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古蜀王后竟是资阳人,花溪谷至今留存她的杰作

惊!古蜀王后竟是资阳人,花溪谷至今留存她的杰作

惊!古蜀王后竟是资阳人,花溪谷至今留存她的杰作
惊!古蜀王后竟是资阳人,花溪谷至今留存她的杰作

雁江区中和镇罗家村响水滩滴水岩对面的山壁上布满了非常神奇的针针眼眼,这些针眼的形成,流传着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这个故事与史书的记载也有关联。

史书《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我们蜀国首位称王的人名叫蚕丛,是位养蚕专家,因为有了蚕丝便有了蜀绣。乐至是种桑养蚕的大县,与乐至县相距一根田坎的便是雁江区中和镇罗家村。罗家村流传着的神奇故事,就是今天要讲的资阳的神奇秀姑。

惊!古蜀王后竟是资阳人,花溪谷至今留存她的杰作

《后汉书》记载,西汉末,刺绣早已成为“女性的职业”。当时技艺高超的绣女被朝廷官府控制,专为皇室加工高级成品——绣衣。因为绣品显示出非凡的技术,所以被皇宫贵族们视为珍宝。《华阳国志》中详细记载了蜀中之宝——蜀绣,蜀绣与金银珠宝一样的宝贵。巴蜀四面八方的绣品都集中于成都,然后流通国外,因而成就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南丝绸之路。

那么,蜀绣“非凡的技艺”是怎样练成的,最有名的绣女又是出自哪里?最有名的绣女就出自我们资阳。

惊!古蜀王后竟是资阳人,花溪谷至今留存她的杰作

话说养蚕专家蚕丛称王以后,为了提升蚕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每三年开展一次蚕丝刺绣大比赛,比赛获得第一名的绣女,即可选为王后。对此,蜀国种桑养蚕蔚然成风,而且家有闺女的人家,从小就培养闺女学习刺绣,希图三年一度的刺绣大比赛能够一举夺得王后的桂冠,光耀门庭。

却说花溪河畔有个贾财主,家有良田万亩,是这一带种桑养蚕的大户。贾财主家有三个闺女,他要求每个闺女都努力学习刺绣,希望其中任何一个女儿通过刺绣比赛夺得王后的桂冠,那将是贾家了不起的荣耀。

贾财主有个长工,长工有个女儿名叫秀姑。这秀姑不仅长得水灵毓秀,而且心灵手巧。秀姑十二岁那年,正好赶上蚕丛举行刺绣大比武。十二岁的秀姑也把自己绣的一件“百鸟欢歌”的绣品拿出来,叫父亲拿去参赛。父亲非常惊讶,说我们家常年给贾财主打工,并未种桑养蚕,你哪来的丝线刺绣。

秀姑如实相告说,父母在贾财主家做工,她也经常到贾财主家帮忙做家务,看见小姐刺绣,就偷偷模仿。还把小姐们丢弃的丝线捡来悄悄刺绣。她常常在花溪河畔洗衣,倾听百鸟唱鸣,灵机一动,就想起了刺绣这件“百鸟欢歌”。

长工认为女儿用的东家的丝线刺绣,觉得对不起东家,就把这件刺绣拿给东家,说明了情况,请东家惩罚女儿。

惊!古蜀王后竟是资阳人,花溪谷至今留存她的杰作

贾财主看到这件刺绣,眼前突然一亮,觉得这“百鸟欢歌”中的每一只鸟儿都各有千秋、活灵活现。贾财主不动声色,淡然说道,孩子不懂事,而且又是用的小姐们丢弃的丝线,没什么要紧。贾财主不经意的把这件刺绣甩到一边,拿出两锭银子给长工说,这银子是给你家过年的,也是安慰孩子,以此说明我这东家没有怪罪你们。

长工千恩万谢,回家而去。

却说贾财主拿了秀姑的那件刺绣,冒充是他大女儿的绣品参加这年的比赛,居然一举夺魁。因为贾财主大女儿长相平平,没有选为王后,但蚕丛却给了贾财主许多金银珠宝以示奖赏,并决定三年后重新比赛,另选王后。

为了下次参赛,贾财主便打起了秀姑的主意。他把秀姑叫到家里软禁起来,叫秀姑刺绣。历时三年,秀姑绣出了一件“百花闹春”。贾财主冒充二女儿的作品拿去参赛,同样夺得魁首。遗憾贾财主二女儿同样貌不出众,没有选上王后。但贾财主却同样得了许多金银财宝奖赏。

贾财主两次用秀姑的刺绣作品冒充自己女儿的作品获奖夺冠,得了许多金银财宝,外人毫不知情,贾财主的女儿们却心知肚明,尤其三女儿心肠特别好,她见秀姑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容貌十分出众,十五岁的秀姑,恰似出水芙蓉,水灵毓秀,美若天仙。假如秀姑以其真实身份参赛,不仅夺冠,而且以她的美貌必然选为王后。贾财主不仅劫取秀姑的成果,还禁锢秀姑的美好青春,三小姐确实于心不忍。

因此,三小姐给了秀姑一些丝线、绷布和绣针,帮助其逃出了贾家庄园,叫她想办法自己去参赛。

惊!古蜀王后竟是资阳人,花溪谷至今留存她的杰作

秀姑逃出贾家以后,既不敢回家告诉父母,又不敢暴露身份,便逃到花溪河畔滴水岩水帘洞隐居下来。秀姑在滴水岩水帘洞巧妙构思,没有画布作画,滴水岩对面有一大片光滑的石壁,恰似天然的画布;没有画笔,秀姑就用绣针做笔,在石壁上针刺“壁画”,然后照着“壁画”刺绣。三年后,秀姑凭借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刺绣了一件“龙飞凤舞”。秀姑这件作品参赛毫无悬念地一举夺冠,并以她的美貌选为王后。蚕丛把秀姑的刺绣一部分镶在自己的服饰上,居然就成了“龙袍”。几千年后,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一具青铜塑像,留存在服饰上的龙纹,据清华大学中国丝绸服饰图案专家黄能福教授鉴定,所塑铜像为君王,服饰上的龙纹为刺绣。想必这件刺绣就是当年秀姑的“杰作”。而花溪河滴水岩对面山壁上秀姑用绣针刺出的“壁画”,而今还历历在目,满壁生辉!

惊!古蜀王后竟是资阳人,花溪谷至今留存她的杰作

审核:郑海英 聂凤

惊!古蜀王后竟是资阳人,花溪谷至今留存她的杰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