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獲改革先鋒稱號,法律人有他們(附全名單)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王滬寧宣讀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表彰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的決定》。決定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同時,為感謝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支持和幫助,向阿蘭·梅里埃等10名國際友人頒授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小編梳理後發現,這份名單裡面有不少法律人的姓名。鄒碧華、王家福、馬善祥、史久鏞、邱娥國……從人民法官到法學專家,從紮根基層30年的調解員到特種警察,無論崗位在何處,法律人都在捍衛法律尊嚴、維護群眾利益,毫無保留地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從不同角度展現和詮釋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法治進程的腳步。向他們致敬!

100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法律人有他们(附全名单)
100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法律人有他们(附全名单)

司法體制改革的“燃燈者” 鄒碧華

100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法律人有他们(附全名单)

“鄒碧華同志是新時期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於擔當的好乾部。他崇法尚德,踐行黨的宗旨、捍衛公平正義,特別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鄒碧華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批示。

鄒碧華曾經獨創的審判工作方法成為法院系統學習寶典。他先後參與審理社保基金追索案、北方證券破產案、房屋維修基金案等一大批全國矚目的重大疑難案件。規範設立上海法院系統12368便民服務熱線,受到群眾歡迎。積極推進法院管理科學化,牽頭起草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推動上海市法院司法體制改革工作。

在投身司法事業26年後,2014年12月10日鄒碧華不幸因公殉職,引發了人民群眾自發悼念和緬懷,“法官當如鄒碧華”成為社會各界人士的共鳴。被追授“全國模範法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優秀人民調解員 馬善祥

100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法律人有他们(附全名单)

他從事基層調解和群眾思想政治工作30年,總結出“民為本、義致和”六字理念,老馬“三十六策”等一整套“老馬工作法”;他成功化解數十起重大矛盾糾紛,妥善處置多個意外事件,接訪2萬多人次,辦理信訪問題1500餘件,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他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他就是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老馬工作室”負責人馬善祥。他的100多本筆記摞起來高過他的身軀,500餘萬字記錄連起來鋪就他的每一個腳步。他化恩怨釋前嫌,無懼家長裡短,明辨是是非非。

推動依法治國的理論創新者 王家福

100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法律人有他们(附全名单)

王家福,四川南充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原所長,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王家福參與民法通則、公司法、物權法等多部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為我國民商事立法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促進作用。他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基本構想,較早提出依法治國理念,對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和法學繁榮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可以說,他是民事立法進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外交領域國家利益的忠實捍衛者 史久鏞

100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法律人有他们(附全名单)

2004年2月6日,史久鏞當選聯合國國際法院院長。這是自聯合國國際法院1946年成立以來首位中國籍法官擔任院長。史久鏞在任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和國際法院法官,特別是院長期間,以精湛學識、公正品格和勤勉作風履行職責,贏得國際社會和國際法界普遍讚譽,為國家民族爭光。

史久鏞長期工作在外交和國際法戰線,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做了大量工作。他曾全程參與中英香港問題談判,參與設計一系列具有開創意義的法律制度安排,為香港平穩過渡與順利迴歸作出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積極推動者 許崇德

100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法律人有他们(附全名单)

許崇德出生於1929年1月,2014年3月去世,上海青浦人。他是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原學科帶頭人,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原名譽會長。

作為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許崇德參與了1954年憲法起草工作,全程參與了1982年憲法修改工作,並參加了1988、1993、1999、2003年4次憲法的修改及其他眾多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工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推動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了突出貢獻。1985、1988年先後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工作,為香港和澳門迴歸、“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落實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優秀民警代表 邱娥國

100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法律人有他们(附全名单)

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原調研員邱娥國從警27年來,秉承“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執法為民理念,大膽創新勤務模式,勇於破解基層治理難題,摸索總結出戶籍民警“一圖二訣三本四勤”和“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情,辦百家事”工作法,創立“警民聯繫卡”“警民聯繫牌”等便民措施,在全國公安系統推廣,為基層治理髮揮了重要作用。

他打擊犯罪,衝鋒在前,參與偵破刑事案件500多起,教育轉化200餘名“兩勞”迴歸人員和違法青少年,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和一方平安,成為群眾的“貼心人”。邱娥國曾榮獲“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對外開放法制建設的積極實踐者 張月姣

100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法律人有他们(附全名单)

張月姣曾任外經貿部條法司司長、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主席。2007年11月,63歲的張月姣成為了中國首位躋身世貿組織最高裁決機構的法官。她參與了重要經貿規則協議的談判和制定,審理了大量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投資、貿易爭端案件,提升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法治形象。

張月姣還參與外資三法、對外貿易法等一系列對外開放基礎性法律法規的制定,為我國涉外經貿法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付出努力。參與我國和歐美等經濟體長期進行的對外貿易、投資、知識產權談判,併為中國復關和加入世貿組織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8年8月,世界銀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仲裁員張月姣被最高人民法院聘任為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首批專家委員。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模範檢察官 張飈

100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法律人有他们(附全名单)

參與審查服刑人員減刑、假釋材料7600多份,發現和糾正違法減刑、假釋74人;辦理在押人員申訴、舉報案件21件,依法複查7件;監督糾正了9名服刑人員刑期計算錯誤……曾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人民檢察院監所檢察科正科級檢察員的張飈被譽為“冤案平反的幕後英雄”,並榮獲“全國模範檢察官”稱號。

