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文学的政治性


钱穆:中国文学的政治性

研讨中国文学起源,便不得不牵涉到中国文化发展之整体的特殊性。中国古代文化环境,与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诸区域不同。

中国文化在大地面上发展成熟。在一个绝大的地面上,散布着稀落的农村,又分别各自环拥着一个一个的城圈,那即当时之所谓“国”与“都”与“邑”。

而那些国与都与邑,又尽是经济不很繁荣,人口不很稠密的。国与国、都与都之间,一样是稀落的,散布的。那些稀落的都和鄙,城郭和农村,散布在黄河两岸乃及江淮之间的一片大地面上。

各地的方言俗语,尽可有许多歌谣以及民间传说,可资运用作为文学的好题材,可被视为是文学的胚胎与种子;但若没有人把来雅化过,则永远如那越人之歌般,它将浮现不到文化上层来,成为我们此刻所目为的文学了。

而那些把来运用雅化的人,又必然是在当时社会上层的贵族们,即当时所谓的“士君子”。而那些士君子,他们又常先注意到政治,那又是中国文化一特征,有其内在必然之所以然。即如《十五国风》与《楚辞》,显然都绝不是和政治绝缘的。

这正是中国文化发展一特有的形态,亦是研讨中国文学发展史者所必当注意的一要点。

摘自《中国文学论丛》钱穆 著,九州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