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商帮:一代儒商·财聚财散

财聚财散湖商衰微

湖州商帮在国内国际竞争中逐步衰败,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原因.。加以认真深素,结经验教训,发有益的启示,可以成为当世之借鉴。

湖州商帮:一代儒商·财聚财散

从表面看,湖州商帮衰微的原因是中国丝业的衰落。湖州商帮以丝业起家,丝业一直是湖州商帮的支柱,确如湖州籍丝绸商潘 润生所说,湖州丝绸“不独名闻全国,抑且驰誉域外”,“湖属数十万农工商贾,情以生存”。但进入民国后,中国丝业的衰落主要 有两个原因:一是日本缫丝工业的崛起。1909年日本生丝出口首 次超过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丝出口国,1925年其出口额已是 中国的2.6倍,至30年代初,日本生丝产量已占世界的80%,是我 国生丝产量的五六倍,而输出额已是我国的六七倍。江、浙、皖三省的厂丝,以前最旺时出口达十五万担,后减至六七万担,30年代初仅ー万担而已。二是由于人造丝的发明及大量廉价供应。人造丝发明后,其质量逐年提高,而其价格远较生丝为低,且具有耐穿美观的特点,生丝不得不跌价以竞争。以上原因致使30年代初江 浙两省生丝以半价出售都不可得,两省抵押于银钱业的丝茧总值达 四千万元,以致新革登市,虽跌之每担二三十元都无人问津,时人谓“比诚丝茧业空前未有之大劫”。丝业的衰落是湖州帮衰落的直接原因,民国时间政治人物陈果夫(浙江吴兴东林镇人)说:“蚕丝的衰落,使湖州新兴工商业及湖州旅沪同乡已成之事业“均在危殆与周零之中”。”

湖州商帮:一代儒商·财聚财散

但丝业的衰落并不是湖州商帮衰微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湖州商帮的保守性。在丝业兴盛的同光年间,湖州丝商获得巨额 财富,其积累的货币资本就是宁波商帮也只能望其项背。然而他们 没有像宁波商帮那样,当民族工业和金融业产生之际,及时将巨额 财富转化为近代产业资本。当19世纪未20世纪初,宁波商人把资本大量投向新式金融业时,湖州商帮却把大量资本投向封建性很强的,趋于没落的典当业、盐业和土地。当此间宁波商人向近代工矿 航运各业广泛投资时,湖州商帮却主要投资自己熟悉的缫丝业和织绸业。据不完全统计,在1911年前湖州商帮创办或参与创办的38家企业中,缫丝工业有21家,占55.3%。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特殊国情下,民族资本在每一个行业几乎都受到外资的强烈压迫。宁波商帮因抓住了金融命脉,又从事多种事业投资,所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而湖州商帮尽管在丝绸业居领袖地位,但进入民国后,因丝绸业的衰落,典当、盐业和地产业的没落,无可奈何地衰微了。

湖州商帮:一代儒商·财聚财散

30年代初,湖籍有识之士邱培豪中肯地指出,“湖州人致富 的由来,大都靠着丝业,其次为田地,典当和钱庄。现在丝价惨 跌,田地已不值钱,典当钱庄大有岌岌不可终日之势”。又说湖州 同乡,在上海置产和投资的很多,当时湖商最大的投资就是以上海中心的房地产行业,大大小的湖商纷纷在上海购置房产,因为靠了市面的兴盛,交通的便利,可以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这些地 产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以四象之首的刘家为例,刘家在上海 出租房屋700多栋,房租收入达到了每月5万元以上。今天在高楼 林立的上海,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精致幽准的花园洋房,这些上个 世纪留下来的城市风景,有很多就曾经属于湖商。湖商们不约而同 地进行的最大一笔投资,就是以上海为中心,辐射杭州和湖州的房 地产业。作为经济中的基础行业,一旦遇到社会动荡,房地产行业 就成为蚕食资产的巨大旋涡。但当时的湖州商人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点,这也为湖商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湖州商帮:一代儒商·财聚财散

湖商之道后世可鉴

湖商虽已没落,但湖商的精神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理念,蕴涵着巨大的精神价值。综观湖商的发展轨迹、文化背景、经营理念和经 营业绩等,可把湖商的精神内涵归结如下:

诚信经营

湖商以诚信为经营的基本原则,如清未湖商的代表人物陈熙 元、顾福昌在上海做生丝贸易时,前者因“诚笃”而被“中西丝商倚之为长城”,后者则以“忠信可行,蛮貊信然”著称。不仅如 此,湖商诚信经营,还表现在以质取胜,以质取利。如清末南潟丝 商周昌炽对生丝工艺进行改良,创制出可和机械缫丝媲美的“辑里 干经”(辑里土丝改良后的称法),一时间风行于国际生丝市场, 获利甚丰。又如刘铺对待商业合作伙伴恪守诚信之道。他初入丝业 时和南浔“八牛”之首的邢赓星合资开办丝行,但业务主要由他料 理,邢死后他一如既往料理丝行业务,而让那的子孙坐享分成,最后又公正无私地和那家分割资产。在商品买卖上,刘镛也奉行诚信 原则,注意从大处着眼,不在蝇头小利上计较得失。他认为:“于 钱财出入,寸宜宽,尺宜紧。寸不宽,则所得者分,而必为众怒之 的;尺不紧,则所失者寸,而即为启悔之由。”

