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育不消費,這屆年輕人的窮叫做“房價太高,不敢花錢”

近日,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漲幅降至9%,創下19年以來的最低,自進入2010年以來連續第9年下滑。

不婚不育不消費,這屆年輕人的窮叫做“房價太高,不敢花錢”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春節,還有幾組數據也印證了居民消費的疲弱:零售和餐飲企業的銷售額增速同比增長8.5%,首次跌破個位數,創下8年來新低;

春節旅遊總人次增速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首次跌破個位數,創下10年來最低;

雖然春節檔票房再次創下新高,但觀影人次下降了10.7%,上座率下滑了12.8%個百分點,換言之更高的電影票價讓一部分人拒絕支付原本計劃內的觀影費用。

不婚不育不消費,這屆年輕人的窮叫做“房價太高,不敢花錢”

難道老百姓消費不動了?對此,有專家分析認為消費增速下降與我國居民的購房支出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呈逐年增長不無關係。

尤其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後,房價進入了快速上漲通道,購房支出的佔比也一路攀升至33%,也是在200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開始下滑,兩者呈現的負相關關係在一定層面表明:房價越高,居民房貸壓力越大,消費增長就越乏力。

不婚不育不消費,這屆年輕人的窮叫做“房價太高,不敢花錢”

確實,高昂的房價已經成為了全民性的社會問題,或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居民消費低迷。

而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在高房價的抑制下,居民的消費能力下降,甚至形成了2018年的熱詞“消費降級”,拼多多的流行、泡麵榨菜銷量的逆勢上漲都在側面體現出了居民真實的消費選擇。

不婚不育不消費,這屆年輕人的窮叫做“房價太高,不敢花錢”

另一種比較普遍的認知是高房價導致了超低的人口出生率,“高房價是最高的避孕藥”或許是一句戲言,但如何購置一套房產切實成為了年輕人組建家庭的一道高牆。

高房價讓許多年輕人想結婚卻不敢結婚,在傾盡兩個家庭的繼續購置房產之後,長達數十年的還貸也會極大壓縮生活質量,更遑論高昂的生育成本、教育成本、醫療成本,以及贍養老人的成本。組建家庭生兒育女,談何容易?

不婚不育不消費,這屆年輕人的窮叫做“房價太高,不敢花錢”

那肯定也有不少人會問,高房租難道不是年輕人的負擔嗎?

當然也是,但是相比於買房還房貸,租房的選擇彈性要大的多。因為租房的話有不同的價位選擇,如果經濟條件有限,可以選擇稍微遠一點的或者小一點的房源,總之,相比於買房每月都要硬性還房貸,租房的彈性能適合不同階層的需求。

不婚不育不消費,這屆年輕人的窮叫做“房價太高,不敢花錢”

並且,租房每月省下來的錢還能用來提高個人的生活品質,嚮往自由和高品質生活的年輕人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