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中關村 津冀開“新花”

【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中關村 津冀開“新花”

京津冀地域一體、文化一脈,自古以來就是一家,在這片21.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歷代人民都以進擊的姿態親歷著波瀾壯闊的變革——5年前,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式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他們命運再一次被擰結。

5年,一輛承載三地群眾幸福感提升、驅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新引擎的高速列車,在這片廣袤大地御風而行……

5年,許多改變都在悄然發生——這裡的人們以夢想為圓點,“一畝三分地”的老思想正一層層被打破,相融相生的新願景正一圈圈變成現實,一個新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可期可觀。

即日起,津雲新媒體推出“e起京津冀 點亮同心圓”系列報道,帶您一起體會京津冀正在形成的“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宏偉格局,一起感受“京津冀協同發展”以人民為中心帶來的豐碩紅利。


【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中關村 津冀開“新花”


提到中關村,人們第一反應它屬於北京。實際上,隨著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如今中關村已不是北京的專有詞彙,它在天津、河北也開了“新花”。

雙城生活

2月23日下午3點,尹利正要給自己的車加滿油。他剛剛從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辦公樓內離開,準備回北京的家中過週末。工作日在天津上班,週末回北京休息,這已經成為42歲的尹利近一年多的常態。

尹利是天津卡雷爾機器人有限公司CEO,公司是一家致力於人工智能商用服務型機器人研發、生產製造和產品銷售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符合濱海新區打造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的定位。“前幾年,國家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我們公司的組裝工廠以前設立在北京南六環外,為了響應政策,我們選擇把組裝工廠轉到天津。”尹利告訴記者。


【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中關村 津冀開“新花”


原本,除了組裝工廠轉到天津,尹利所在公司的其他部門依舊還是設在北京中關村,“公司的主創團隊在北京起家,因此一直在北京發展。2016年年底,天津濱海—中關村設立以來,也頗受我們關注,我們瞭解到北京中關村運營團隊將中關村成熟的發展理念、優質資源、配套服務拓展到天津濱海—中關村。我們考慮到組裝工廠設立在天津,如果把公司其他部門也搬到天津,這樣在距離、時間成本上更高效,最終把公司其他部門也搬到了天津濱海—中關村。”

在天津濱海—中關村,尹利所在的公司感受到切實的實惠。“包括公司辦公場所租金的減免,公司貸款上的支持。天津濱海—中關村的管理團隊也十分重視我們,隨時會了解我們企業所想所需,儘可能為我們提供更多資源,做好服務。”尹利認為,天津濱海—中關村具有自身的區位優勢,更有自身的服務優勢。

天津濱海—中關村:

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走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內道路上,可以看到周圍一排排磚紅色的小樓,給人整潔舒適之感。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位於濱海新區北塘地區,2016年,天津作出將10.3平方公里的北塘區域,作為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起步區和核心區的決策。9月28日,京津兩市政府在京簽署《加快建設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合作協議》,根據兩市協議要求,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將建設成為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的引領區、吸引聚集全球創新資源的高地、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示範區。11月22日,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正式掛牌。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自掛牌以來,新增註冊企業978家,註冊資本金107.2億元。引進了百度(濱海)創新中心、北創百聯孵化器、砹立方產業加速器、中關村軍民科技濱海創新中心、華戎軍民融合創新基地、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知行卓越創新實驗室等一批創新平臺。


【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中關村 津冀開“新花”


同時,科技園引進了北京凱文國際學校、北京藍天幼兒園、天津市昆明路小學等優質教育資源,白領公寓、文體中心等優質生活配套,以全球化視野、國際化水準,打造宜居、宜業、宜創的科技產業新城。

“生活配套的完善,也是我們選擇落地天津濱海—中關村的參考因素。”2月23日下午,天津威努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經理王方立仍在辦公室忙碌著,“我之前在北京工作,我們公司的創始人之前也都在北京工作。現在我們公司選擇落地天津濱海—中關村,是看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趨勢,認為落地天津這邊,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成本更有優勢。”

威努特是國內專注於工控安全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不到5年,發展過程中吸引人才成了關鍵。“天津濱海—中關村設立了白領公寓,租金非常低,為公司員工解決了居住問題。隨著公司未來不斷壯大,員工也可以留在天津生活,天津也比北京更適合生活,各方面壓力會小一些,我自己是河北人,如今在天津買了房,落戶了天津,以後不僅要在濱海這邊工作,更要長久在這邊生活。”王方立告訴記者。

保定·中關村:

首家中關村京外創新中心

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中關村在河北省落了地。

驅車距離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還有一小段距離,就遠遠的望見了兩座高樓,通體的玻璃外牆十分現代。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工作人員趙東昇告訴記者:“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是在保定市委、市政府和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共同推動下,成立的京津冀協同創新基地,也是全國首家由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創新中心。”

2月22日下午,今年36歲的翟鵬正在辦公室內和同事討論項目進展。作為保定華凱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他要時刻關注政策方向。“原來我們公司也在北京,2017年前後,我們瞭解到京津冀一體化相關政策,響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號召,從2017年6月開始,把運營與管理部門,落地在了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而將研發部門留在北京。”

翟鵬認為,在科技型園區裡,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工作服務做得非常到位。“吃住行配套都很便捷,辦公場所租金的減免力度也很大。我自己本身就是保定人,現在在家鄉發展企業,感覺相對北京而言,保定各方面綜合成本比北京要低,這是保定的優勢。”


【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中關村 津冀開“新花”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承載了重要意義,包括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探索建立區域創新資源和成果共享機制;助力非首都功能疏解,優化首都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環境;優化區域科技創新要素合理佈局,促進保定市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等。”趙東昇介紹,“截至目前,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已吸引包括阿里巴巴、海康威視、華凱光子、翰陽科技等228家知名企業和機構註冊辦公。據統計,進駐企業累積研發投入超過1億元,知識產權200餘件,吸引雙創人才3600多位。”

王世傑是保定幻亞中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他所在的企業如今也落戶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我們項目的技術來源於北京,部分人才也來自北京。”王世傑介紹,“這裡的中關村有與北京不同的優勢,很多資源中關村方面會第一時間提供給我們,我們特別受重視,而在北京,我們企業的受重視程度就沒有那麼多。”

在這裡,王世傑經常會參加一些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方面舉辦的培訓活動,拓展視野與人脈,他覺得非常受益。“我們運營團隊先後累計舉辦了145場創新活動,其中大型活動41場,企業家沙龍活動56場,大講堂活動14場,資源對接活動34場。我們希望有更多優質資源可以對接到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讓這裡的企業發展更好。”趙東昇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