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出爐了——

《綠皮書》

之前,它靠實力攬了一波獎:

第76屆金球獎,榮獲最佳影片在內3項大獎,

第30屆美國製片人工會獎最佳影片。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現在,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

小影弟知道這個消息後,想說一個詞——

真好

雖然是屢試不爽的美式套路。

種族歧視,同族之間的不平等,同性問題,社會對歧視者的偏見等等。

但《綠皮書》又不太像類型電影的刻板印象,

它有一種高級的好,就讓你不由自主地入迷喜歡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福利一:私信輸入,選我,布懂君隨機抽取幸運兒送出5000元紅包】

【福利二:私信輸入,看片,所有影視片免費觀看】

【福利三:私信輸入,充值,領取超低價話費】

對於電影的故事情節,布懂君之前已經詳細寫過一次,

這裡不贅述。

布懂君今天想從另外兩個角度為這部片打一下call。

我想說的第一個角度,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角度——

影片元素

好的電影,如果只看劇情,是萬萬不夠的,

而《綠皮書》的高級點都涵蓋在它呈現的電影元素裡。

1

帽子

電影一開頭,發生在夜總會里,一個大佬反覆叮囑女服務員:照顧好他的帽子。

為什麼他會如此在意這個帽子?

緊接著影片就給出了答案:這頂帽子是他的媽媽送給他的。

我們都知道,帽子具有象徵身份的意義。

這頂從媽媽而來的帽子,電影赤裸裸地告訴你:

白人天生就具有高貴的氣質。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比較類似的是,黑人雪莉,小時候媽媽也送過一個禮物給他。

我很難想到身份卑微的黑人能給下一輩留下什麼東西。

一架鋼琴玩具打破了我的認知。

因為這架不起眼的玩具,黑人激發了音樂興趣,

因此擺脫為奴的命運,變成在白宮演奏的藝術家。

你看,兩個簡單的禮物,牽涉出的是黑人白人兩個宏大的世界

2

影片裡,出現酒的場景,我印象深的有4處。

這4次喝酒都是黑人的鏡頭,一個孤獨的優雅男士,到心門敞開的形象躍然紙上。

第一處最早出現的場景是:樓下是3個男人坐在一起,口若懸河地喝酒聊天。

樓上身穿睡袍的雪莉,在月光下,孤獨地喝著威士忌。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黑人飲酒被打傷後,電影再出現喝酒,取而代之的是兩人暢飲。

當黑人進入黑人群體中,他看到鋼琴架上的威士忌,還是保持之前一貫的風格,把敗在鋼琴架上的威士忌拿下去。

最後一處就比較有意思了,不細細想,可能就被忽略了。

雪莉來到託尼家裡,過聖誕,手中拿著的是——

一瓶紅酒。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你看,影片中的酒出現的場合,次數,都像是完美答案。

孤獨的黑人雪莉,經過敞開心門,嘗試和種族和解,試著融入白人。

這樣一個黑人生命的成長軌跡在一次次喝酒中完成

3

玉石

“玉石”的出現是電影中的小插曲。

白人和黑人巡演路過休息區,白人發現商家掉落在地上的玉石,

順手放在了口袋,認為那就是撿到的幸運石。

黑人覺得你就應該花錢買或者將玉石物歸原主。

一塊玉石,讓混跡在底層的小混混和儒雅的高端藝術家站在了對立面。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但到了電影的後半段,面對惡劣天氣,

黑人讓白人幸運石拿出來,

哈哈大笑一番後,祈求這塊偷到的玉石,帶給他們平安。

一塊玉石,一前一後,黑人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你說黑人變了嗎?

如果單純用“變”和“沒變”來回答就太武斷了。

《綠皮書》展示給你的並非是一個黑白分明的簡單故事。

曾經堅硬的黑人,竟然變成了自己曾經教育的對象:

順手拿走了那塊玉石,擺在了自己的屋裡。

4

情書

“情書”是託尼寫給妻子的家書。

你很難想象一個粗鄙的白人漢子,只有6年級的文化水平,

流水賬似記錄他的旅行瑣事,聽妻子的話寄回去。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而一個擁有3項博士學位的文化知識分子,出口成詩,卻不願給兄弟寫一封家書。

用影片的話說:

世上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5

寶座

黑人和白人的首次見面,極其有戲劇衝突。

皇宮裝飾的房間,黑人身穿真絲綢緞,平靜地坐在寶座上。

白人不卑不亢的坐在他對面的椅子上。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你很難想象到,高高在上的黑人幾乎請求的語氣僱傭白人。

