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逆轉來臨!社科院的報告釋放出重磅信號

近期,一向被看衰的樓市卻有回暖跡象。

1月25日,由中國社科院發佈的2019年1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明確認為,

全國房價下跌速度正在趨緩,而重點城市成交量則繼續回升。

樓市逆轉來臨!社科院的報告釋放出重磅信號

社科院:房價下跌速度正趨於緩和

春節臨近,走親訪友時房子恐怕又成了重要談資。現在的房價走勢如何,中國社科院給出一個份答案。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在發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201901》中稱,跟據大數據房價指數(BHPI)監測:

2018年12月,142個樣本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下跌0.68%,環比跌幅比上月收窄0.08個百分點。房價環比下跌的城市為105個,比上月減少2個,佔樣本數的74%。環比上漲城市37個,佔樣本數的26%。

此外,重點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量還在繼續增大。

大數據監測發現,2018年12月,10大重點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量指數為110.22,比上月增長5.6%。

這“10大重點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成都、大連、武漢、蘇州、深圳、南京、杭州、重慶。

樓市逆轉來臨!社科院的報告釋放出重磅信號

▲十大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量指數(2017年1月=100)

社科院給出的結論為,全國房價下跌速度總體趨於緩和,重點城市住房成交量則繼續回升。

初此之外,社科院還對結論進行了細分。細分後的結果顯示:一二線城市房價下跌速度減緩更為明顯,而三四線房價總體還在繼續下調,同時下跌速度還略有加快。

大數據房價指數(BHPI)監測顯示,2018年12月,一線城市房價環比平均下跌0.308%,環比跌幅比上月收窄1.6個百分點;準一線城市房價環比平均下跌0.995%,環比跌幅比上月收窄0.925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下跌0.701%,環比跌幅比上月收窄0.737個百分點。

而三四線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下跌0.678%,環比跌幅比上月繼續擴大0.09個百分點。

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走勢出現分化,在社科院看來,全國房價下跌速度總體在趨於緩和。

三大市場現象預示樓市回暖

對於科學院作出的結論,市場上還存在分歧。有人認為現在談樓市回暖還為時尚早,但近期市場上存在的眾多信號也預示著樓市存在回暖的可能。

首先,樓市的政策底已經出現。

關於樓市的政策底,相信大家對前一段時間各地方政府對樓市政策“微調”還記憶猶新。

不論是菏澤打響取消限售第一槍,還是緊隨其後的湖南衡陽取消限價(後被收回),對樓市政策調整的趨勢已經在全國形成。

樓市逆轉來臨!社科院的報告釋放出重磅信號

廣州調整“商住房”政策,原來只能賣給企業的部分房屋也能賣給個人;珠海將外地戶籍購房繳納社保的時間從5年降至1個月、3個月、1年不等;青島高新區暫停搖號售房,有關搖號的規定從實施到取消只有半年。

與此同時,深圳、武漢、杭州、蘇州、廣州、惠州等多個城市下調了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上浮區間。

另外,北京、廣州、南京、汕頭、長沙、銀川、福州、哈爾濱、綿陽等城市調整了公積金提取政策。一些城市公積金的提取更加便利。其中,北京、銀川、哈爾濱、南京、秦皇島等地簡化了公積金提取手續。

對於中央層面來說,樓市的調控政策已有此前的“防止房價上漲”變成了三個“穩”,即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此外,更是將調控的主動權給了各地方政策,“因城制策”。

市場對此解讀為政府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舉措,但也符合樓市政策底顯現的預期。

其次,樓市的成交量正在回暖。

前面已經提到,社科院最新報告對10大重點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進行監測發現,2018年末的成交量已呈現回升趨勢。這10大重點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量指數為110.22,環比增長5.6%。(具體見前圖)

而根據國家信息中心主管下的國信房地產信息網的數據也顯示,2018年年末,全國樓市成交整體出現小幅上漲,重點城市樓市成交繼續回升。

樓市逆轉來臨!社科院的報告釋放出重磅信號

從市場表現來看,

全國房屋成交面積同比、環比均保持平穩增長。

從各城市的監測情況來看,12月,超過三成監測城市商品房庫存量環比下降,跌幅大部分低於10%。而近七成全國重點城市成交面積同比繼續回升,大部分城市漲幅超過10%。

多處信息證實,樓市成交量正在回暖,而一二線城市尤其明顯。

最後,央行持續不斷的“放水”。

進入2019年,央行已經三番五次的釋放貨幣寬鬆的信號。兩次定向降準,一次定向降息,還有剛剛批准銀行發行永續債。

前前後後的“放水”差不多有數萬億得規模(僅永續債就有1.6萬億)。儘管這些資金大都要求用於盤活中小企業,但難免不會流向樓市。

基於這三大市場現象,足以有理由證明,房價回暖存在可能,樓市逆轉點已經臨近。

網民對於樓市前景依然悲觀

雖然樓市存在回暖的跡象,但從網上的評論來看,大家都樓市的前景依舊比較悲觀。

最大的挑戰依舊是經濟形勢不樂觀,阻礙了購房者加槓桿的積極性。雖然目前有很多地方的銀行已經下調了房貸利率,但對於槓桿的控制依舊較嚴,而中央也並沒有要放開槓杆的意思。

事實上,房地產的繁榮必然離不開經濟順週期所創造的寬鬆環境。而在經濟逆週期環境下,所有人的投資都趨於保守,顯然不利於炒作房地產。

近期在深圳還出現了寫字樓退租的現象,商業地產雖不同於住宅地產,但彼此之間也存在相互影響。

樓市逆轉來臨!社科院的報告釋放出重磅信號

此外,人口紅利的衰退也導致大家對樓市的未來比較悲觀。

中國房地產近三十年來的快速發展,無不跟人口紅利和城鎮化有著巨大的關係。然而中國人口衰退的信號已經確認,據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的數字,2018年的出生人口規模較2017年減少了200萬人。

儘管我們的城鎮化還在繼續,但這已經衝擊了大家原本的預期。正如某網友所言,樓市的拐點必然會早於人口的拐點。

現在,人口拐點已經來臨,那樓市的拐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