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如何更高效“花錢”?學者聚杭州建言

中国政府如何更高效“花钱”?学者聚杭州建言

浙江大學財稅大數據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金珊。 中新經緯 供圖 攝

中新網杭州2月24日電(張斌)23-24日,國家治理與財政績效論壇在杭州舉行。此間,在中國官方提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基本建成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背景下,與會的部分業界學者就國家治理與財政績效等相關話題議導向、話舉措、談方法,為中國政府如何更高效“花錢”建言。

議導向:民眾獲得感 問題及風險

“中國現在‘腰包鼓了’,過去考慮怎麼‘掙錢’,現在考慮怎麼‘花錢’更有效,即政府‘花錢’怎麼讓民眾更有獲得感。”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說。

正如其言,當前,政府如何高效“花錢”已成為中國尋求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問題之一。

中国政府如何更高效“花钱”?学者聚杭州建言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中新經緯 供圖 攝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預算績效管理應以問題即風險為導向,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地方的問題,創造性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避免一刀切。

“當前的預算更多基於過去及現在,是種嚴重的‘路徑依賴’。未來是不確定的,有各種各樣的風險,應從不確定性出發,用風險思維來思考構建績效制度與政策。”劉尚希說。

他提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應優先解決部分“隱藏風險”問題,如應整合政府資金使用,避免專項資金使用碎片化造成的“錢”與“事”脫節;對扶持產業轉型升級資金實行公平競爭審查,避免績效沒有產生,反而製造風險;對用於民生保障和改善社會性支出應從收益群體範圍來分析,避免擴大分配差距和社會不公等。

中国政府如何更高效“花钱”?学者聚杭州建言

復旦大學校長助理、公共預算與績效評價中心主任苟燕楠。 張茵 攝

話舉措:控制預算總量 構建制度變革

“政府要學會過緊日子”在今年中國多省市區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有體現,這同時也成為著搭建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時的必要考慮之一。

復旦大學校長助理、公共預算與績效評價中心主任苟燕楠就控制預算總量強調,最基本的財政功能也是績效功能,節約成本就是提升績效,控制總量才能有效控制財政風險,“中國政府現在的降費減稅政策,實際上就是這一觀點的落實。”

此外,苟燕楠還分別就落實部門收支責任和績效責任、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健全公開和監督機制提出建議。

“真正把預算績效落到實處,除預算分配機制、收支管理機制外,選人用人機制、收入分配製度也很重要。”苟燕楠表示,預算績效不僅體現在財政部門的工作上,而應是整個政府的預算績效,只有各方面協同發力,才能全面提升預算績效的管理水平。

中国政府如何更高效“花钱”?学者聚杭州建言

會場。 王剛 攝

浙江大學財稅大數據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金珊表示,基本建成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是對制度變革提出的更高要求,這意味著績效應落實到預算過程的每一環節。

“講績效不能只停留在資金層面,因為資金的背後是政策,政策的背後是政治。”李金珊以專項資金的使用績效為例稱,專項執行完畢後不僅要從經濟上考慮起投入產出效率,更首要的是要考慮政策的目的是否達到,效率也應服從於政策目標。

中国政府如何更高效“花钱”?学者聚杭州建言

會場 王剛 攝

談方法:結合城市治理 推進財政研究

“雖然通過徵收燃油稅來支持公共交通很困難,但在美國,也有很多城市用投票方式決定支持這一措施。這說明,民眾並非不支持稅收,而是希望看到有績效的稅收。”結合美國國情,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方財政與基礎設施研究中心主任趙志榮提出預算績效管理與城市治理相結合的多種可能。

他表示,構建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可以考慮將決策過程“向下挪動”以增加政府與個人的互動,“比如在小型社區,可以通過徵收物業費用起到房產稅的作用,讓當地居民參與城市治理的決策過程,促使其自我約束、自我發展。”

中国政府如何更高效“花钱”?学者聚杭州建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 張茵 攝

“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方面知識,應是政治學研究的上游學科、基礎學科,只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才能真正理解政府行為,推進國家治理、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提高。”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從研究角度提出,當前中國政治學研究缺乏經濟學、財政學視角,此方面有一定補充空間。

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國新聞社旗下財經媒體中新經緯、浙江大學財稅大數據與政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