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长途汽车去延吉,美食之旅该有的样子:一路上这嘴干脆停不下来


从鸡西到延吉的大巴早上8点半发车,早上六点半二姨就把饺子煮好了,两样馅儿:小白菜香菇肉、黄瓜鸡蛋;一盘子酱油炒饭;大米粥里煮了汤圆,今天是离别的日子,二姨一宿没睡,眼睛都是肿的,她就像我们的妈一样,操心我们每一个重要时刻,出发前要吃饺子,出门可以侥幸地逢凶化吉;汤圆寓意马上又可以团圆;炒饭纯属抗饿用的……

我和弟弟弟妹坚持只带水和肠,二姨头天没做任何反抗,结果出发前,她像变戏法一样从柜子里掏出来一个足有6、7斤的袋子,里头全是吃喝,不容分说地塞到我们怀里,果断关上了车门,看着她抹眼泪的样子,我想起从小到大的每次分别,无论之前说得如何坚强,到了离别那一刻,谁都做不到不哭,车里车外,满是抽泣和擤鼻涕声。

车在从不堵车的马路上飞驰,二姨抹眼泪的样子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泪腺像自带压强一样,打湿衣衫,每次要回来之前,她就开始掰指头盼,从买好票要出门那天起,她准会口舌起大泡,寝食难安,回回如此,你们应该家里也有一位这样的家长吧,惦记着你无论昼夜。


从鸡西到延吉的大巴大概行车550公里左右,路上两个服务区,耗时7个多小时。二姨这一大袋子吃的,我们无论如何也完不成“清仓”任务,上了车,满员,有的人说着吃呲不分的鸡西话,有的则说着口音浓重的朝鲜语,像一个串台的话匣子。

早上难受没吃几口东西,开车四个小时候,我吃了一个国光苹果和一根从小吃到大的香肠,苹果是跑遍我家附近食杂店买到的正宗旧货,符合我的要求:抽抽、甜酸、黄瓤;这肠许多东北朋友应该不陌生,上中学时,它刚问世,一时间惊为天肠,口感扎实,滋味香醇。

到了第五个小时时,屁股开始坐不住了,腰也有点儿酸,好在盼到了服务区,在眺望台上看镜泊湖,就像一个静止的冰雪世界,阵阵北风裹挟着湖面的雪粒迎风起舞,一会儿一个烟雾效果,站一分钟就冻透了。


在服务区点了一份盒饭,打算俩人一人吃一口垫吧下,20块,菜也就这样:豆角炖土豆的豆角炖丢了、西红柿炒鸡蛋的鸡蛋也几近失踪、只有便宜的豆芽干豆腐全体都有了……想再要双筷子,被强硬告知五毛一双,还说:如果筷子免费发放,我们就要赔死了……哈哈,看来这个宰人的地方还真容易赔死呢,快哉。

到了延吉,我们迫不及待地吃了顿冷面,逛了下延边大学,因为风太大,买副扑克准备回酒店继续喝酒唠嗑,来到一个小卖店发现了这个古老的方便面,有人记得它不?泡着吃最好吃,唉,到了楼上发现,没有盆可以泡,只好掰成碎块分成四份用水杯泡,那也行啊,没有啥困难能阻挡一个吃货求知的决心。

把二姨给带的吃食都掏出来摆上,我们四个人边打扑克边喝点小酒,把白天吃啥玩儿啥的照片发到家族群里,再附上毒舌点评,一家人虽然又各散东西了,但是感觉这些文字和图片都像自带现场表述效果,我们依然如同在一个饭桌上唠嗑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