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入門——我的學易之路,如何學習,分享幾句實在話

最近有不少朋友發私信給我,說自己對易學也很有興趣,有什麼學易的心得沒。私信有時候無法一一回復,關於一些關於學易的經歷和自己的初學的方法,這兩天總結了一下,其實跟學任何一門學科一樣,大致的階段都相同,不過是所悟不同而已。現在把自己總結的一點小心得分享出來:

首先,心態。

心態要樂觀、放鬆,當成一種興趣愛好,就與我們先識字,再組詞,然後寫作文一樣,有個比較長的過程,不要有畏難意識。

實話說,等到把最初的階段過來,你會感覺學易是有樂趣而又簡單的事。因為任何一門學問,等你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之後,就覺得不過爾爾,稀鬆平常。這也是《易經》裡面簡易所講的,你心裡總覺得難,總覺得不好懂,怎麼能學會呢?一樣是人,只要用心都可以學會。同時要熱愛,你不喜歡的事怎麼可能學好呢?

《易經》入門——我的學易之路,如何學習,分享幾句實在話

再一個,學易要勤學不輟,持之以恆。

不要動不動就半途而廢,要堅持長期。學易並不是說每天學上三個小時,就算學易了,正常的學易每天能堅持一個小時,三個月下來就很可觀了。我們那個年代背古書的時候背不會可是要在雪地裡站著背會為止,老一輩傳統手藝都是這麼傳承的,先要懂得師長傳藝不易,才懂珍惜。現在條件不一樣了,好也不好。

有的人說時間不夠,實在不行可以一天看30分鐘、20分鐘、10分鐘都可以,但是學易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悟性特別好的不說,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是堅持不輟,水滴石穿,等一種十年學易,一朝頓悟的感覺。其實我們的學習是有階段的,積累到了一定階段就會感覺進步很慢甚至停滯不前,其實這時候就是所謂的瓶頸期了,也就是突破的邊緣了,等到進入下一個階段,你會發現以前想不通的好多問題一下子融會貫通了。

《易經》入門——我的學易之路,如何學習,分享幾句實在話

還有一點,要明確易學預測的意義和特點

易學預測是趨勢性的判斷,不要過度的神化,不存在絕對的預測。更不要盲目的為一些所謂神斷的事例所驚訝、迷惑顛倒。從而讓自己只知道追求神奇而大失易學本義。無論是誰,都是從基礎部分一點一滴的學過來的,不存在所謂的速成和秘訣,除了理論與方法的正確性與實用性之外,都是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的結果!你肯下功夫,一樣可以。只要你的理論和方法是正確的,你再在實踐中去驗證體會,將其融入自己的易學思維之中!

《易經》入門——我的學易之路,如何學習,分享幾句實在話

重要的一點,初學者一定要做學易筆記!!!

學易筆記是最直觀和最有效的學易方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定要做筆記!做筆記的時候要有技巧,將筆記中間畫一條豎的直線,左邊寫下學習內容,包括斷卦基礎、技巧、事例等等,並同時寫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體會,最好用雙色筆寫,便於複習。我們當時都是把《卜筮正宗》、《淵海子平》用手抄到筆記本上的,左邊抄完右邊則要相對的寫下疑問,要標明第一 第二。老師說在學習中沒有疑問,就是沒有思考和練習的表現,所以要在學習中提出疑問,才是真正的開始學易。

《易經》入門——我的學易之路,如何學習,分享幾句實在話

最後一點,實踐最重要。

一切的學問都應該為我們的生活所服務,應用到生活就需要實踐,只有在實踐中你才能真正的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你才能把一些疑惑弄清楚,也會更加自信,胸有成竹,因為任何方法如果只是紙上談兵,那永遠是殘缺的。所以要多做練習,根據經驗總結,可以加入一些交流群之類的,會有一些愛好者專門為他人斷事,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等到有了大量的實例,就可以進行簡單的預測。

關於所學內容

一,基礎

若論基礎,莫不以“陰陽五行”為根本。所以大家在學習不管是六爻還是八字、梅花、之前,一定要把陰陽五行的學說看得詳細、明瞭,一定要清楚易卦與陰陽五行的從屬關係。因為這是易學預測功能的核心,是基礎中基礎。陰陽五行是根本。其次,再去了解“萬物類象”及八卦符號、六十四卦象意等等,不要死記硬背,要在“理解”上下功夫,肯於活變。

二,技法(也就是術的問題)

好的斷卦方法可以讓你少走彎路,可以簡單快捷的預測,但什麼才是好的方法呢?首先,在把基礎夯實的前提下,只有“適合你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其次,“簡單實用的方法”才是我們的追求,而方法令你的預測思維更準確、更有效率。這個階段就需要各自的悟性了。

《易經》入門——我的學易之路,如何學習,分享幾句實在話

三,對易學預測的認識誤區

1,任何一門預測學都不是萬能之法,也不可能百分百神驗,不存在絕對準確率。因為易學預測本身並非是人們平時所認識的那樣無所不知,那只是一種神化,而不是真實情況,在一定的條件下,易學預測可以推斷一定範圍的人或事的發展變化趨勢。 這個在前面兩篇也寫了不少。

2,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神仙,你我皆是凡人,一味的尋秘探玄是大可不必的,所謂的絕招無一不是在大原則下的小變化,是規律性的總結,俗話說的好:樹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萬變不離其中。所以我們要充分理解基礎並多多實踐,這才是真正提高技術的辦法!同時要多去交流,共同提高,不要閉門造車,要敞開心扉,納百川歸一海。

3,若能拜師學易固然是好,但不能把師傅所教的思維方法、思維方式學到家,不能在師傅的所教的基礎上升華你自己的個性、昇華你自己的方法,永遠不是合格的學生。記住:師傅可以把技術的東西教給你,但不能代替你去實踐,不能給你實踐中才能體會的經驗。真正到最後,每一門學科都是可以通往那個所謂的“道”的,萬法歸一,君子和而不同,各有各的路但互相又不矛盾。

天地蒼蒼,宇宙茫茫。只要人類還在繁衍生息,只要我們還在這篇土地上生活,就離不開一代代人流傳下來的文化。非名山不留真仙,是真佛只論家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