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国宝大熊猫,他们在行动

近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金学林和助理研究员裴俊峰做客了陕西卫视《国之自信》之《熊猫守护者》节目,作为常年坚守在第一线的国宝守护者,他们现场分享了在几十年野外工作中,经历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守护国宝大熊猫,他们在行动

反差萌!解锁国宝大熊猫的隐藏属性

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这些特征组合在一起,就勾勒出了大熊猫的轮廓。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它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守护国宝大熊猫,他们在行动

通常印象中,大熊猫爱吃竹子,行动笨拙,憨态可掬,事实上,野生大熊猫性格非常凶猛,是黑熊、云豹、金钱豹等林中猛兽的天然克星,大熊猫独有的黑眼圈,就是为了震慑猛兽进化来的。野生大熊猫分为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两个亚种,后者因为嘴短头圆体型小,以及独有的棕红色毛发,被称为"熊猫中的美人",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就曾救助过一名叫"七仔"的秦岭野生大熊猫。

守护国宝大熊猫,他们在行动

超震撼!揭秘国宝守护者的工作环境

陕西曾花费几十个亿建设大熊猫走廊带,在陕西秦岭野生大熊猫生活区域里,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有345只,占全国总数量的18.5%,种群密度据全国之首,卓越的成绩背后是国宝守护者们常年的坚持和付出。

守护国宝大熊猫,他们在行动

国宝守护者不是一份诗意的工作,他们不是饲养大熊猫,而是在野外开展保护工作,包括监测大熊猫的行为、迁移、活动规律和生存环境,检测大熊猫的粪便、对竹节的咬痕,调查大熊猫活动栖息地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等等,通过了解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和健康问题,为它们制定更加全面的保护措施。

守护国宝大熊猫,他们在行动

大熊猫的活动区域多在无人区,国宝守护者们经常需要连续几十天在野外工作,不仅要背着三、五十斤重的装备徒步穿越密林,还要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凶猛野兽。金学林、裴俊峰在常年的野外工作中,遇见大熊猫的机会寥寥无几,却经常与黑熊不期而遇,有几次还不慎落入偷猎者的圈套。金学林现场分享道,"2001年做熊猫调查的时候,两名队员误入偷猎者的陷阱,一名队员当场牺牲,一名队员被砸成了残疾"。

守护国宝大熊猫,他们在行动

金学林本人也曾好几次被夹子夹伤,他坚持拖着伤腿走夜路下山,等腿脚好利索了就再上山,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们依然坚定地选择守护下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人肃然起敬。金学林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保护野生动物,这一天所有人都意识到人类和野生动物是平等的"。裴俊峰也表示将继续肩负守护国宝的责任,期待"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景早日实现。

守护国宝大熊猫,他们在行动

《国之自信》之《熊猫守护者》于2月6日21:15在陕西卫视播出,欢迎大家关注节目,一起解锁国宝大熊猫不为人知的属性,倾听国宝守护者们更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