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敗走茅臺鎮:醬酒背後的資本紛爭

在建築風格古色古香的茅臺鎮裡行走,街道兩旁店鋪半數以上都在賣酒,可謂名副其實的“第一酒鎮”。赤水河在此川流而過,這頭是茅臺酒廠,對岸是數以百計的中小酒廠林立,如國臺酒業、漢臺酒業均在其中。

“2012年時(起),全國各地相繼出臺‘禁酒令’,茅臺鎮很多酒廠都受到很大影響。”在茅臺鎮採訪期間,一位酒廠老闆稱。

2013年,茅臺鎮一些小酒廠開始關店歇業、低價處置基酒,甚至尋求出售。

“現在人們更傾向於品牌酒,散酒要做起來難度很大。我準備在茅臺鎮開一個客棧,散酒賣一點是一點。”另一位小酒廠老闆說道。

“以前我們喝幾塊、十幾塊錢的酒,現在大家更喜歡喝純糧酒,哪怕是貴一點也沒關係,消費升級嘛。”張明補充道。

上一輪白酒“黃金十年”中,作為醬酒重要產地之一,茅臺鎮曾吸引眾多資本入局。2011年,海航集團入股懷酒,成立貴州海航懷酒酒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海航懷酒),並投入巨資進行產能擴張和市場拓展。

“2011年行業最景氣的時候,茅臺鎮幾乎人人都在做酒;每個人都恨不得搞個窖池釀酒去。”張明頗為感慨地說道:後來2012年起,行業連續幾年出現調整,“不少小酒廠都不可避免的停產”。

除海航外,2013年11月娃哈哈集團斥資150億元進入當時正處“寒冬”的白酒業,與茅臺鎮金醬酒業合作,成立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領醬國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領醬國酒公司),共同推出領醬國酒。

然而,娃哈哈跨界白酒卻遭遇“酒水不服”。工商資料顯示,2014年領醬國酒公司銷售收入為7832萬元,但2015年時為3269.85萬元。2017年,娃哈哈退出領醬國酒公司,後者也隨著新的股東入主而更名。


娃哈哈敗走茅臺鎮:醬酒背後的資本紛爭


“近年來,茅臺鎮做酒的企業不少,但能堅持下來、推陳出新、踏踏實實做市場的不多。”兼任仁懷市招商大使的周欣樂深有體會。他同時表示,很歡迎有實力的資本到茅臺鎮來發展,但做醬酒需要腳踏實地和不能急功近利。

2016年來,行業開始回暖後,不少資本也加快對茅臺鎮酒資源的佈局。2016年,保健酒龍頭勁酒宣佈收購位於茅臺鎮的貴州臺軒酒業有限公司,並在2017年11月正式更名為勁牌茅臺鎮酒業有限公司。目前勁酒茅臺鎮酒業一二期擴建已完成,產能達到5000多噸,公司三期工程正在建設,完成後其年產量將增至1.3萬餘噸。

2017年8月,白酒巨頭洋河股份宣佈全資收購貴州茅臺鎮厚工坊迎賓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迎賓酒業)。今年5月7日,洋河股份董事長王耀在參加2017年度業績說明會時表示,公司計劃把迎賓酒業打造成為高端醬香型酒的生產基地之一。另據披露,去年,迎賓酒業淨利仍為虧損。

“近幾年,不斷有資本進入茅臺鎮發展醬香酒,但總體而言,還是相對理性。茅臺鎮當地的小規模酒企確實需要外來資本前來整合,以提升抗風險能力,但從以前經驗來看,有酒業經驗的資本進來可能會更好一些。”張明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