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舞蹈愛好者的自白……

從沒與這麼多熱愛舞蹈的年輕朋友們呆在一起,每天都被Dance版的熱烈氣氛和朋友們的朝氣所感染,很激動很興奮,真是有跟著夢想飛的感覺。但生活經歷告訴我,狂熱中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是最為難能可貴。所以便特地花多一些時間細品自己和舞蹈的緣份,舞蹈在自己生活中佔據的位置。對一個人為講,最可貴,最重要但也是最難做到的就是看清自己

細細想來,雖然對舞蹈的想往與追求是貫穿於整個青少年時代,但比起那些傾情舞蹈人的執著,滿打滿算是個比下有餘比上不足的舞蹈愛好者,勉強算得是個舞迷,絕算不上一個舞痴。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主流與支流,這是我們進行重要人生決策的準則。雖然縱身腦海,隨思緒暢遊,我可以清晰體會到那融合著舞蹈、音樂、美術、體育的多彩的生活支流流過我人生中的每個日子每個階段,但只有在學業、事業的主流的驚濤駭浪中搏擊後,靜下心來,細細聆聽,那潺潺的溪流聲才格外的美妙。如果被 SPEAKER放大了出來,可能會嚇我一跳。

一個舞蹈愛好者的自白……

從小就認為讀書是正道,也不知父母對我進行了什麼胎教,滲到骨子裡了。小小年紀就象個孔夫子,歌舞生平被認為是旁門左道。但喜歡音樂、美術等藝術以及體育的父親又讓我們兄妹三個全都頗具藝術靈氣與體育機能。所以只能一邊暗戀舞蹈,一邊做個不苟言笑的好學生。自己常常羨慕那幫舞蹈隊的小女生們,快樂輕盈得象小鳥,而自己則木訥沉重得象石頭。那時的我羞怯,沉默,只在運動場上象只輕快的小鹿。現在想來,都是缺少舞蹈的柔化呀。但對舞蹈的靈感還是一有機會就顯露出來。三年級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分到舞蹈小組度夏令營,被舞蹈老師發現是個動作做得滿有味道的小姑娘,很奇怪我並不是舞蹈隊的成員。那時遠離舞蹈都是為了維護"儒家風範”.

真正走近舞蹈還是在上大學之後,學校裡開始有交誼舞培訓班,有舞會。不知是因為個性的成熟導致與舞蹈的親合,還是反之。總之,個性越來越開朗,對舞蹈也越來越喜歡,越魂牽夢繞。我是個講究方法論的人,喜歡抓本質,抓根本。既然想跳出點名堂來,基本功當然是最要緊的。因此健美操、芭蕾形體就成了我練舞的前奏。此外輔以對舞的欣賞及一些初級理論的學習。

一個舞蹈愛好者的自白……

我很清楚自己的情況,身體條件和年齡已經限制我在這方面有所成就,所以雖然著迷,但不妄想,只把舞蹈作為修身養性,鍛鍊身體的一種途徑與體驗。我還篤信一點,各門學科之間是相通的,廣泛接觸學習,有益於觸類旁通。藝術方面的知識與感受也會在掌握科學知識方面有所幫助。尤其在與人交往方面,藝術氣質會有助於別人對你的接受與溝通。想想自己風裡來雨裡去,披星戴月地每次騎行二十多里地去上舞蹈課,也持續了好幾年呢。大我將近二十歲的舞伴總是慨嘆,到底是年輕呀。現在年齡不饒人,已經到了不可能放很多精力在舞蹈上面的時候了,但即便將來我會與舞蹈告別,我也會銘記它於心中,因為畢竟曾經傾注過很多的愛在它身上,而且是始於很純真的年代。但我想,當想起它時,我不會有傷感,我會感謝它帶給我的許多快樂和幫助。

我愛好舞蹈,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