養生都離不開這個納甲。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說納甲就是月相,是不太嚴謹的,當初是為了讓大家對先天八卦的八大自然現象有直觀的瞭解。

雖然歷史上很多易學名家都用月亮盈虧來解釋納甲的含義。包括魏伯陽《參同契》說:“初三震受庚,上弦兌受丁,十五乾體就,十八巽受辛,下弦艮受丙,三十坤受乙。”其中的說法是有點牽強的。上弦下弦月體亮晦各一半與兌、艮的卦象也不太象。壬癸在北方,北半球看到月亮出現在正北是不可能的,如何去納?所以是有點不太嚴謹。

用河圖、洛書來解釋納甲就一目瞭然。納甲的說法有兩種: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這是京房六爻卦的納法

京房納甲法是用六爻卦來納的,就是用重卦納,具體方法是:乾納甲壬,坤納乙癸,艮納丙,兌納丁,坎納戊,離納己,震納庚,巽納辛。八卦全部納盡十天干。乾、坤兩重卦的內卦納甲、乙,外卦納壬、癸。乾、坤兩卦為父母卦,兼納天干之首尾叫乾坤括始終。這種納甲對用六爻來預測的朋友來說是熟得不能再熟了,我也不多解釋。

二、用三爻卦來納甲,非常符合河圖、洛書的數理

三爻卦沒有內、外卦,所以乾、坤兩卦是沒辦法兼納壬、癸的。乾只能納甲,坤只能納乙。

一卦納一天干,八個卦明顯不夠用,所以要空兩天干。把河圖的戊、己土放中宮,四方八卦各納一天干,其中戊、己就不納。跟六爻納甲不同,戊、己不納後,那麼坎就可以納癸,離就可以納壬了。把卦和天干裝入變體河圖就成下圖

真正的納甲是什麼?有兩種

有沒有發現上圖的奧妙?我來說明一下:

首先是河圖中宮十和北方六兩數字易位了,表示水土同根,陰水凝成土。

其次是西陽九和南陽七互換了,金火互換表示陽九歸正火位,陽七歸正金位。

其它位置都不變,這樣河圖五十五數就成為有規律的五個十一了。中宮五加六成十一,北方十加一成十一,東方三加八成十一,南方九加二成十一,西方四加七成十一。

把卦和天干布上後,從數序來看,甲乙二始,戊己二中,壬癸二終,丙丁庚辛夾在始中、中終之間。二始定乾坤,二中定戊己,二終定離坎,始中之間是艮兌,中終之間是震巽。二始二終為關殺,二中為空亡,從事風水形地的朋友有點明白吧。剛好在頭條上看到有朋友問風水空亡的問題。

不要以為是我在亂扯,限於篇幅,明天文章用先天卦數和五行生剋來推導其中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