湖州商帮:一代儒商·财聚财散

自强果敢

成就事业的湖州商人,必是有志向、有毅力、有能力、有修 养,且大多历尽艰辛。在他们身上,彰显着敢作敢为、能做能为的 魄力和胆识。他们具有坚初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服输的初劲;他们具 有战略思维和全球眼光,学以致用,敢想、敢干、敢闯,善于发现 商机,勇于捕捉商机,敢于争得商机。湖商“敢为天下先,善为天 下先”,他们是在族群中勇于挑战命运,实现自我,同时回报社会 的出类拔萃者。

开拓创新

湖商身上充满灵气,充满智慧。他们能从宏观层面上来判断发展方向,当宏观层面不利于自己时,能很好地进行调整,由于有了 这样的敏感性,所以总是充满了创业的激情。1843年11月,上海 开埠,刘墉首先走进上海,开始直接与外国买办交易,在短暂的时 间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湖州丝商纷纷放开束缚,走进 上海,创立自己的事业。当年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意味着湖 商敢于创新的精神,走出的这一步成就了湖商的千古业绩。

湖州商帮:一代儒商·财聚财散

士商并重

经营的外部环境是商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各种外在因素的总和,包括国内外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习俗、科技、自然资源等等。良好的外部环境,商人能顺利地生存和发展,反之, 则步履维艰。历史上,儒士们在经商之风的熏染下,逐渐认同商业意识。他们或在追求科场功名的同时,也力求获取商业利润, 或因仕途艰难生活日窘,为生存而投身为商,以至到清代“天下之势偏重在商”。这种“偏重在商”也导致儒士经商渐为普遍, 于是形成了“吴兴士子好贸丝”的士商现象。这种士商现象,是聪明的湖商为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逐渐形成的。湖商大都通过子弟读书入仕来为其商业活动換取政治保护伞。如刘镛经商时秉 持“官府里要有人”和“后代要读点书”的秘诀,所以他不仅通过向清政府捐纳为己換得了国子监典簿、花翎员外郎、蓝翎光禄 寺署正的官衔,还以“诗书簪拔其后”,使四个儿子分别取得了附贡生、进士、廪贡生、国子监生的功名,其长子刘安澜、次子刘锦藻还分别获得工部郎中和候补知府的官衔。湖商也以在商言政,在商涉政为荣,与朝廷关系紧密。近代湖商“民国第一功 臣”陈英士,“民国第一奇人”张静江,以及陈果夫、陈立夫,初始在商从政,而后弃商从政。

湖州商帮:一代儒商·财聚财散

平和包容

随着湖州以丝织品为主对外贸易的发展,西方文化也落透到湖州人的生活当中。因比,在湖州的人们可以感受到吴越文明、中原 文明,也有外来文明的形响。佛教的寺底、道教的道观、基督教的教堂在这里同时存在。历代文人置客、官员名士来到湖州,对推动 湖州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强化了湖州百姓能平等地对待异 地文化,善待异质生活方式的独特性,并包容新奇的观念,培育出湖人平和低调的心态。湖商求富奋斗时具有复杂的心路历程,尽管 江南市镇的商业文明繁盛,但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精神理念、政治 理念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理和态度。刘墉等“四象八牛”主动破财做善事、行义举,可谓深谙中国封建统治传统,这样恰恰可以保全基本的财富底线,守住一个家族可持续的未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信条深深地扎根于湖商的精神世界。

赤心奉国

近代湖商精神还表现为把商业活动与民族救亡、富国强兵等 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强烈的爱国情怀。每当历史处在民族危亡 或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由“忠义”传统形成的家国意识,就能升华为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在近代史上,湖州人和辛亥革命 的渊源深厚,在同盟会中,就有三十多位湖州籍的同盟会员如陈英 士、张静江、戴季陶、陈其采、陈果夫、朱家骅、张乃燕等活跃于 近代舞台,他们追随孙中山,为挽教民族危亡,演绎了一段可歌可 泣的历史。在孙中山导民国革命的功臣谱里有大批的湖商。孙中山革命经费大多是以张静江为主的湖州丝商筹集和捐赠的,孙中山称张静江说:“同盟会成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而最多者张静江也。”类似张静江資助民国革命的湖商,难以胜举,而南浔丝商也成为支持后来民国财政支柱的江浙财团中坚力量之一。以至民国初立时有过专门设立“南浔市”的动议,就是对南浔湖商支持革命予以的奖和弘场。

湖州商帮:一代儒商·财聚财散

重教行善

湖商的文化底蕴深厚,这得益于文化的涵养熏陶。宋代以来 北宋学者胡環开倡的“湖学”在湖州历久不衰,民尚儒重教,百姓诗书传家,代代相传,把这个富底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打造成文化之邦。我国儒商精神历史悠久,自儒家思想产生,就和商业经营内在相融合,形成了古代的儒商精神。近代儒商精神是对古代儒商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都把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商品经济法则结合起来。湖州本身就有尚儒重教的传统,再加上商业文化的陶和财力支撑,使得环太湖一带人才辈出,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和实业家。湖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多有经世济民的胸襟,不仅在经济上造福乡梓,而且还富而思源,广有善举,在慈善事业方面对家乡资助不遗余力,如建含办学、济穷帮困、修桥铺路、赡老育幼、教死扶仿等,“凡地方公益,无不乐与从事”,所以湖商又是一支“善商”群体,赢得了时人和后人的钦佩与尊敬。

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美营的湖州,是丝绸 文化的发源地。在其2300多年的发展中,湖州传统文化伴随着吴越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而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州文化,并影响、透到政治、经济等众多领域,培养和塑造出一代又一代湖州人。湖雨作为近现代民族实业的先驱,他们在经商实践中不断积 累经验,探营销之道,升华经营理念,积定下以诚信、机智、创新、自强等为核心的湖商精神,成为具成就大业的法宝,更是留给 后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