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會不會有鬼呀,我怕!

媽媽會不會有鬼呀,我怕!

斌斌是個可愛、乖巧的小男孩,可就是有個致命的缺點:太膽小,還會哭。當初爸爸媽媽給他起名叫“斌斌”,就是希望他文武雙全,可是在幼兒園裡,大家都叫他“膽小鬼”。

斌斌害怕的東西很多:軟軟的小蟲子、黑黑的屋子、閃電、雷鳴,甚至幼兒國裡的滑梯他都害怕。現在斌斌上大班,在老師的鼓勵下,他終於敢從最小、最短的滑梯上滑下來了,但是最大、最長的那架滑梯,他始終不敢上去。幼兒因的院子裡有一個沙坑,孩子們都喜歡玩沙子,可斌斌每次都坐在臺階上遠遠地看著他們玩耍,自己從不敢踏入沙坑一步。有的調皮的小朋友故意把沙子弄到他身上,他就開始哼哼唧唧地哭起來。

媽媽會不會有鬼呀,我怕!

“你這孩子,怎麼就那麼膽小呢?”媽媽有時候氣不過,會責備他幾句,但這也並不能讓斌斌變得勇敢。馬上要上小學了,可斌斌依舊賴在爸爸媽媽的床上,說什麼也不肯自己一個人睡。有一次,爸爸媽媽費盡口

舌,終於哄他同意由爸爸先陪他在小床上睡著,然後爸爸再離開。可到了半夜,爸爸媽媽就被斌斌聲嘶力竭的哭聲驚醒了。第二天,斌斌還發起了高燒,醫生說一半是因為夜裡受了涼,還有一半是因為受到驚嚇。

從那之後,斌斌說什麼也不肯一個人睡了,甚至每次進自己的房間都要爸爸或者媽媽陪著。爸爸雖然開玩笑說:“斌斌,難道你要跟爸爸媽媽睡到二十歲嗎?”但心裡終歸有些擔憂:孩子那麼膽小,該如何是好呢?

膽小、怯儒並不是女孩子的“專利”,在一切具有親切型性格的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這一性格特徵。可以說,這一特性是他們出生就有的。

從生理學研究角度來看,有些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比較敏感,因此就容易產生強烈的反應,尤其對於恐懼的反應甚至會超過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因此他們害怕一切令他們感到恐懼的事物。

雖然這是親切型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但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假如任由孩子一直膽小、怯儒下去,這對他們將來的心理健康、人生事業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其實,恐俱是可以克服的,膽量也是可以鍛鍊的。作為孩子年幼時期最信賴的人——父母,更應該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這個責任。當然,克服恐懼需要一定的時間。首先,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其次,要給孩子信心,發現一點點進步都要及時給子表揚和鼓勵,這樣才能讓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勇敢。而責備和叱罵只會加深原本就膽小的孩子心裡的恐懼,從而令他們變得更加膽小、怯懦。

媽媽會不會有鬼呀,我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