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本次香港秋拍期間,“繁華似錦 — 乾隆彩瓷三絕”

專場拍賣於11月28日下午剛剛落錘。屆時, 清乾隆 磁胎洋彩藍耳百鹿尊最終以4510萬港幣成交(成交價不含佣金)。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拍品編號2801

清乾隆

磁胎洋彩藍耳百鹿尊 青花六字篆書款

尊敞口,口下漸廣,垂腹,圈足。肩兩側對稱飾藍地黃彩螭龍耳。腹通景繪百鹿圖,山林中松桐映掩,桃樹碩果纍纍,溪水淙淙,靈芝、花草叢生。蒼松下梅花鹿三五成群,或奔跑,或憩息,或相偎,或嬉戲,或覓食,姿態各異,一派祥和靜逸、生機勃勃的景象。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

17 1/2 in. (44.5 cm.) high, box

來源

蘇格蘭貴族珍藏,入藏於1920年代以前

高 44.5 cm.

估價:港元 20,000,000 - 30,000,000

成交價:4510萬港幣


現場圖上手圖細賞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此器造型源自明萬曆時期的大罐,器形規正,筆繪生動細膩,為乾隆朝重要的大型陳設器。「百鹿尊」又稱「百祿尊」,因為鹿與「祿」諧音,寓加官進祿之意;鹿為仙禽,與瑞草靈芝、桃、松桐象徵長生不老、松鶴延年之意願。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此百鹿尊是乾隆早期宮廷製作最華美的瓷器,如果把尊上的紋飾展開,猶如一幅山水畫卷展現眼前,表現了清皇朝重要的狩獵活動木蘭秋獮。木蘭為滿語,意為「哨鹿」,秋獮指秋天打獵。這是自康熙二十二年起幾乎每年秋天都舉辦的大典,這並非為了狩獵娛樂,而是具有重大的政治、軍事意義。

康熙皇帝為鍛鍊軍隊,在承德以北開闢狩獵場,每年秋季狩獵時用八旗兵頭戴鹿頭,在樹林裡口學鹿啼叫,引誘異性,鹿出之則合圍獵殺。乾隆皇帝對此「祖制」甚為重視,還命宮廷畫師郎世寧把實況記錄下來,景德鎮工匠就照著這些畫卷,把這清皇朝重要的活動重現於百鹿尊。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此尊裝飾用的琺琅彩料製備精良。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宮廷的專業作坊偶爾會將琺琅彩料發往景德鎮御窯,同時也為宮內繪瓷作坊供應琺琅彩料。早於雍正六年(1728年),清文件對此已有記載,類似的情況或許亦適用於乾隆朝的重器。但是,本拍品(及若干近似例)雙耳的湛藍之色殊不尋常。粉彩瓷大多采用普通的藍彩,而本拍品的藍彩較柔和明澈。但其瓶耳的藍色,亦見於故宮珍藏數例乾隆琺琅彩瓶的軋道錦紋。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早在入主中原之前,有組織的狩獵一直是滿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皇太極(1636至1643年在位)是繼努爾哈赤之後的第二代清室君王,他曾於1630年在瀋陽(自1625年起成為滿清行政中心)設立圍場。1636年,他力陳倡行狩獵之故:「恐日後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俗。」他更預言,若真淪落至此,則清室滅亡之日亦不遠矣。

乾隆亦深以滿族傳承為傲,但擔心這一傳統會被淘汰。他深恐旗人會被中原文化同化,無復往昔的驍勇善戰。狩獵對君王和扈從而言或是賞心樂事,但就繼承和發揚騎射技巧,乃至練習調兵遣將,圍獵同樣意義重大。

一頭小鹿45萬丨香港佳士得:乾隆 “百鹿尊拍出”4510萬

由此可知,鹿及獵鹿的題材對乾隆來說別具意義,乾隆年間諸多宮廷畫和裝飾藝術品(涵蓋瓷器以至掐絲琺琅等其他材質)便是最佳例證。這類題材寓意禎祥,且與滿族的重大傳統息息相關。但表現手法能與藍耳百鹿尊媲美者少之又少,而本拍品正是其中的巔峰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