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口镇:以奋斗者的姿态掀起高质量发展新热潮

史口镇:以奋斗者的姿态掀起高质量发展新热潮

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吹响了落实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掀起东营区新一轮发展热潮的前进号角。站在新的方位,史口镇将紧紧围绕“勇当全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跻身全市一流强镇最前列”的目标定位,以“一园一城一带”建设为中心,统筹抓好动能转换、城乡发展、乡村振兴三大要务,努力在推动东营区“二次创业”中争创一流。

更加注重经济的提质增效

努力打造在全区领先、全市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增长极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史口镇将全面突出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这一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和打造鲁北高端石化基地政策优势,坚持在基础配套、产业发展、双招双引上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抓化工园区认定。认真总结经验,吃透认定条件,认真查缺补漏,全面补充完善城乡规划支撑材料,进一步与省直部门做好对接协调,确保3月底前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抓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抓好总投资27亿元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公共管廊、园区村庄搬迁、园区道路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公共服务能力。抓发展空间扩展。对园区内土地性质进行全面排查,将闲置院落进行统一清理,将非建设用地全部调整为工业建设用地,为企业落地、项目建设提供土地支撑,强化园区承载力。抓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抓好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2019年实现总投资21.3亿元的馏分油加氢裂化、柴油加氢改制等项目落地,实现总投资8.5亿元的低温余热回收、阴离子醚化剂等精细化工项目完成手续办理,通过工业项目滚动实施、压茬发展,全面补强延长石化产业链,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重要增长极。抓产业智力支持。与中国石油大学共同打造“政府+高校+企业”人才引进新模式,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的东营炼化一体化技术与工程中心项目,建设大学生实训基地、炼化一体化科研中心,实现高端化工人才汇聚,为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智力支撑。抓工业企业引进。依托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全面做好胜利石化总厂改制工作。同时,抓好胜利化工、丰源化工、隆泽化工等企业引进及立洋化工、胜利中亚等企业改扩建工作,把发展前景广、综合实力强、产业链条长的工业企业引进来、壮大起来,实现企业带动、聚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跻身全国同类园区前列。

更加注重完善的基础配套

努力打造在全市树标杆、全省立典范的新型城镇

突出抓好小城镇新镇区建设。坚持按照“产城一体、镇园融合”及“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原则,围绕“一带分两片、东居西工”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布局,进一步拓展新镇区规模,积极引导周边群众、企业职工到小城镇集中居住,力争到2020年集聚人口2万人,住房认筹率达到90%以上。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完善。全面启用中心学校二期和中心幼儿园分园,推进养老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同时,通过新镇区道路及农村公路网化工程,着力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发达的路网新框架,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突出抓好新型城镇管理。继续完善市场化管理模式,构建“运行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乡管理体系,继续深入开展“无违建乡镇”创建工作,着力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城镇。

更加注重乡村的振兴发展

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农村

把农村产业搞活。把项目建设主阵地转向农村,突出抓好“油郭林果、劳家蔬菜、生家葡萄、林家莲藕”四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总投资1.89亿元的8兆瓦光伏发电、春和农场养殖、风情壹号路、土地增减挂、新农创业谷、农产品加工生产线等十大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农业持续增效。同时,发展具有史口特色的“新六产”,提升百果小镇、鑫烨庄园、蜗牛小镇等农业文旅项目,推动一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把村居环境扮美。深入实施农村“五化”工程,不断扩大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依托雪亮工程实施“千里眼”项目,构建安全天网体系。在完成30处氧化塘建设基础上,对剩余15个村污水处理进行统一规划编制,力争2020年61个村全部完成氧化塘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抓好“绿满中心城·美丽东营区”国土绿化行动,年内新增造林2000亩、森林抚育1000亩,村庄绿化覆盖率超过35%。

把文化生活带和谐。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提高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宣传教育引导活动,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带村风。同时,以庄户剧团等村民组织为依托,培养一批文化队伍,培育一批文化品牌,努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把利民实事办好。坚持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到改善民生上,重点抓好医疗惠民、教育惠民、计生惠民、生态墓园、村级卫生室配套提升等10件利民实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群众感受到乡村振兴的红利,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史口镇党委书记 李志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