出了這間房,他唯一的避難地都沒了,竟得去依賴白人。

黑人只能在自己的王國中稱霸坐王。

在他的王座背後,是一大批的黑人群體。

而白人,一個底層的混混,就足夠抗衡整個國王。

6

美食

如果說酒的變化,可以追尋到黑人的變化。

那麼美食的出現,就是白人的專屬。

黑人用酒消解寂寞,白人用美食來享受生活。

白人第一次吃的是26個漢堡,為了賺錢,和別人打賭,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第二次是炸雞,在路途中,為了充飢和打發時間,

一手抓炸雞,隨手把雞骨頭扔在了車外。

再後來是肯德基和披薩,對他來說,生活就要活到極致,開心就好了。

大腹便便不怕,東西不乾淨無所謂,他注重的是自己內心的舒服。

黑人全片數得見的吃飯畫面,從講究的禮貌吃飯,到改變突破自己的車裡手抓炸雞。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貌似他在試著努力融入這個環境中,但和白人一起吃飯時,擺在他面前的食物,玉米和一堆炸雞,格格不入被鄙視的壓力撲面而來。

7

肢體語言

《綠皮書》讓我潸然淚下,都是在肢體語言出現的。

巡演的路途中,白人和黑人停下來等紅燈。

旁邊車輛裡的兩個白人,看到白人給黑人開車的場景,露出驚訝的眼神。

坐在後座的黑人,不安地把左手搭在右手上,頭轉向了窗戶外。

這時候,白人送給一個“fuck”手勢。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有一次,白人問樂隊中一個白人問題:

為什麼黑人要放棄在北方3倍薪酬,來南方演出。

白人琴師一言不發,把手中的菸頭從手中彈出去,就離開了。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黑人來到白人家裡一起過聖誕,和白人妻子第一次見面,

她給了黑人一個大大的擁抱。

這個擁抱,跨越簡單的握手,還在黑人的耳邊親切地和他說一句:

謝謝你,幫託尼修改他的家書。

影片選擇這個鏡頭作為結束,比任何的,畫外音更具震撼力。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8

天氣

影片中黑人去巡演要經過8周,從深秋到聖誕的下雪天。

三場天氣的戲,撐起了影片的高潮。

下雪天,被警察發現,因為日落後,黑人不允許出現在那塊區域,不幸兩人入獄。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同樣是下雪天,被警察看見,這次卻截然不同,

警察好心提醒,車子出故障,這樣的安排也讓我看到電影透出希望的小火苗。

影片中唯一的一場雨戲,讓黑人徹底爆發。

白人很清楚自己是誰,意大利移民,遷到美國的底層小人物。

但是黑人呢?他在咆哮著:如果我既不白也不黑,也不夠男人,那麼他到底是誰?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在影片裡,無論遭遇怎樣的不堪,羞辱,歧視,黑人總保持著自己的尊嚴和底線,

一場大雨竟讓這個男人卸下自己的偽裝,露出最脆弱的一面。

9

原型

好的影片如何能夠成為經典,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或許很多人聽到“綠皮書”這個名字,都會困惑,這個名是什麼意思?

換成“藍皮書”、“紅皮書”行不行?

按我們的常規思路,“綠色”代表生命和成長,

這樣理解,《綠皮書》是為保命提供的通關秘籍。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有一名Green的黑人郵政員,專門為黑人訂做了一本旅遊手冊,

這本書裡,詳細記載了在美國的各個州,有哪些餐館,旅館可以允許黑人自由出入。

奧斯卡有個風向標,一般獲得最佳原創劇本的,基本就能拿到最佳影片。

而影片真實故事是:鋼琴家唐·雪莉和他的司機兼保鏢託尼·瓦萊隆加到美國南部巡演的真實故事為藍本,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託尼的兒子尼克·瓦萊隆加提供大量錄音、信件資料,並親自擔任編劇,

讓《綠皮書》在最大程度上規避了“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

才有瞭如此超越奧斯卡標準答案的有力得主。

10

中國投資

奧斯卡頒獎典禮,《綠皮書》沒有火,高曉松卻意外上了熱搜。

原來是代表阿里影業參加奧斯卡的頒獎禮,《綠皮書》就是阿里投資的作品。

別再質疑《綠皮書》獲獎了,你看透了這十點你就明白他的偉大

這次,《綠皮書》同樣的眼光投資,

換得3月1日即將在影院和中國觀眾見面。

那麼以後呢?

想想中國投資市場未來怎麼都得對奧斯卡劇本參一腳吧。

這樣想想,未來的奧斯卡更值得期待了。

【福利一:私信輸入,選我,布懂君隨機抽取幸運兒送出5000元紅包】

【福利二:私信輸入,看片,所有影視片免費觀看】

【福利三:私信輸入,充值,領取超低價話費】

每週!每週!每週!

都有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