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遇见GPS,全球化困难重重?

背景: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北斗系统(全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北斗遇见GPS,全球化困难重重?

图1-火箭发射现场

北斗系统基础知识

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诸如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等。用户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产品、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

北斗遇见GPS,全球化困难重重?

图2-2018年11月19日北斗系统星座星历

北斗系统特点

(1)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

(2)北斗系统提供三频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

(3)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北斗遇见GPS,全球化困难重重?

图3-北斗系统星座

与GPS优劣对比

(1)GPS目前的定位精度比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高,目前北斗的定位精度优于10米,GPS的定位精度理论上可达到毫米级。但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民用的精度两者相当。

(2)三频导航信号,相对于GPS的双频定位信号来说,属于后发技术优势,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3)短报文通信服务功能是北斗系统的原创功能,主要作为紧急通信使用。

(4)GPS的地面段在全球均匀分布,而北斗的地面段只能分布在中国境内,近年来境外的地面段设施也在规划建设,开启北斗系统全球化进程。

(5)北斗二代使用铷原子钟,GPS则使用铯原子钟组合铷原子钟,授时精度上更GPS更胜一筹,时钟精度也进一步影响定位精度。北斗三代卫星使用氢原子钟,精度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6)北斗系统采用三种轨道结合的模式,主要是为了快速在亚太地区提供高精度定位而采用的星座。GPS主要采用中圆地球轨道(MEO)为主的星座。从全球范围来看,GPS的星座能够提供更稳定、更高精度的定位。

(7)GPS卫星寿命比北斗系统卫星寿命长3年,但是随着北斗三代的建设,北斗新卫星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8)芯片成熟度及价格。由于GPS的全球化已经完成,所以北斗芯片在设计时需要兼容GPS甚至格洛纳斯系统,导致芯片的成熟度欠缺以及成本比较高。但是随着技术和规模化发展,芯片的成熟度会不断提高,而且价格也会降低,这只是时间问题。

北斗遇见GPS,全球化困难重重?

总结

GPS和北斗系统各有优劣,目前GPS全球化基本完成,而且在较多方面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北斗系统想要全球化,肯定会困难重重,而且在民用领域仍不能独立于GPS进行商业化。在很多时候,人们只知道GPS,不知道北斗。但是随着2020年北斗三代系统建设完成,北斗系统的性能和精度将在多方面达到甚至超越GPS的水平,加以国际合作和宣传,北斗系统的全球化指日可待。技术一直在发展,应该加强各方面基础技术的研究,“弯道超车”在基础技术领域并不适用。事实已经证明,不掌握基础技术,最终只会受制于人。

本文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大家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