張飈針對案件中的疑點問題,堅韌執著、反覆查證、敢於擔當,堅持不懈依法推動正義伸張,全力維護被監管人員合法權益,用實際行動和工作質量喚起人們對法律的信仰和敬畏。他推動有關案件再審中啟動的非法證據排除程序,被法學界認為具有嚴防冤假錯案的風向標意義。

改革先鋒名單(100名)

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于敏

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 於漪

農村改革的先行者 小崗村“大包乾”帶頭人

率先到內地投資的澳門著名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 馬萬祺

數字經濟的創新者 馬雲

“互聯網+”行動的探索者 馬化騰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優秀人民調解員 馬善祥

“863”計劃的主要倡導者 王大珩

海洋維權的模範 王書茂

推動漢字信息化的“王碼五筆字型”發明者 王永民

科學治沙的探路人 王有德

打造壽光蔬菜品牌推動農業產業化的典型代表 王伯祥

科技興油保穩產的大慶“新鐵人” 王啟民

科技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者 王選

支持國家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香港工商界優秀代表 王寬誠

推動依法治國的理論創新者 王家福

全面從嚴治黨中紀檢監察干部的優秀代表 王瑛

保衛改革開放和平環境的戰鬥英雄 韋昌進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探索者 韋煥能

知識型企業職工的優秀代表 巨曉林

黨員領導幹部的楷模 孔繁森

經濟體制改革的積極倡導者 厲以寧

載人深潛事業的實踐者 葉聰

初心不改的農村的先進模範代表 申紀蘭

外交領域國家利益的忠實捍衛者 史久鏞

三峽移民安置的實踐探索者 冉紹之

港口裝卸自動化的創新者 包起帆

西藏牧區改革的“排頭兵” 尼瑪頓珠

紮根牧區、帶領牧民脫貧致富的優秀基層幹部 廷•巴特爾

國企改革“邯鋼經驗”的創造者 劉漢章

民營企業家的優秀代表 劉永好

遠洋運輸體制改革的推動者 許立榮

踐行“工匠精神”的優秀代表 許振超

我國首位奧運冠軍 許海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積極推動者 許崇德

“復興號”高速列車研製的主持者 孫永才

航天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孫家棟

農村改革的重要推動者 杜潤生

民營汽車工業開放發展的優秀代表 李書福

電子產業打開國際市場的開拓者 李東生

謳歌改革開放的歌唱家 李谷一

開創山區扶貧新路的“太行山愚公” 李保國

海歸創業報國推動科技創新的優秀代表 李彥宏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表演藝術家 李雪健

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退休幹部楷模 楊善洲

城市集體企業改革的先行者 步鑫生

華西村改革發展的帶頭人 吳仁寶

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 吳良鏞

鄉鎮基層黨員幹部的優秀代表 吳金印

廈門航空事業的開拓者 吳榮南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優秀民警代表 邱娥國

鄉鎮企業改組上市的先行者 何享健

落實幹部政策、平反冤假錯案的執行者 何載

深度貧困地區帶領村民脫貧攻堅的優秀代表 餘留芬

司法體制改革的“燃燈者” 鄒碧華

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 庫爾班•尼亞孜

對外開放法制建設的積極實踐者 張月姣

注重企業管理創新的優秀企業家 張瑞敏

創新型一線勞動者的優秀代表 張黎明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模範檢察官 張飈

中外合作“平朔模式”的創造者 陳日新

“一帶一路”衛生領域合作推動者 陳馮富珍

激勵青年勇攀科學高峰的典範 陳景潤

社區黨建和治理創新的探索者 茅永紅

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的探索者 林毅夫

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的先驅 傑桑•索南達傑

用生命踐行航空報國的優秀代表 羅陽

農村基層黨建“萊西經驗”的實踐創新者 周明金

小商品市場“漢正街”模式的主要開創者 鄭舉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的推動者 鄭德榮

塑造傳承“女排精神”的優秀代表 郎平

改革開放中湧現的優秀農民工代表 胡小燕

真理標準大討論的代表人物 胡福明

“中國天眼”的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 南仁東

溫州民營經濟的優秀代表 南存輝

科技產業化的先行者 柳傳志

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推動者 鍾南山

資本市場發展的實踐者 禹國剛

譜寫改革開放讚歌的音樂家 施光南

體育領域交流開放的優秀代表 姚明

“張家港精神”的塑造者 秦振華

改革開放試驗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創立者 袁庚

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 袁隆平

企業“軍轉民”實踐的創新者 倪潤峰

“雷鋒精神”的優秀傳承者 郭明義

中醫藥科技創新的優秀代表 屠呦呦

“改革文學”作家的代表 蔣子龍

空軍實戰化創新戰法的優秀代表 蔣佳冀

三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 景海鵬

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 程開甲

鄉鎮企業改革發展的先行者 魯冠球

傾力支持國家改革開放的香港著名企業家 曾憲梓

助推思想解放、撥亂反正的電影藝術家 謝晉

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催生培育者 謝高華

鼓舞億萬農村青年投身改革開放的優秀作家 路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者 鮑新民

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 樊錦詩

量子信息研究的創新者 潘建偉

為國家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香港著名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 霍英東

航母戰鬥力建設的實踐探索者 戴明盟

記者:王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